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阐述便携式铁路移动应急平台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对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便携式铁路移动应急平台的服务对象,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功能设计.该平台以手持移动设备(PDA)为终端,采用基于FTP协议的无线通信机制,通过CDMA无线网络接入地面服务器,经过实验室和2个铁路局的试点应用,通信速度和准确度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我国铁路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情况,分析应急预案体系在结构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层面,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加强应急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提高应急预案管理水平,提升应急预案执行力,不断完善应急资料管理等基础工作和提高自然灾害预防预警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做好灾害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北京铁路局从实际出发,坚持“应急为先,防范到位,处置高效”的工作原则,认真研究总结铁路站段等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的措施,不断深化应急体制与机制建设,配齐配强应急管理干部和应急队伍,确保应急物资足额储备和发放,强化预警提示和应急信息互通,使铁路企业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与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铗路车站在售票组织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包括售票系统的应急、购票客流高峰的应急和突发性客流的应急等,探讨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与时机,主要是考虑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和情绪因素。通过阐述车站售票应急响应启动后售票作业的具体方式和售票组织考虑的主要原则,分析了应急的控制与改进等问题,从而提高车站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急售票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内外学者在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的设施应急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应急能力与需求匹配度、节点设施匹配度、疏散流线匹配度3个方面,对大型铁路客运枢纽设施应急能力的匹配度进行研究,阐述应急能力与需求匹配度、节点设施匹配度和疏散流线匹配度的概念与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优化模型,在满足疏散流线安全时间的要求下,使大型铁路客运枢纽设施整体协调匹配。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的基础上,针对铁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资源在不同时段不同应急点效用不同的特点,构建铁路应急资源需求紧急度评价模型,分析确定应急资源需求紧急度的影响因素和评判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铁路不同应急点所需不同资源的紧急度进行评价,并且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较为贴近实际,从而为科学合理调度铁路应急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保证突发紧急信息报送畅通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分析铁路部门突发紧急信息报送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高度重视报送工作,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以解决新形势下突发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问题,实现第一时间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为迅速做出研判和部署,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25(6):61-62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关于严格预防通过交通工具传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通知》要求,防止非典型肺炎借铁路传播,切实保证广大旅客、铁路职工和家属的身体健康。按照卫生部《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结合铁  相似文献   

9.
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入手,探讨铁路加强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结合郑州铁路局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德国铁路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为基础,建立起制度完善、组织协调、分工合理、装备先进的铁路救援体系,为我国铁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借鉴。通过分析德国应急救援组织及机构、铁路应急救援体系架构、铁路应急响应流程和铁路救援装备的现状,从应急救援顶层设计、快速应急救援响应流程、装备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德国铁路应急救援体系经验。我国应从强化应急救援社会协同能力,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提高铁路救援起重机综合利用效率、提升应急救援装备水平等方面构建铁路应急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应急物资优先权的铁路空车调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应急物资调运优化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应急物资优先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车种代用,构建了考虑应急物资优先权的车种代用空车调配模型.分析表明,若适当选取多目标的权重系数,则该多目标模型既适用于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物资调运,又适用于日常的物资调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进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客站智能化建设,综合借鉴了国内外铁路客站、地铁客站智能化建设经验。全面分析了深圳城际铁路客站乘客出行、运行管控、安全保障、设备运维业务需求,提出了智能城际客站的设计理念,依据需求及设计理念提出了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及网络架构。从技术与业务结合角度提出了“平台+应用”模式的功能框架,设计了平台服务功能,研究设计了针对乘客服务、生产组织、安全应急、绿色节能四大方面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集成化展示功能。研究提出了不同车站配属不同功能的建议,分析了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研究设计的智能客站,为深圳城际铁路提供了一种客站智能化建设和运营思路,能够满足乘客对出行便捷温馨的需求,满足站务人员对指挥高效协同、安全实时保障、设备节能管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汉宜铁路动车组列车开行在即,武汉铁路局按照试验运行图模拟运行,2012年5月22日至23日在汉口至宜昌东站间进行故障模拟和应急救援演练,以提升沿途各系统故障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确保汉宜铁路如期安全开通。汉宜铁路正线全长293.1 km,设计时速200 km,是沪汉蓉快速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连京  相似文献   

15.
为创造铁路客票生产的安全环境,铁道部明确提出加强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安全,并要求各铁路局建立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完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机制,为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撑和完备的法律保障,在阐述铁路突发事件和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机制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协同协作机制、社会化机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标准化机制尚不完善等方面,剖析我国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机制掣肘铁路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困境,提出完善我国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机制的路径,即:完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完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社会化机制,完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完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标准化机制,最终实现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TOPSIS的铁路应急资源调度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下铁路应急资源的调度问题涉及多出救点、多资源的资源分配问题。针对由于救援紧迫性导致初期应急资源不足的情况,首先运用TOPSIS模型确定事故点的救援优先权;其次以资源调度总时间、总成本及惩罚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构建应急资源调度模型,并将事故点的优先权以时间系数和成本系数的形式加入到模型中,确保优先权较高的事故点优先获得应急资源;最后以自然灾害导致的区域铁路网内的多处事故为例,通过建模并运用LINGO11.0软件求解,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将“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作为主要目标任务之一。5年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大幅增加,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持续加大,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管理将面临新的形势。同时,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和绿色出行创建行动的深入推进,也对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持续做好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是亟需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给较封闭、静止的铁路公安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本从三茂铁路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影响三茂铁路稳定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提出解决影响三茂铁路稳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的铁路建设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交通骨干企业和国家大型企业。铁路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范围、对象等诸多方面也随着铁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背景下,确定什么样的工作战略,才能为铁路的改革发展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服务,是铁路公安机关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全力维护铁路大局稳定、努力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服务、充分发挥铁路公安的社会职能、推进基础和队伍“两大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等方面作初步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