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东亚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后成为世界经济三大重心之一,中日韩更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但三国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尤其是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进程缓慢,三国紧密的经济联系,高度互补的经济使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日益迫切,由于三国间众多领域的紧密合作和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为三国组建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成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的经贸关系现状分析,以及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并提出了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中日韩三国经贸关系、经济的互补性以及比较优势入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总结了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现状。其次,从三国各自存在的优势分析三国经济的互补性。最后,从三国的比较优势分析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日韩三国是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三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呼声由来已久.本文具体分析了中日韩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障碍因素,如果三国能够直面这些障碍并加以克服,这将大大加快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尽管以中日韩三国寿核心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设想受阻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等现实因素而难有实质推进,但是中日韩三国企业家、尤其是中韩两国企业家对东北亚自贸区的建立仍表现出了相当强烈的愿望。务实的商人比真正对“东北亚自由贸易区”有决策权的人们显得更加直接、冒进。  相似文献   

6.
校准方法作为一种确定数理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的手段之一,在贸易政策的建模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利用中日韩三国自1990~2003年共14年的贸易额及相关数据建立校准模型,并对拟议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做出比较静态分析,从产业层面来模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可能带来的福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会增加彼此的国民福利水平,并会对未加入贸易协定的其他东亚国家产生影响.因此,在东亚形成更为广泛的自由贸易安排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更佳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日韩旅游合作在世界旅游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日韩旅游资源存在互补性,这为打造中日韩旅游共同体创造了条件,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可以获得更好的区域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资讯评论     
中日韩殊途不同归 读罢《2005东北亚经济图景》中的几个调查报告,感觉很复杂。的确,在世界任何区域,可能再也找不出像中日韩三国这样一个经济区域--三国间拥有如此多的共同点,但又有  相似文献   

9.
马立诚 《中国企业家》2003,(9):44-44,70
中日韩三个“孤家寡人”走到一起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中日韩三个“孤家寡人”走到一起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负责人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三国会计准则最新进展、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过去十年的合作成果和未来的合作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达成了诸多共识。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定机构负责人签署了《中日韩三国会地准则制定机构负责人北京会议备忘录》  相似文献   

12.
谢琳 《集团经济研究》2007,(19):384-385
2006年5月4日第六届中日韩三国财长会议于在印度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举行.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和韩国财政经济部长官韩德洙在这次会议上,就区域经济展望、区域财金合作等交换了看法.就为东亚各国货币设立一个可供比较的外汇指标、成立"区域货币单位"一事,3位财长协商后同意,将就此问题开展长期讨论.这是中日韩三国财长首次就区域币单位的协商事宜达成共识.这一设想与亚洲开发银行(ADB)所提出的"亚洲货币单位(ACU)"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3.
于芳 《企业导报》2015,(4):104-105
本文从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现状以及建立自贸区的障碍因素入手,对建立中日韩自贸区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并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投资效应、竞争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等几方面分析了建立中日韩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并针对目前进程缓慢的情况,对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之后,因WTO、IMF等国际机构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区域性的经济问题,东亚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在东亚各国得到了共识,从来对FTA不积极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改变了方针,对世界各地的FTA的急增之势已不能熟视无睹。在这种背影下,在东亚已缔结了一些FTA,还有各种各样的FTA正在缔结和探讨之中。其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东盟10国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甚至中日两国之间的FTA也在探讨之中。FTA缔结时农业领域的相互开放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日本,农业领域的开放是一个最为敏感也是制约FTA能否达成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言推     
王超  乔天一 《中国企业家》2011,(11):140-140
中日韩自贸区破题中日韩,东亚之三强也,经贸往来,盖无虚日,早有远见者议立自由贸易区。5月22日三国首脑会于东京,宣言明年正式蹉商之。分析家称东亚自贸区既建,将与欧洲、北美三足鼎立,与其事者皆有厚利焉。  相似文献   

16.
《山东企业管理》2014,(11):34-47
“我们决定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11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2014年幔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记者会上说。他表示.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这是朝着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方向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标志着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决定.将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也将使太平洋两岸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广泛受益,为哑太经济增长和各成员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顺利推进将带动两国经贸关系踏上新台阶,有利于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为充分释放中韩自贸区红利,我国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从政策制度、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做好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新浪视线     
读罢《2005东北亚经济图景》中的几个调查报告.感觉很复杂。的确.在世界任何区域,可能再也找不出像中日韩三国这样一个经济区域——三国间拥有如此多的共同点.但又有如此多的不同。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三国问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和国民关系叉远远凌驾于经济关系之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