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拉  杜冬 《西藏旅游》2014,(8):94-99
“吃着冬虫夏草,喝首冰川泉水,西藏的牲畜是最好的。”干净味美的牦牛肉是藏族人的心头好。有关高原味道的记忆,多是一些琐事,汇集起来,竞是一个民族与自然的生生相息。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交警大队,我们听几位同志谈了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的感受。 民警说:无酒一身轻 我是一名“老交警”。参加工作十多年,酒龄近20年了。父亲餐餐有酒,号称“无酒不吃饭”。我小时候出于好奇,从用筷子沾到半杯一杯,不知不觉也每顿陪父亲“推杯换盏”,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1990年参加工作后,喝酒的机会更多了,时常与酒为伴,为这事儿没少挨领导批评。1992年6月,我处了一个对象,她闻不得酒味,让我把酒戒掉。为了“长相守”,我答应了,可还是经常不断地偷偷喝上几口。酒后她约我见面,我都搪塞不去。恋爱期是在“明不喝暗喝”的情况下度过的。结婚后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西藏旅游》在上一期刊登了“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内容以后,许多读者询问保护站及如何成为志愿者的情况,并收到了几名报名者的申请函,《西藏旅游》杂志是“索南达杰”保护站志愿者报名工作的委托代办单位,请报名的志愿者将您的详细资料寄至杂志社,我们将转交给“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酒后驾车者面对交警和媒体镜头的时候都异常“自信”,甚至理直气壮地辩解“没喝多少”、“就喝了一点”、“我特清醒”等等。许多司机之所以无视法律约束,就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街上车那么多,警察不会偏偏把我拦住”、“加点小心,出不了大事”,这些往往是酒后驾车者常有的心态。实际上,酒后驾车者很好辨认:在马路上“画龙”、见警察就躲、闯红灯、错误使用灯光等开车的醉态在车流中非常扎眼。  相似文献   

5.
开汽车者“吃汽车”;开客车的收钱不扯票、少扯票、出售废票和回笼票;开货车的运长报短、拉多报少、公车私用搞贩运、敲诈勒索货主、强行收取“辛苦费”……“吃汽车”现象早已引起社会的公愤和关注,站(队)成立了稽查股,公司成立了稽查科,省交通厅成立了稽查处。公路上游动检查的站点之多,  相似文献   

6.
关于喝酒     
随手打开电视机或翻阅报纸杂志,“喝××酒,做好男人”,“喝××酒,做天下文章”,“喝了中国××酒,走遍天下无忧愁”之类的酒类广告总是不绝于耳目,可谓五花八门,无“酒”不有。本人因为滴酒不沾,也对“酒文化”缺乏研究的缘故,也就不敢断定酒类与人类在几千年前有过什么样的缘分。我们的祖先肯定是有善于饮酒的,不然绝对吟不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这些千古名句;李白“斗酒”能“诗百篇”,达到了无酒不能吟诗作文的地步。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措”是西藏明亮的眼,在西藏,有成千上百个大小不一、景色各异的湖泊,它们散落在雄伟圣洁的雪山和辽阔荒芜的高寒草甸与沙漠戈壁之间,构成了一幅幅壮丽惊艳的画卷。我们此行的藏北之旅,行程中一“措”接一“措”。有人说,山是西藏高昂的头。我要说,“措”是西藏明亮的眼。第一天是难忘的一天,不仅因为扎日南木措的湖光山色,更因为今天的奇特经历。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漫画与幽默我戒酒了一个司机来到酒店,喝完一大杯,又喝一大杯。服务员说:“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住院的同行。”第二天。司机又到酒店,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怎么了?”司机说:“我只代表朋友喝一杯,我戒酒了。...  相似文献   

9.
常有内地的朋友跟我说:“你们西藏人怎么不吃鱼?”事实上,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应该是西藏农牧区老百姓不吃鱼。 我在塔热村采访时,问过村人为什么不吃鱼,一位老者告诉我说:“鱼的腮红红的,那是人肉,太怕了!”另一位阿妈说:“鱼生活在江河里,我们没养它们,它们也没危害我们,凭什么去抓来吃?”  相似文献   

10.
许多驾驶人常念“苦经”:现在开车不好开,稍不小心就容易吃“亏”。的确,买了私家车后,这费用那费用还真不少,如果因不小心吃了“哑巴亏”,车主心里真不爽。据执勤交警介绍,他们在路上纠正违法行为时,碰到过许多“冤枉”的当事人。其实,只要驾驶人平时多留心,这些“冤枉”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1.
不温不火不成不淡地陪着地球绕太阳转了几圈后,可能脑袋里想的是今天吃什么喝什么,但物是人非总在不经意的愕然发现中让人目瞪口呆。对于我来说,遇到七哥是在茫茫人海中一场奇妙的偶然插曲;对于七哥,遇到我可能像打翻了几年前存放的一缸老酒。“哥哥,要车吗?”  相似文献   

