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传统的梯度经济发展理论,东部地区高的经济势能会向中部地区转移,从而出现自东至西的梯度推进发展,然而统计数字提供的情况却与上述理论大相径庭——中国的经济地理学一贯把其鸡型版图由东到西分为三带,即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资源禀赋,包括经济势能、劳动力素质和历史文化背景。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到北有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天津、辽宁诸省市.其经济基础好,投入产出水平较好,劳动力训练有素,人D密集,交通发达,有海派文化的理念;中部地区有湖南、湖北、江…  相似文献   

2.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丰在着产业梯度和经济梯度,而社会经济发的趋势即是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推进,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上的地区转移,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的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大开发给国内外企业带来了机遇,更给包括厦门在内的国内企业带来了形势严峻的挑战,厦门市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参与这场空间的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结构的不断提升优化,梯度转移理论越来越被经济界认可,并显示出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里略述其理论,通过这一理论透视唐山经济现状,研究唐山如何运用梯度转移理论谋划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率先突破,努力走在全省最前列的措施、方法。一、梯度转移理论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上,“梯度”被用来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行业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像接…  相似文献   

4.
陈海龙 《新疆财经》2013,(6):46-50,70
新疆地域广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区域经济的差异已影响到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新疆地州经济的区域差异,并根据差异现状进行分组,有利于新疆根据地州经济的梯度类型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争取相应的对口支援,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本文借助方差分析的方法,结合逐步回归的思想,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将新疆各地州经济差异水平客观地划分为五个梯度.划分结果显示:27%的地区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33%的地区属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53%的地区属既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又属于经济增长较慢的地区,也即新疆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发展的均衡性较差;从发展态势来看,新疆各地州梯度差异将进一步扩大,动态上虽然会有所调整,但调整的结果不会显著.  相似文献   

5.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技术、产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流动的经济现象。湘南地区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区位、资源、市场等方面优势明显,做好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拉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技术、产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流动的经济现象.湘南地区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区位、资源、市场等方面优势明显,做好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拉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产业梯度转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是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从目前情况看,产业梯度转移呈现“移师”大陆、“进军”中西部两大态势,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西安作为中西部结合部的大城市,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应对和承接好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这对西安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苏经济要实现再发展必须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海上苏东”战略则是这一思想的有力体现。相比较,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滞后于发达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江苏经济强省的身份极不相称。可以说,江苏近年来经济增速的趋缓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南北差距逐渐缩小,而东中西部间的差距却有拉大的趋势,人们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上来,集中到开发中西部地区上来。要合理开发中西部地区,使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东中西部地区在历史、地理、产业结构、投资比重等方面的差异加以分析,客观公正地评价东中西部差距形成的原因,提出缩小其差距的设想。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作些探讨。一、宏观投资的比例协调问题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客观上存在两个“梯度”,即:就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多数反映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泛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梯度转移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个区域的竞争方主要表现在其产业竞争力方面,产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泛珠三角地区涵盖了东、中、西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根据范海英(2003)的研究,广东省2002年的产业结构高于泛珠三角地区其他省份,同时结合泛珠三角地区各省GDP的总量来看,广东省尤其是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珠三角”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居于中心地位,而广东省在发展第二、三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其他省份则相对处于劣势,这为广东的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产业梯度转移的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投资活动,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使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条件较好的区域由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地区超前发展,通过累积因果过程,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但又是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形成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原因很复杂,有地理区位因素,也有人文历史因素,有经济结构的不同选择.也有政策制度的设计偏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大视野确定发展战略,小角度选择发展路径,逐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对江苏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因素,以省际接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为对象,分析了物质、技术和制度性因素对差异造成的综合影响,通过江苏-安徽省际接壤地区-萧县的实例,解释省际接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现象.提出缩小和改善省际接壤地区差异现状,必须增加不发达地区的物质技术投入和实施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江苏正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但是,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十分严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与苏南差距太大并呈扩大趋势,成为经济发展“高地”中的“洼地”,给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基于SWOT分析的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地区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原因,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在推动力.当前苏北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后发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已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对于苏北这一江苏欠发达地区来说,抢抓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的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外力来培植产业基础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无疑是缩小苏南苏北地区差距,实现苏北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和一国范围内考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梯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现状,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高梯度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是由创新阶段的产业部门组成,低梯度地区是由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产业部门组成,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区域性梯度差异。这种产业梯度的存在导致了产业在地区间的梯度转移,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且随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也促进了低梯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梯度转移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近年来,社会责任的逐步推行开始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热点地区,江西有必要吸取东部地区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社会责任的视角,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国平 《发展》2005,(11):48-49
"产业梯度转移陷阱"问题 所谓"产业梯度转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我国在产业空间布局上通常表现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即"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二元结构关系.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边缘区的经济技术,由高到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其经济、技术正按梯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在进入现代工业化之前有一个要素集聚过程,这些地区利用其优势不断把中西部地区的人、财、物吸附过去,出现极化效应.即从中西部带走其本身发展所需的低价生产要素,形成回程现象,对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已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产业梯度转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我国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战略中,产业梯度转移更是被寄以厚望。本文在对有关产业梯度转移的几种主流理论作简要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利用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应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施反梯度推进发展战略.才能真正有益于中部地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