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第一线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则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建设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从其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性、实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要对现实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加强研讨。本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实际为研讨中心,在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模式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了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和新模式的措施与方法,希望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创新与建设,进而做到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水平,这就要求高校积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因此培养和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培养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社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素质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特点.重视社会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优化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其成因,提出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高职会计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建立新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建立相应的教学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旨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一线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对培养职业型会计人才不断追求创新,而在追求职业化教育的道路上,会计专业人才的备受社会关注,其决定了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对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多年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就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简单探讨,分析培养模式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促使会计行业的变革和跨越式发展,更对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适应新形势,高职会计专业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传统教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同时加强教育教学队伍培养,建设综合性实训基地,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9.
开设会计专业培养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确定本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力争避免与其他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趋同性",这是培养有竞争力的会计人才和建成特色专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高职会计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总结了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了培养基础宽厚、专通结合、和谐发展的高等职业层次会计专业人才的观点,并围绕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探讨了高等职业层次会计专业教育目标、模式和过程,以其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必须关注"技能"。"班组长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教育必须体现实践性原则。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既能系统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扎实的会计业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此,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都要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一系列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25):210-211
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质,针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跟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和新理念,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构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有自身特色,不能照搬普通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在讨论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并对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跟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和新理念,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构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瑞萍 《中外企业家》2014,(11):202-204
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对会计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建设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专业建设,开发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据此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会计专业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实践教学环节是否能是否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是否能支撑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梅爱冰 《企业导报》2011,(4):211-212
调查分析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会计专业相关岗位职责,了解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从市场需求、岗位职责和用人单位需要三方面,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转型升级。在新技术时代,智能化财务软件的使用、电子发票的应用等,将会计行业推向更加多元的发展态势,而这也意味着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所以高职会计专业不管是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还是课程体系的构建,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转型升级。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可以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等方式,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管理型人才。本文对新技术时代会计职业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新技术时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的保障条件,从而提出了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