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性特征明显,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不仅影响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四大主体的行为,而且影响市场秩序及其市场发育,因此,各地在寻求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的作用,培育和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并注意文化作用的动态性,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经济是相互拥抱、相互孕育、相互滋养、相互促进的,这在近二十年来得到充分印证。众所周知,广东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就是岭南文化与政策优势有机结合的成就;江苏、浙江形成了苏南经济模式和温州经济模式,也是江浙文化底蕴的散发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结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已引起理论与实业界的高度重视,企业与区域文化建设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文化消费属非生产消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已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健身、旅游观光等诸多方面。文化消费市场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其是否良性发展直接反映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以淮南市为例,试图从淮南经济状况、人文环境、政策导向等多方面解析经济发展对该地文化消费市场的影响,为引导城市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合理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顾涧清 《新经济》2014,(10):71-71
我们这个星球,80%的人类都居住在江河两岸,人类认识自然的规律在不断的提升,接下来我们要向海洋深处进军.  相似文献   

5.
刘慧琴 《经济论坛》2001,(14):21-22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制度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观念变革问题。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经营观念变革,才能为新的企业制度提供精神动力;只有形成新的行政文化,才能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只有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文化环境,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没有全新的文化观念,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灵魂。一、文化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实现“两个转变”,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而且也要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这个大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要求其他子系统与之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对…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先进的文化是站在时代前列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是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一个先进的文化是在不断的创新中产生的。创新文化理念,从意识形态上来讲,是一种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而解放思想就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进而焕发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宏观背景的分析,深入考察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一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逐步形成网络开发的总体布局格局;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头将由东南部沿海逐步向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推进;三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将由部门间分工逐步向部门内分工转变;四是一些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将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或地区性的金融和管理控制中心。同时,在未来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5,(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体制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所以广受政府和民众的关心和关注,而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制度创新工作还不够全面和完善,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制度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壮乡文化为例,分析认为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并简要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充分利用壮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摒弃和改造其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壮乡文化为例,分析认为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并简要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充分利用壮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摒弃和改造其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关多义 《生产力研究》2000,(6):39-40,124
本文认为,文化也是生产力,它直接影响着人的素质,是决定生产力状况与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桥梁,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房辉  原峰  熊涛  刘芳 《海洋经济》2019,9(3):48-5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现已成为区域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模型来研究中国 2006-2015年 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建立协调度模型评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从协调度等级来看,沿海省市的协调性有较大差异,可分为 4个等级;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多数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滞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界定和明确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若干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经济发展理论和事实中的制度创新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市场制度。继而分析出市场制度创新的逻辑要点以及我国市场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和基本要求。以期能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启发。  相似文献   

14.
王昕 《经济论坛》2005,(20):34-35
杭州市镇是宋代以前由军镇和草市发展演变或撤县改镇的产物。至北宋时,杭州市镇实现了从形态到性质上的全面蜕变。宋代至明清时期,在长江下游平原上,市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这一进程显示出人类聚落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等单一或综合社会因素的作用中,经济因素逐渐强化,非经济因素逐渐弱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制度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是通过激励或压抑创新实现的 ,因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因而 ,好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 ,同时 ,这种制度本身也应是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不断调整和创新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创新的伟大历史作用的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也是被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我们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现实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内在地规定着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根据。然而,这只是一种现实可能性,这种现实可能性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才能转变为现实,这种有目的的活动,主要是指主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经济热点.我国的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务虽然已运行多年,但是现代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尚未达到其成熟阶段.但是它的发展潜力已经显现出来,物流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张芬 《时代经贸》2012,(22):25-26
由于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形势要有相适应的制度支撑,市场经济的转型,最重要的要进行制度的转型,而制度的变迁,必须要有政府做后盾。从社会发展的长期来看,政府的创新行为与制度变迁史分不开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往往也会因为其动力以及变迁的时机的不同,导致制度变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和微观主体之间的纽带桥梁,其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关于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进行制度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山西 经济发展逐步滞后的一个最大根源,在于过分依赖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应该深刻反思并走出“唯资源论”和“唯资本论”的理论误区,政府提供的优良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应改善山西软环境,创新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产权关系,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市场秩序,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中国家族式的企业文化却是特有的中国特色。探究家族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厘清家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利于微小型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