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亭 《中国保险》2006,(6):61-63
现代保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既来源于保险业务的风险即内部经营风险,如承保与核保风险、理赔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营销风险、新险种开发风险、投资风险等;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风险即非保险风险,如物质环境风险(各种自然灾害)、金融环境风险(利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财务风险等)、政治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法律与监管风险、人的道德行为风险等。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昕 《上海保险》2011,(3):47-49,57
一、农业保险风险的定义及分类(一)农业保险风险的定义农业生产是一个在多种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系统工程。这些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金融科技风险的形成原因(一)客观存在的实体风险这种风险主要由电子设备自身存在的脆弱性造成,表现为:一方面是设备的硬件性能差,软件可靠性低,通讯线路故障等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引起的火、水、静电、灰尘、有害气体、地震、雷电、强磁场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和平 《财会学习》2023,(21):25-27
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存在的最主要、影响最大的几个财务风险,如:专项债务长期贷款还本付息风险(流动性风险)、应付职工工资不能足额保障风险(流动性风险)、事业收入不能完成预算风险(经营风险)、资金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医保基金违规使用风险(经营风险)、大型项目购建实施风险(投资风险)等。结合工作实践,对这些主要财务风险的表现危害进行了论述,详细分析每种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指出具体的防范化解应对措施,对改进财务管理方法等进行讨论和思考,希望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范化解财务风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财政风险定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经济活动中充满了风险。通常人们认为,风险就是不幸事件的概率,或者说,风险就是一事件产生人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美国学者A&;#183;H&;#183;威雷特(1901)在他的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日本学者武井勋认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至经济损失的变化”。奈特(knight,1921)在其所著《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中认为,“风险是从事后角度来看的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但是,国内外也有学得认为,单纯把风险与不希望(Undesirable)或不合意(Unexpected)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略显片面。“风险是未来结果发生的任何变化”。“人们采取某种行动时,他们事先能够肯定的所有可能的后果及每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都叫风险,风险是指既可能出现坏的后果,也可能出现好的后果”(于川、潘振峰,1994)。上述对风险的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前者强调了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损害,后者则强调了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任何变化和反映了不同风险主体对风险有着不同的看法。本人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因为这种观点定义比较清楚明了,性质比较确定,而如果把坏的结果和好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称为风险,实际上否认了风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也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的弱质产业。2006年8月,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对原万县地区管辖的8县1区(以下简称万州中支辖区)农业风险的状况、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农业风险缺乏科学的分散、转移和化解机制,农业保险又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致使在经济特别落后的万州中支辖区,农业风险仍然严重困扰着广大农民,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五、媒体报道与风险判断偏差 除通过自身经历和间接经验(观察自己周边发生的风险事件)来评估自己面临的同类风险外,更广泛而言,个体还会通过各种媒休报道来获得风险信息,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相似文献   

8.
《上海保险》2016,(1):9-9
近期,劳合社发布的《劳合社城市风险指数2015-2025》(lloyds.com/cityriskindex)首次对全球301座主要城市在十年中因受到18种人为和自然威胁而导致的经济产出风险(GDP@Risk)进行了分析。基于剑桥大学佳奇商学院剑桥风险研究中心的原创性研究,该指数发现,301座城市的预计GDP中共有4.6万亿美元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而2015年至2025年的预计GDP总和为373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一、农牧业贷款潜在的风险 (一)自然灾害风险。西乌旗农村信用社的农牧业贷款主要是广大牧户用于养殖业的投入和牧区畜产品加工小企业的经营,畜牧养殖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因此农牧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如2008年和2009年的旱灾、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因人为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产生各种形式的采购风险,采购风险不仅让采购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同时对消费者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采购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潘庆丽 《云南金融》2012,(8X):161-161
农产品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因人为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产生各种形式的采购风险,采购风险不仅让采购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同时对消费者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采购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网络银行的“3A”服务——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和任何方式(Anyway),促成了我国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3A”服务是把双刃剑,它使网络银行除了具有传统银行的风险之外,也带来诸多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风险,如技术风险、身份认证风险、数据风险等等。下面就网络银行各类风险的防范策略,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抵(质)押贷款办理过程中种种迹象表明,抵押手续完整不等于为贷款“上保险”,贷款仍存在各种风险因素。如抵(质)押物品缺陷产生的信贷风险,贷款运作中的管理风险,贷款运作中的法律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抵质)押贷款风险的认识,谨慎接受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强化规范的科学管理,建立配套的管理措施,并为防范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增设贷款后督中心,以机构职能的发挥防范、规避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类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风险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早期的风险结构主要以自然风险为主,目前则面临自然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多种风险并存的结构,新技术的采用也给人类带来更多、更大的未知风险。如何辨识、评估、控制和转移风险,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加强人事风险防范提高贷款安全系数陈杰当前,威协农行贷款安全的风险源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1)自然风险。包括水灾、旱灾、火灾、风灾、冰雹、地震等;(2)社会风险,(3)经济环境风险。包括经济波动引发的产品滞销,市场疲软,银根松紧、税率、利率、汇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财务风险概述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财务结构不合理而承担的风险。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机会成本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机会成本风险是指因资金投入某项用途而放弃了其他获利机会所承担的收益风险。对商业银行而言 ,资金使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投放于盈利性资产 ,如贷款、贴现、股权投资(包括对其他银行的投资和《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前的企业投资)、债券投资等 ;二是用于非盈利性项目支出 ,如购置固定资产、费用支出等。机会成本风险的结果是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企业的收益 ,甚至导致企业亏损。现金流量风险是指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不…  相似文献   

17.
一、利率风险的成因二、利率风险防范的基本方法利率是金融商品的价格,反映一定时期金融商品的供求关系。货币市场上金融商品供给大于需求(Ms>Md),或者需求大于供给(Md>Ms),都会引起利率的波动。利率风险是因利率波动而使预期收入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利率波动是利率风险的成因,而使利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经济循环周期。利率波动是顺经济循环的。经济高涨时期,利率随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经济疲软时期,利率也随信贷需求的萎缩而下降。如果对经济发展前景估计不足,那么对利率走势作出的错误判断,就有可能导致经营亏损。第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正式印发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明确指出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目的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商业银行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警和控制,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丹 《会计师》2009,(2):102-104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会面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技术等风险,因此,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有必要采取风险降低、风险规避、风  相似文献   

20.
巨灾风险可保性研究一、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国外学者从保险精算、保险市场经济学等角度对巨灾风险是否可保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结论:一是巨灾风险不可保.Berliner(1982)认为巨灾风险不符合保险精算角度的判断标准;Kunreuther等(1993)和Browne等(2000)认为由于巨灾保险市场供需两方主体行为偏差导致巨灾风险无法在保险市场上有效分散,因而巨灾风险是不可保风险.二是巨灾风险可保.Courbage等(2002)从保险消费角度认为,只要能在保险市场中有效转移巨灾风险损失,则其就是可保风险;Freeman等(2003)则从保险人角度认为,如果保险人能够识别巨灾风险并能厘定费率,则其就是可保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