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际收支连年“双顺差”、外汇储备突破万亿、2005年以来的汇率度改革,这些热点问题都反映了中国经济外部不平衡的现状。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收支效应、收入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剖析了中国经济外部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内在不平衡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并由此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保持我国经济外部平衡的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博士熊贤良任何国家,只要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与外部世界有经济交往,就有一个维持经济外部平衡(externabalance)的问题。外部平衡即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方面,与内部平衡相...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变化及现实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的高额外汇储备在增强国力、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压力。本文在回顾我国国际收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负效应,并就如何平衡国际收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外部均衡在整个宏观均衡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加上近两年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有所加剧,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确实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选择,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益稳固的经济基本面和不断提升的风险防范能力,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关键。国际收支有望在中长期内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失衡、美元泛滥、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美元高估需要贬值(相应表现为人民币相对美元低估从而面临升值压力)的大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外部不平衡。本文评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简要分析了F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认为资本和土地市场扭曲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为显著特征的。中美两国经济的内部都存在着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外部存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学理论认为,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密不可分,外部结构性失衡的根源应该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中找寻。  相似文献   

8.
郭局长在“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内涵与关系,以及与实现内外均衡的一致性,进一步明确了国际收支平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一样,都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而失衡的外部经济则会对内部经济均衡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仁伍 《银行家》2007,(2):48-50
“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的主因在于内外不平衡的经济格局,而解决“流动性过剩”难题却不能依赖于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目标主要集中在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以及平衡国际收支四个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法》也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最近几年尤其是在2006年,我国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重心基本上集中在纠正不平衡的国际收支上,频繁出台的货币政策也主要是针对外部不平衡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2006年初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高达19.2%,一季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经济金融等综合角度看。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重要影响。其中自身经济阶段和金融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仅是我国短期经济金融利益的保障。而且是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和改善方向。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刊邀请五位嘉宾共同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及影响。探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因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管涛 《中国外汇》2014,(1):22-25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密切相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党的十六大首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之一。200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并强调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已有明显改善,市场化的国际收支调节体制机制初步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逐年扩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全球经济发展、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以及宏观政策层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针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形成的根源,我们认为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应作为近期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2007,(7):17-17
中国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综合反映了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调控措拖提供了依据;是判断我国整体经济态势的基础性资料,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提高竞争力的对外经济政策,发展和国际收支的研究探讨,促进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从近几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中国的国际支付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提高竞争力的对外经济政策,发展和国际收支的研究探讨,促进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从近几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中国的国际支付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经济内部失衡即投资消费失衡和外部失衡即国际收支失衡的综合反映。由于内部失衡往往与外部失衡相互交织,分析我国资本项目的顺差成因及调整对策很难脱离经济内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累积与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改后,外部经济失衡成为了政府部门的"棘手"问题。选取2000年1月~2008年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外汇储备累积带来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波动影响,并借助ARCH模型和TVP模型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外汇储备在长期内影响价格波动,而对产出的影响具有短期性;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波动系数为β1=-0.09,外部失衡下经济高增长波动较小,低速增长时期的波动加大;而对国内宏观金融的影响则恰好相反(分别为1β=0.08和1β=0.689);TVP模型检验得出,国内产出增加和FD I流入都不是国际收支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进口和外汇储备占款成为国际收支失衡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内外"经济平衡的关键是要运用汇率、利率、物价水平调节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优化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是当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而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优化和调整国际收支结构已成重要的一环。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收支结构,中国经历了经常项目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上个世纪80年代)与经常项目顺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外部经济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胡晓炼局长在今年的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更好满足境内机构和个人合法持有与使用外汇的需要,严格跨境资金流动监督与管理,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促流出”与“疏堵并举”仍将是今年外汇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曾珠 《甘肃金融》2008,(1):15-18
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指经常项目平衡(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单方面转移)和资本项目平衡(经常项目加上长期资本流动),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相等.而在现实中,相等是一种偶然,更多的情况是一种不相等.也可以说,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与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收支的内容与变化趋势有密切的关系.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各国当局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长期的逆差或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和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