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2002~2011年中国对30个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国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林化产品整体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森林资源差异、共同边界等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双方的人口数量、距离、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等因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均收入差异、同属于APEC成员国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2002-2011年中国对30个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国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林化产品整体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森林资源差异、共同边界等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双方的人口数量、距离、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等因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均收入差异、同属于APEC成员国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一步法”估计,实证分析中国向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双方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增加有利于高技术产品出口,双边地理距离制约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东盟成员国内部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金融自由度提升有助于减少贸易非效率项,而关税水平制约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得出要继续加强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技术贸易合作,充分释放中国与东盟双边技术合作协定红利,开拓高技术产品市场空间,高质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落实等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基于关志雄(2002)和Lall等(2006)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在SITC三位数水平下考察了2001—2005年我国对东盟各国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十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有恶化的趋势。因而,为分析影响这一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可能影响这一贸易结构变迁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论显示:总体而言,东盟各国的经济规模对我国对其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东盟各国经济规模对我国对东盟各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的综合影响。最后,针对我国的对外经贸和宏观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优化我国对东盟出口贸易结构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汽车产品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汽车产品的出口影响因素,并描绘出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产品出口贸易环境正在变得严峻;贸易非效率项中的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外商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等人为因素对出口有着显著的影响;中国汽车产品出口RCEP各国的效率平均值为0.615,出口效率和潜力在不同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出口潜力随时间的变化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引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外资并且采取灵活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积极主动与高质量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重视RCEP成员国的异质性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LALL的产品分类方法,通过核算各类产品的技术含量,并运用技术高度化指数和技术结构图对我国1995-2005年的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加以分析,同时将我国和东盟的出口贸易结构加以比较,分析两国产业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我国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显著减少,中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明显增加;(2)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有逐步升级的趋势;(3)我国与东盟相比,出口贸易结构稍占优势,并且,我国与东盟之间存在很强的产业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66个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目标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农机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产值、进口国农业产值、进口国人均GDP、优惠贸易制度安排、共同边界和进口国环海是促进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劳均耕地面积是主要限制因素;从出口总量来看,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机工业、实施农业技术"走出去"战略和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等促进农机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机场基础设施质量、海关程序负担和贸易壁垒普遍度三个指标衡量了贸易便利化程度,并应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东盟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盟机场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对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有显著的影响。东盟机场基础设施质量等级每提升1%,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将增加1.48%。而海关程序负担和贸易壁垒普遍度的改善对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两个模拟方案,模拟分析了东盟贸易便利化程度的加深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如果东盟每个国家机场基础设施质量都提升到区域平均水平(5.2),则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将提高39.34%。如果东盟每个国家机场基础设施质量等级提升到区域最高水平(6.9),则中国制造业产品对东盟出口额将增长70.95%。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以来,给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也对亚洲及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第一线,也因而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机缘.本文剖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的出口贸易情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出口贸易的影响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10.
RCEP的正式生效使得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乃至世界的水产品出口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选取2006—2022年中国与RCEP13个成员国之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对外贸易依存度和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基础上,引入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对RCEP各成员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实证结果测算各国的水产品出口潜力。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中国水产品产量及在各贸易伙伴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除老挝是潜力巨大型、文莱是潜力再造型外,其余国家均为潜力开拓型,说明我国水产品对RCEP国家出口贸易已有一定的基础,且依然存在较大潜力空间可供开拓。  相似文献   

11.
林熙 《市场论坛》2015,(3):13-16
中国是世界光伏产品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产品遍布全球。美国和欧盟国家是中国光伏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凭借价格优势,中国光伏产品成功打入并占领美国和欧盟市场。美国和欧盟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给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影响。文章将介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状,以及反倾销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总体和三次产业贸易现状出发,利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中国总体出口贸易与分三次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应出口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联系紧密但分布不均衡,且出现了一定程度贸易转移;各变量对总量出口与各产业层面出口的影响方向一致,但各变量对不同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体出口贸易量衡量的出口贸易潜力并不能准确反映各产业层面的出口贸易潜力;一国不同产业出口贸易潜力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APEC+OECD"环境产品清单为基础,通过分析2003~2013年中国环境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发现11年间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结构以及出口市场稳定。在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基础上,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分析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源泉,而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对出口贸易增长贡献较小。因此,中国应尽快制定和实施新的环境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原有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中国环境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正式全面启动为中国机电产品对东盟的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机电产品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出口规模稳步扩大,但出口产品缺乏核心技术、中国与东盟产品结构同质化、出口市场较集中等许多问题制约着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分析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拓多元市场、提高中国机电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对促进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以2004-2012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流量、直接投资存量和进出口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各国的直接投资均具有贸易创造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从长期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明显.从整体上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大于进口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周边国家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未来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点.本文使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2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的HS-6位数产品的出口贸易数据,探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二元边际结构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以集约边际为主,但自贸区的成立有效地促进了扩展边际的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二元边际都有促进作用,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仍处于浅度一体化的阶段,应该提高合作水平,向深度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1999年至2017年的数据构建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经济体贸易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与中国—东盟贸易额不断增长两者在这一时期同时存在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汇率变动对于我国从东盟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即我国的进口贸易比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保持了增长态势。本文试图探讨制造业出口对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制造业出口促进了中国对美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制造业出口对文化产品出口存在持续的正向作用。制造业出口的增长将继续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的状况。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GDP总量、人口数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足",认为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本文试图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OFDI对东盟出口贸易转型的影响。从总量分析的基本视角,采用数据指标(OFDI和行业OFDI以及外贸依存度、各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量)的分析判断贸易规模的质量水平;从结构分析的基本视角,运用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OFDI存量和3位SITC Rev.3编码的产品贸易数据,在Lall(2000)对各技术含量出口产品分类的基础上,采用hausman(2007)的方法测算了出口贸易复杂度指标;最后利用pooled EGLS方法分析论证OFDI对东盟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对东盟的OFDI在总量和结构上均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较好地实现了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