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治区政府目前正式批准广西沿海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港口成为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龙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主要为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整合后,将提高沿海港口整体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08,(9):6
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按照规划,广西将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群。  相似文献   

3.
潘旭阳 《特区经济》2011,(8):298-299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港口物流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等要素,探讨了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中心的平台结构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的共生营销协同策略,即构建适应港口经济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区域物流信息、区域政策三个平台,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2009,(12):58-58
伴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防城港正描绘出一幅港口经济发展大蓝图。作为广西第一大港、西部第一大港、中国12个主枢纽港之一,防城港不仅是广西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出海出边的大通道、主门户,同时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东盟进入中国的双向大通道、主门户、桥头堡。近年来,防城港市港口货物吞吐量每年占全广西沿海港口总量七成以上,  相似文献   

5.
钟蕾 《广西经济》2013,(10):26-27
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调研时提出“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好、发展好,不只对西南地区,而且对中南地区,甚至对全国都具有战略意义,广西要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和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广西是中西部地区唯一有沿海大港的省区,港口是拉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最大的优势。但目前港口发展建设受到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将北部湾港打造成为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陈天力 《广西经济》2007,(11):25-27
2006年,围绕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划分的5个港口群,全国沿海港口从北到南,港口资源整合大戏纷纷隆重上演。本文将试图透过全国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现象,分析其展开的动因和特点,为我们正在进行的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康  严立爽 《特区经济》2012,(5):219-22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港口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与重要增长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东盟、华南、西南三大经济圈的结合地带,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区域中唯一的沿海地带,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陆地接壤、海上相通的唯一西部港口。在此背景下,环北部湾港口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但是与我国其他沿海港口相比,北部湾港的发展面临着内部制约与外部挤压的双重压力。这让北部湾港口的发展压力更为沉重。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在未来五至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还需开工建设大批公路、铁路、沿海港口、航道、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石化、钢铁、林浆纸、能源等临海工业项目,  相似文献   

9.
港口经济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港口所在区域和临港区域伴生发达的临港产业,临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港口地区的区域竞争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竞争优势,进而探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唐宁 《广西经济》2007,(6):17-19
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个北部湾沿海港口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是我国对东盟国家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随着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推进,如何科学确定沿海三个港口的功能定位,整合重组港口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是当前广西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港口、国土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商贸、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着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产业发展状况,从而决定着资源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不仅要有国土资源的支撑同时还要注意防范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国土资源的安全隐患问题,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安全的共赢。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发挥国土资源潜能,促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君 《港口经济》2009,(3):38-38
广西南濒北部湾,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沿海港口岸线有217.2公里,其中深水港口岸线158.4公里。沿海有可开发的21个大小港口、约10万公顷的滩涂面积。  相似文献   

13.
韦喆 《广西经济》2009,(9):31-32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正在以飞快的步伐向前迈进,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辐射力,促进了其“后花园”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后花园”经济发展模式,其正在逐步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发展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林月恩 《港口经济》2008,(12):27-30
腹地经济决定港口发展,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港口群,海西港口群腹地相对狭小,丰富的岸线资源尚未充分发挥其优势。经济腹地拓展不仅关系着海西港口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系着福建更好地服务对台“三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升福建沿海港口在全国港口布局中的地位和落实福建省交通厅党组提出的“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沿海后发地区开放开发异军突起,临港经济发展迅猛,港口物流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晴雨表和动力源。拟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运用SOLOW—SWAN原理建构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模型,测定港口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提出促进沿海后发地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开放合作、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推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大战略决策。笔者从对台工作的实际出发,认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开放合作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条件能否转化成经济优势,关键是看能否迅速地形成开放合作优势和规模开发优势。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晓虹  官锡强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41-14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内,贸易经济逐年增长,货运量也随着增加,正逐渐成为经济区位上的物流中心,这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物流业。但落后的物流业和物流基础设施,也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文章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正确判断自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定位,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业,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海明 《港口经济》2009,(5):11-11
2009年2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公布了《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08~2020年)》,突出以规划引领全省港口建设与发展,科学发展港口经济。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建设中,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城市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共同的资源条件,在新的机遇面前都在竞相发展。北海在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园区经济以及高新技术和旅游等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自身特点,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力争在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建设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20.
以港口为龙头的沿海经济是广西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的核心和重点。而法治、规范和高效的软环境是港口健康蓬勃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通过对广西港口管理法律问题的分析,以期为广西港口特别是广西泛北部湾(泛北)区域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