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彬 《云南金融》2012,(4Z):168-169
金融文化是人类共性文化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源泉。金融文化丰富多彩,可以体现为一种思想,反映人们在金融活动中的精神和理念;也可以表现为品牌、形象、信誉等无形资产;还可以显现为规范人们行为的金融规则、金融法律等制度性约束,等等。本文试从建设金融文化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建设良好的金融文化来提高服务团队的水平,从而,促进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铸就金融文化建设的"团队精神"、"诚信意识"、"服务能力"和"创新观念",以此打造优质的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2.
纪敏 《甘肃金融》2016,(12):4-7
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背景与现实意义,总结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体现在支持"走出去"、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我国与多边开发机构合作三个方面,论述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关注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构建"分工+合作"格局、发展绿色金融四个重点问题,最后提出了甘肃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一是借助大交通、大物流建设,拓宽长期投融资机制和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二是借助特色资源和农业发展,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三是借助能源大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四是借助大文化大旅游建设,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3.
邓福庆 《黑龙江金融》2012,(11):12-13,11
金融文化是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它渗透于金融机构业务和非业务的行为体系、精神观念、团队风尚、传统习惯以及外部形象各个方面。金融文化对金融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制约能动作用,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纽带五项功能。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增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积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金融文化建设计划等;但是在道德、创新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决定了我国当前金融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信用社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着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职业道德、社会形象、服务手段和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信用社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并由广大职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初步体现了信用社企业精神.诸如全社上下普遍开展的"文明规范化服务活动";重视对职工进行全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化经营环境;强调金融公关;建立系统党委、工会、共青团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等.可以说,信用社企业文化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5.
"蓝海市场"是农行业务发展的主战场,"蓝海泛红"是县域金融竞争的新特征。文章提出服务"三农"、提升县域支行竞争力的重点是要不断强化客户建设、产品建设、渠道建设、机制建设、平安建设和文化建设,通过找准、做实、出亮点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服务实体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防范金融风险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靶向目标。文化引领是实现目标和任务的基础,文化建设是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化建设是价值观、风险观、发展观的综合体现。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守正笃实加快推进证券业文化建设,持续积淀和涵养行业生态,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引领、精神支撑和制度基础。证券行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机理企业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企业文化是企  相似文献   

7.
县级支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县级支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要把握县级支行企业文化建设重点,突出发展文化、服务文化、执行文化、团队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有形"与"无形"、"主动"与"被动"、"独唱"与"合唱"之间的关系,切实将农发行县级支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好、实施好。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财富,包括语言、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等,这是一种软实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高校财会人员文化建设是加强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高校财会队伍文化建设就是以财会人员为出发点和中心,激发和调动财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从而使财会人员更好的为高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时代网上银行发展趋势的探索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金融系统的业务处理和经营管理模式正经历着新的变革:货币形态从实物货币向电子货币方向演变;服务模式由柜面模式下的"人-人"对话向网络模式下的"人-机"对话演化;资金流动的载体从实体凭证向电子凭证过渡;银行概念从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方向发展."电子银行"就是以知识经济为背景,以电子货币为经营对象,充分利用计算机、通讯、安全等技术手段,突破地域、文化界限,服务于人们各个生活领域的金融实体.由于电子银行突破了地域界限、时间界限和行业界限,所以电子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电子银行软件带有智能化特征,能衍生出更多的金融产品;电子银行可以实行统一的授信体系,使信贷资源在商业银行内部达到最佳配置,从而使金融资产风险管理日趋完善.基于这些原因,各国银行业纷纷实施银行电子化战略,尤其是自1995年世界上第一个网上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FNB)诞生以来,网上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估算,目前国内50余家网上银行的企业与个人客户总量超过1000万.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企业现代管理理论和文化学理论相互渗透、交叉发展的产物,它已成为当今世界企业管理的潮流。根据资产评估行业的特点,探索构建体现共同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打造专业化团队,是评估行业提升社会形象,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高惺惟 《中国金融》2023,(22):17-19
<正>好的金融制度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现代金融的基本功能、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体现包容性金融发展战略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指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金融的根本宗旨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事关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哲学意义上的金融文化是指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形成的金融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金融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是消费者需求的满足.金融文化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金融文化创新的直接动力是金融活动参与者对资本利润的追逐.以"人本金融"价值理念推动金融文化的创新,要促进人的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引导人们追求完整意义上的幸福和促进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金融》2011,(11):134-137
<正>近年来,随着中央加快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的实施,各地金融部门以消除金融空白点为突破,加大了对农牧区信贷资金、优惠政策的"硬投入",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笔者在调研走访中体会到,加大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改善支付结算环境、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支付手段,已成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实现湖北跨越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催化剂的作用,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将金融服务升级、经济结构升级和微观主体培育放在宏观框架下进行统筹规划,为湖北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建设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积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未来竞争力和发展增长点;调整服务布局,积极推动"一主两副"战略实施;强化金融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区域金融强省建设,促进经济金融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企业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金融企业文化,要以企业精神为支柱。企业精神是金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员工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特性、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等企业整体素质的具体体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金融  相似文献   

16.
黄悦青 《时代金融》2015,(6):210-211
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适应和谐保险企业发展要求,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因此保险企业的文化建设应具有战略性、时代性、目的性、注重企业价值与员工自我价值的统一。保险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建立健全文化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一支学习型的文化建设团队,树立"遵循市场、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塑造保险企业良好形象,为和谐保险企业的构建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依托以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模式创新作为切入点,形成"政府主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培植"相契合的方式,来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实践过程中暴露的"短板"问题是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具体操作上,需要在政府主导普惠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依靠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及其内容的细化和可操作化为突破口,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依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发展带来的模式变革和创新,来激发金融机构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渠道的拓展和产品、服务等方式的创新,去主动对接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通过对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的培植,激发全员主动参与普惠金融实践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以"为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央行履职延伸服务"为发展战略,以金融信息化研究所、《金融电子化》杂志和金融标准化服务中心为平台,针对人民银行和金融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着力开展研究、宣传和标准化工作,对推动人民银行和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央行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种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形式涌现于人们的生活中,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融资服务P2P、众筹等;基于第三方支付功能的金融理财产品,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百度百发等;还有网络信贷规模扩大,像阿里小贷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其风险控制和征信体系的建设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信贷公司的"倒闭潮"就是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监管的缺失的直接后果。全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阐述观点: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第二部分介绍国外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现状;第三部分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农信社借鉴孟加拉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文章对其"鱼咬尾"监督审核机制,团队建设及文化建设、利率定价机制和贴息政策、培训体系、借款人资质、科技、网络系统的支持与对接、风险防控与市场监管等九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