12.
我负责非机动车管理和摩托车驾驶考试工作,平时动嘴多,坐车多,动手脚少,体能消耗少。但本人饭量极大,还不挑食,吃什么都没个饱。可以这样说,在全大队,在吃上我如果认第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人送外号“饭包”。吃得多,运动少,身体渐渐地“丰满”起来,腆起了“将军肚”,走路时看脚面都费劲。腹大腰粗,加上我长得面善,因此有人管我叫“哈哈佛”。自己暗喜:真像老板的风度。然而,病魔降临了。去年春天,局里组织体检,当我看到自己的血液化验报告时,头一下子就大了,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俗称“三高”,其中血糖的指数特别高。医生告诉我:“如果…  相似文献   

13.
我家里珍藏着一只老式的对讲机每当在执勤中将发生“冲动”之时,便会不由地想起它,想起那个难忘的经历记得刚穿上警服的那会儿,对于如何当好一个称职的交警还不甚清晰老警们便时不时地传授给我们一些经验,印象最深的是“交警是驾驶员的舅舅,管他没商量”。发装备时,老警们说对讲机是我们交警的“枪”,得爱护好,不能损坏,更不能丢了。一上路执勤,我们同一批参加工作的新警在对讲机里展开了较量,你这里喊抓到一个违法停车的,我那里喊抓到一个无证驾驶的。总之,对讲机成了我们交流的工具和无形的标准。一天,我刚站完岗,正准备休息一下,突然看到…  相似文献   

14.
林木 《中国储运》2013,(1):38-38
近些年来,中国修路建桥的速度可谓世界第一,但中国收费公路也是世界第一。密如蛛网的道路上密密匝匝布满了收费站,诸位“山大王”都有各自的地盘,虽说不像面蒙黑巾的“混世魔王”程咬金那样,手持两把板斧高声喝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但也是横杆一放拦住路,若不留下人民币你休想过去。于是,我们看到“路”衍生出种种腐败,国人怒向收费公路,指责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5.
养好鸡,才能吃上蛋,多养鸡才能多吃蛋。这是常识,也是辩证法。在“养鸡”与“吃蛋”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上,答案是各不相同的。黑龙江七台河矿务局的做法是:“有钱先买下蛋的鸡,多养鸡才能多吃蛋”。他们把70%以上的盈利资金用于矿井建设、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职工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蛋”也越吃越多。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管理》杂志社: 我是山东省莒南县实验中学的一名职工。我校虽是县直中学,但乡镇学生约占一半,现有师生3000多人。因办学质量好,全县各乡镇均有学生在我校学习。每逢星期六、星期日我也常回农村的老家,乘车时看到许多令人担心的事。 近两年来,有人购买了一批“少林”车,往返于我校所在地和大店之间,20分钟一趟。20公里的路程不论大人小孩均收4元车费。票价贵不说,不安全因素实在太多。2000年10月20日下午5时,我坐的那辆车非常拥挤,驾驶员旁边坐着5人,身后一横板上坐6人,后边还站7人,再往后则有站的、有坐的,就无法…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三个和尚中一个是懒和尚,由于苦乐不均,勤劳的和尚也不挑水了。二是挑水的和尚喝的水还不如不挑水的多,久之,心理不平衡,也就不挑水了。三是和尚之间分工不明确,大家互相依赖,互相攀比,结果信也不去挑水了。可是,谁也不去挑水,和尚们怎么生存下去呢?看来,和尚挑水的机制不改革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地处世界屋脊的高原铁路承担着大量的进出藏旅客运输任务,改善高原铁路站服务质量对于充分利用高原来之不易的铁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原铁路站在旅客运输组织中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从硬件设施、软件配套服务和运营组织效率3个方面,构建多层次、多指标的高原铁路站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高原铁路站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拉萨站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为案例,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为改善高原铁路站客运服务质量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曾问他值得吗?害怕吗?他掷地有声地回答道“不后悔!不害怕!”他就是“全国交通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职工邱正。1966年2月,邱正出生于四川省理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早年成阿线上的公路养护工。高原山地常年恶劣的气候环境,给公路养护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这也是他对公路养护行业最初的认识。成年后的邱正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拿起了锹和铲常年奋战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生命线上,这一干就是30多年。现年54岁的他,  相似文献   

20.
假交警现形     
2000年5月9日21时,在河北省深州市境内的公路上一辆满载磷肥的“解放”全挂车正行驶时,、路边突然窜出三名身着警服腰扎武装带的年轻人,用枪指着驾驶室高喊:“停车,不然我们就开枪了!”司机连忙紧急制动停了车。只见一名“交警”上前来说:“我们是衡水地区交警巡逻大队查车的,把你的驾驶证、行驶证、营运证、养路费、尾气排放合格证全都拿出来。”司机稍一愣神后把各种证件递过去。一“交警”接过证件便说“罚款200元,快点交”。另一“交警”却把黑洞洞的枪口顶在了司机腰上。司机忙说:“我没带那么多钱,我给家里打个电话让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