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年整个零售业一片惨淡、电商环境恶劣的背景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异军突起,在"双十一"大促销中,仅一天就华丽地交出了191亿营业额的成绩单,成绩斐然。本文就此"双十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4)
本文以淘宝商城"双十一"促销活动为研究对象。从节日营销的特征出发,分析传统节日营销与网络节日营销的区别,以及现今淘宝商城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发现淘宝商城的宏观环境优势以及现今仍存在的缺陷。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结合自身的观点,预测未来淘宝商城"双11"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11日,第一个全民购物狂欢节在淘宝商城正式开启,27个商家参与活动,创造了五千万的销售额。从第一个双十一开始,淘宝商城双十一销售额屡创新高,到2018年淘宝商城第十个双十一全民购物狂欢节,淘宝商城销售额超三千亿。在各大电商商家疯狂输出的背后,电商诚信问题仍然突出,暴露出退货率居高不下,消费者满意程度低,部分商品品质差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双十一电商诚信问题,研究双十一电商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得出此结论:双十一电商商家们为了追求流量,失信成本低,未考虑退货量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是导致电商失信的重要因素。刷单行为、电商专供、虚假让利、靶向推销是其主要手段,针对诚信问题,需要从内外两个层面治理。  相似文献   

4.
淘宝在近6年中频繁制造促销节日进行大力推广,但在推广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点和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双十一"、"双十二"、"3.8生活节"等淘宝促销节日分析,研讨淘宝造节的原因和策划手段,并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20年这个庚子鼠年,受疫情影响,经济萎靡,"双十一"对于拉动经济回暖有重要意义,电商直播异军突起,"双十一"的第一个小时,单说淘宝直播,就诞生了28个成交额超1亿的直播间。电商直播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国民经济复苏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大,各种行业问题也频繁爆出,电商直播生态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整治行业乱象。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推出光棍节促销活动以来,在网络的迅速普及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每年的11月11日便成了我国一个盛大的购物促销狂欢日。在"双十一"电商巨大成绩的背后,我国的电子商务应如何发展?本文就"双十一"发展历程做了相关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双十一"对我国电商企业、消费者的影响,对相关电商实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7年"天猫双11"农村淘宝总订单量接近2000万笔,成交额接近32亿元,相比2016年双十一的成交额实现了8倍的增幅。从天猫双十一的交易数据来看,农村电商经济热潮持续高涨。随着近几年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的发布,基础物流设施逐步完善,已经初步形成农村电商产业框架,农村电商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时代。"今年以来,四成以上的零售上市公司出现利润、坪效下滑,房租、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在"第十五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直言,传统零售的商业模式受到冲击,新的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的确,2013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淘宝的销售额突破350亿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天猫淘宝占整个双十一的网购市场销售份额是在降低。"苏宁云商副总董事孙为民对南都记者说,  相似文献   

