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九五”期间国际收支态势良好“九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国际收支基本保持了双顺差的良好态势。从1996年至1999年,经常帐户顺差占当年GDP的比率分别达到了0.9%、4.1%、3.3%、1.6%。资本和金融帐户,除了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62亿美元的逆差外,也一直保持了较大的顺差。在双顺差的拉动下,外汇储备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到2000年底已由1995年底的735.97亿美元增长到1650亿美元,我国货物出口增长了54%,货物进口增长了44%,服务贸易总额增长了24.2%,其中旅游收入增长了12.7%,旅游支出增长了31%,计算机信息服务、金融、咨询等其它商业服务收入增长了81.4%,支出增长了34.5%。资本和金融项目下,贷方发生额增长了36%,借方发生额增长了190%。预计“九五”期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700亿美元,吸收的外商投资预计将占到我国累计吸收外商投资总量的63%。我国实际吸收的直接投资总量已经连续多年居发展中国家第一。资本和金融帐户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反映在波动幅度上,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的波幅达到了423亿美元,远远超出了经常帐户差额297亿美元的波幅。资本和金融帐户下,直接投资仍然是顺差的主要来源,但其它投资,特别是贸易信贷已成为决定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波动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结构优化加快。在贸易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99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75%,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增加了13个百分点。进口商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所需的技术设备、资源类商品进口大幅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了55%,原油、原木、铜、天然橡胶进口等大幅度增加。在利用外资方面,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增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外商投资的资金、技术密集度有明显提高。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势头良好,全球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约400家来华投资。外债结构向中长期外债倾斜,短期外债比例由1995年的11.2%降低到1999年的10%,债务率也从75%降低到69.5%,各项指标都保持在警戒线之内。  相似文献   

3.
4.
5.
1994年国际收支状况及对1995年的预测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姚克平实行汇率并轨及银行间外汇同业市场联网交易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定在1美元兑8.7元人民币的价位上,并于近期有所升值,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表现良好,进出...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状况,从1985年前的资本项目逆差,到中间阶段净流入的巨大增长,再到经济转型期间的资本项目逆差,发生了一个轮回。对资本项目各构成部分的变动分析表明,在保证资本项目的平衡方面,我国应应该注重FDI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收支政策要实现两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际收支政策要实现两个转变陈焕永转变之一:指导思想上,调控重心从外部平衡转向内部平衡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表明,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并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完全一体化的开放经济的情况下,其基础货币从而名义货币供应量(在均衡状态下)成为内生变量而外在于货...  相似文献   

11.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林佳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以其相对于对外借款很明显的优越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1992年起它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引资...  相似文献   

12.
王倩 《西安金融》2004,(2):40-4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在多年潜在性逆差后连续多年顺差,2002年还首次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国际收支顺差直接导致外汇储备增长,在弥补国内需求不足、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公众对人民币信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开始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效率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现象进行重新认识。一、我国自1994年以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收支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变…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我国1995-2000年国际收支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我国政府政策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Hofman先生现供职于荷兰中央银行统计研究部,1997年曾作为IMF委派的国际收支统计专家来华提供技术援助,帮助中国设计国际收支申报制度。作最近撰,从一个外国专家的角度评述了中国国际收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研究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运用国际收支差率、外汇储备率、外经比率等新定义的指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创立宏观经济分析关系式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系统记录,政府对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数值一直偏大。本从会计学角度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完善国际收支申报制度、加快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网络建设、加快非贸易收支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势头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有望出现近20年来的最佳经济扩张势头。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在相当程度上是在非常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实现的。目前各主要经济体的利率都达到了几乎是二战后的最低水平,且财政状况恶化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在经历了数年的通货紧缩后,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各国通货膨胀的迹象已越来越明显。为应对全球经济复苏及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5月以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央行相继提高基准利率,美联储先后于6月30日、8月10日、9月21日三次加息,上调基金利率至1.75%。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和8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两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即由1%上调至1.5%。这是美联储四年来的首次升息,预示着2001年开始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式宣告结束。中国经济外向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使其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这次美元升息无疑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十五”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与政策思考根据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和未来经济形势的可能变化,“十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调控目标应当是保持贸易收支顺差和经常项目收支的基本平衡,扩大长期资本收支顺差以保证基本差额的长期顺差趋势,实现总差额的持续顺差。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当建立以下一些政策思路。1.对于经常项目收支,在坚持其基本平衡长期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形势的需要灵活确定其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谈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已成定局。WTO本身是包含一揽子国际贸易法律准则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同时也是各缔约方进行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场所,因此,加入WTO首先可能改变的是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这意味着直接影响我国国际收支整体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