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宁波经济》2011,(4):26-27
据市经合办介绍,到2015年,我市国内合作交流的范周、领域、层次进一步提高,国内合作的政策和机制更趋完善,内外联动、务实高效的对内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推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对促进宁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关联度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必然要求加强“内外联动”。同时,从宁波目前发展阶段来看,我市已具有“走出去”发展,全面推进国内合作交流的条件和能力。从宁波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来看,需要通过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有效利用外省市的资源、市场和人才优势,增强发展后劲。从宁波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局势来看,需要国内合作交流的支撑和互动。总之,“内外联动”已经成为宁波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选择,对于扩大宁波企业的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对外的辐射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对宁波国内合作交流的层次进行深入分析,找准城市的角色定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宁波经济》2008,(6):3-5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宁波计划单列20周年、"浙洽会"举办10周年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年。在过去的2007年,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经合作和国内合作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跨越。  相似文献   

4.
宁波港码头     
正"开放合作"是宁波创新驱动发展的亮点和特色。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化工基地,一直以来,宁波工商业发展都十分兴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不断加强与国际、国内优质科技资源的开放合作,加强促进技术与资本的对接,大力开展宁波人才科技周-宁波高交会,新材料论坛,中国创业创新等重大科技合作活动,产学研究创新对接与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加强国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当前,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下,如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大力加强国内合作交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国内合作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07,(4):31-31
宁波口岸的发展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在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接和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经济的合作与竞争等方面,为推动宁波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工业经济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方式转型是宁波发展方式转型的主阵地。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高度,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国际和国内发展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抓住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宁波与上海区域经济合作有了更大空间和机会。在推进沪甬经济合作中,通过培育和发展宁波区域工业特色产业,既符合基于差异与互补的区域合作之基本原则,又能将合作中的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两大基本力量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沪甬合作的有效平台,最终实现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长期和稳定。  相似文献   

9.
《宁波经济》2008,(2):34-38
对外开放作为宁波发展的重要“引擎”,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可谓成果卓著,人所共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统筹国内发展已经与对外开放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内外双“引擎”驱动已成发展潮流。面对新形势,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内外联动、内外并举”的大开放决策,进一步加强了国内经济合作。这一新“引擎”的启动,为宁波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2010,(10):24-24
作为宁波对外开放重要活动,由宁波市政府和香港贸发局共同主办的2010甬港经济合作论坛8月末在宁波举行。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06,(6):6-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加深了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相互依赖的关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建设国际经贸大平台是宁波全面融入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宁波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大举措,是宁波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发展中,宁波如何突破资源约束,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为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2010年,宁波内外并举,内外联动,积极搭建平台、拓展渠道、促进发展,国内经济合作成绩斐然。来自市经合办的数据显示,全年实际引进内资238.3亿元,引进重点机  相似文献   

13.
港口经济作为宁波发展的特色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宁波港口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加快"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宁波港口物流战略联盟、做强做优临港工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金融业作为宁波市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宁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强大的资金支持力量。然而,纵观金融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由最初的参与援外项目、对外劳务合作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对外工程承包、境外投资、境外资源开发等形式,由最初的劳务输出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技术输出、资本输出等,“走出去”效应日益显现,为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走出去”规模较小、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16.
励效杰 《宁波经济》2010,(6):22-24,27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和国内发展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当前宁波工业经济也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因此,宁波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既是适应宁波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成功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本文就当前宁波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出构筑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的高端攀升和内涵升级;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工业创新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组织模式,促进企业间协同发展;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资源要素保障体制机制,提高产业转型发展保障能力等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服务外包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全球兴起。宁波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占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高地,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宁波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现有条件和优势,宁波可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外包、物流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外包等。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创造服务外包发展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王军锋  冯定根 《宁波经济》2007,(10):12-13,37
随着宁波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日益成为促进宁波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全市服务业中又一个亮点。现代物流业是宁波“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方物流是宁波现代物流主要组织形式和今后发展方向,也是宁波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凭着宁波强劲的经济基础和港口资源优势,宁波第三方物流己进入快速发展期,它对提高宁波腹地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3,(17):F0002-F0002,1
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的成效论坛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积极推动了甬港两地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会展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广泛认可,成效明显,是我市对外开放三大重要活动之一。论坛把握了甬港合作互利共赢的需求,拓展了甬港交流合作的空间,提升了宁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水平,增进了"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友谊,扎扎实实促成了一批合作项目。2002年至今,论坛举办期间签约的项目196个,总投资约90.98亿美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香港一些大公司、财团纷纷在宁波投资;一大批商业贸易、港口物流、金融银行、会议展览、中介机构等现代服务业合作项目相继在宁波落地;促进了甬港两地在教育、卫生、文化、人才培训、学术研究等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形势下,宁波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走向新的高度意义重大。本文梳理宁波-中东欧国家科技合作的基础现状,分析上海、苏州、成都、海南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举措,并从合作政策、平台建设、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经贸协同等多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为宁波创新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