9.
王冠雄  栾春晖 《中国广告》2014,(12):137-138
正复盘此次双十一,不难看到鲜明的探索创新烙印,以及一种由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景象和新驱动。正如李克强总理曾作出的评价:"双十一光棍节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在过去不久的第六个淘宝双十一,随着新数字和新纪录的诞生,阿里为我们奉上了上市后的最大高潮。双十一早已不仅仅是一场电商盛宴,而是一场拥有极强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属于全民的狂欢。欢喜过后,复盘此次双十一,不难看到鲜明的探索创新烙印,以及一种由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景象和新驱动。伴随中国数亿网民正从电脑P C端向手机移动端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大迁徙,在今年双十一天猫571亿元的成交额中,移动端交易额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天猫双十一912亿大家还历历在目,当天在小米、华为、魅族互厮指责对方刷单的闹剧中,今年双十一也被视为刷单最严重的一年。事实围绕淘宝、天猫、京东的刷单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靠刷单营生的人有个称号"职业刷手"。刷单带来的虚假交易也吸引了国家的关注。目前商务部正在推进《商品流通法》的立法,今后,店铺刷单行为有可能构成违法,并面临惩罚。刷单现象一方面给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双十一"已经成为我国全年网购的日期,各大电子商家纷纷将"双十一"视为营销盛况,在当天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研究网络"双十一"的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双十一"的消费心理。又进一步指出了网络"双十一"营销成功的原因。并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完善物流服务、优化系统品牌等方面,探究了适应"双十一"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希望以此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的营销能力,为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2.
2.13亿客户,1.058亿笔交易,超过200亿的成交额,以淘宝和天猫为代表的电商用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结束了双十一这场虚拟而现实的网络全民狂欢.2012年11月26日,淘宝正式对外宣布"双十二"大促销于28日开始预热,并表示,商家可"零门槛"参与,只为消费者"好玩、玩好".对此消息,消费者却并不买账,在新浪微博"再遇电商大战,你还会出手购买吗"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网友选择了持观望态度,货比三家之后再理性消费.目前,虽然暂时没有官方数据支持,但多家网店客服人员表示,双十一之后的几周以来,咨询退货换货的消费者人数大增.究其原因,除了消费者自身的冲动消费,商家在"双十一"中表现出来的诚信缺失,也消磨掉了人们对这些"人造节"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图说百态     
《中国报业》2013,(12):71-71
电商“过节” 据阿里巴巴11月12日零点公布的数据.“双十一”天猫、淘宝成交额达35019亿元。电商平台成功地从“造节”走上了“过节”.然而,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双十一"从光棍节演变成购物狂欢节。2018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再创新高,包裹量猛增,快递公司爆仓,"双十一"物流问题愈发严重。笔者从"双十一"物流现状出发,结合曲棍球棒效应,通过分析"双十一"物流运作模式总结经验与教训,并对未来"双十一"物流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为"双十一"物流运作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营销者说以社会化媒体为传播平台,以电商为销售平台,CAMEL骆驼品牌在发力数字营销,并将全力布局无线端抢滩新销售点。自2010年开始正式进军电商以来,CAMEL骆驼品牌成为传统品牌成功触网的代表:2010年半年内做到淘宝男鞋类目第一、户外类目第一;2012年双十一男鞋销量第一,户外销量第一,是双十一第一个销量破亿的品牌;2013年双十一男鞋、女鞋、户外销量分别夺得第一。除此之外,2013年骆驼在移动营销以及O2O营销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骆驼布局移动端互动营销体系,在扩大产品业务覆盖范围以及为"双十一"预热之余,也在手机端开创了新的移动电商营销模式。其间,移动端营销活动的提前预热引流,使得骆驼品牌2013年双十一手机无线端销  相似文献   

16.
王培 《中国电子商务》2014,(2):22-22,24
今年的“双十一”促销,淘宝和天猫实达到了350亿的销售额,在电商单日的销售额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其他参与“双十一”的京东,国美等电商们,与平时的销售相比也都有不俗的表现.本文就“双十一”的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个虚拟出来的"光棍节",却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的另类疯狂:2009年,仅27个品牌参与淘宝的第一个"双十一"促销,当日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2010年,150家店铺参与了促销活动,当日成交额超过了9亿元;2011年,参与淘宝促销的品牌达到了2000家,当日成交额超过53亿元;今年,仅天猫方面参与活动的商家就超过一万家,全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  相似文献   

18.
石海娥 《光彩》2014,(12):12-15
正每到"双十一",必将掀起狂欢的网络购物,今年"双十一"已完成从概念到模式的全面升级"双十一"过去了,阿里巴巴创下了单日交易额571.12亿元的业绩。如此骄人的业绩,让"双十一"从最初的营销概念完美蜕变为备受瞩目的商业模式,不仅线上,就连线下商家也纷纷加入了"双十一"大战。政府先行约谈2014年的"双十一"注定与往年不同。10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约谈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1号店、亚马逊商城、聚美优品、携程、58同城、去哪儿网共10家电商平台,要求参会电商积极解决"销售行为管理混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博文 《商业科技》2014,(27):86-86
淘宝在近6年中频繁制造促销节日进行大力推广,但在推广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点和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双十一"、"双十二"、"3.8生活节"等淘宝促销节日分析,研讨淘宝造节的原因和策划手段,并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传统节日的网络促销不再一如既往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造节双十一、双十二演变成购物狂欢节水到渠成。本文主要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例,以双十一、双十二为主线,阐述了造节兴起的背景,分析了造节对电商的影响,指明了造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