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奠基人,其社会保障思想可以概括为安全保障、政府责任、自我保障、积极保障、倾斜保障等几个方面。这些思想不仅直接指导着美国新政期间的社会保障立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必然产生众多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在任何时期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如此高度的关注。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着各种主体和主客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以法律形式使这些关系规范化,并以法定的方式对此加以调整。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通过立法及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可以实现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本文将简略论国际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完善的立法为依据,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工伤、生育以及遭受意外灾害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的制度。社会保障本质上就是对人的基本生存权的一种救济与保障,体现了对最基本人权--生存权的尊重和保护,起到维系社会稳定,维…  相似文献   

4.
张树志 《中国外资》2012,(24):266-266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老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保障其意义深远,社会保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探析郭纲,俞朝红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它是保障社会安全和全体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后能获得其基本生活资料的法令和社会政策措施的总和。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是解...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等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主要包括各种社会保险、救助.福利、军人保障.医疗保健、福利服务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应履行的确保社会成员生活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也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与城镇居民一样,九亿农民应当同样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妥善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顺利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实为一种社会公共福利计划,旨在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社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已建立起了各自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应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的初期都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在严明的法律体系保障下,才能保证社会保障措施的顺利实施。因此,我国可考虑逐步建立各具体法规的立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确立社会保障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探索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发展方向,应该把社会质量理论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入和社会赋权融合到实践中。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障水平不足影响了社会质量的经济保障机能;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的存在削弱了公民的社会凝聚力;社会保障接续不畅制约了参保者的社会融入;社会救助偏差限制了社会赋权功能的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提高经济保障功能;增进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增强公民的社会凝聚力;理顺社会保障接续体制,保障制度的可及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弱势群体权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它在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和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的维系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失地农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但也存在着社会保障的立法不健全、保障覆盖面窄且扩大覆盖面难度大、保障资金严重不足、保障制度漏洞多等阻碍整个经济发展的问题。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应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社会保障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村社会中土地具备着包括生存保障、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多重社会保障功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变得十分有限并且不断趋于弱化。这个现象从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必要性,并且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来保障和改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并以提升就业意愿为导向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成员依靠劳动改善生活质量,有效地缓解了收入差距,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保民生”的有益经验。然而,发达国家也曾面临由社会保障制度理念片面化引发社会保障政策选择极端化,社会保障制度盲目发展打破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剧社会分歧等历史教训。由此,呈现出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对社会问题的全面应对,以提升个人责任为取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主体责任的协调,兼顾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可持续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十年,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不断丰富,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在财政的支持促进下,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的作用初步得到显现,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改革措施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借鉴。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征社会保险税,设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快立法建设是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茂松 《理财》2004,(3):8-9
社会保障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而且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无不把社会保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并因此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保障制度在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团结、促进经济发展、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保障等方面已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体现国家宪法精神和基本制度特征。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衡量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的根本标志。党的十六届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模式。但是。在理论上仍然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政府在社会保障中所处的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仍未理清.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仍然有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为此,政府必须在立法、投资、制度整合等若干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建立公平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琳 《金融与经济》2015,(2):73-75,32
社会生态平衡就是要面向全社会,使处于不同社会生态层次的各阶层能够公平地参与环境与资源的管理分配、合理地占用资源,以实现社会各主体和谐共生。社会保障作为调节收入分配、保障人民生活需要、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社会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保障水平、覆盖范围、基金储备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发展,从而影响了总体的社会生态平衡,这就要求发挥多方力量,整合"碎片化"、修复"断裂化"、树立"法制化",从总体上促进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平衡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以来,河北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强化资金管理,促使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