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丽 《市场周刊》2009,(3):60-61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在承继了《劳动法》第二十二条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订立保密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竞业限制的规定,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就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劳动者若违反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2.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内容显失公平等。原因之一是《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主体,也没有规定对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处理,无形中鼓励了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是没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具体时间,致使许多用人单位滥用使用期,无限期拖延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三是对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和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制裁措施不力;四是没有规定劳动合同的登记申报制度,因此劳动监察部门无法对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可见…  相似文献   

4.
曹真 《现代商业》2012,(29):93-94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法律规制,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方面做出了改革式的规定,进一步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明确阐述了试用期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对试用期员工权益的损害行为表现以及原因,浅析劳动合同法试用期员工权益保护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任何一方解除不当则会破坏劳动合同的效力,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分析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劳动合同解除所引发的纠纷和争议,更好的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郭晨  尹俊 《中国市场》2012,(11):73-76
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中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对调整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中用人单位侵犯试用期劳动者权益的情形普遍、复杂地存在着,各种此类纠纷层出不穷。因此,规范并加强劳动合同试用期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者人权的要求,更是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劳动合同试用期劳动者权利保护的必要性,接下来对我国法律、法规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分析了我国劳动合同试用期劳动者权利的法律保护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强我国劳动合同试用期劳动者权利的法律保护的建议,希望完善现行法律法规,树起保护试用期劳动者权利的多重法律屏障,给予其更加周全、完备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竟业限制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珊 《中国市场》2007,(51):32-35
竞业限制解读所谓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和终止后一定期限内,出于保密的目的,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本单位同类的业务。具体说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权利人可以要求义务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从事与自己的营业相同、  相似文献   

8.
尹一妍 《浙商》2007,(18):98-99
问题咨询:我在宁波一家IT公司,最近的华为7000人辞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媒体、学者、律师众说纷纭,也让我感到很不安。(《劳动合同法》里有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工合同”这样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人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11月24日至2015年2月10日在全国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按照工资支付有关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遵守最低工资规定及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情况;企业经营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逃匿的情况;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等。通知强调,对恶意拖  相似文献   

10.
聊斋     
<正> 保证农民工工资的货币支付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的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农民工工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其中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应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形式以及支付时间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招收职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实践中,有些企业漠视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忽略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客观上造成了劳资关系的紧张,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践分析发现,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种种原因不能期满,导致在劳动协议期满之前就将劳动合同关系解除,这是劳动合同法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因为这直接涉及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利益以及劳动秩序的稳定。按相关劳动立法的规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主要可以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合同的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共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另外一种是由劳动者自己单方面的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即时解除和预告解除两种形式,最后一种就是由用人单位单方面的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预告解除、即时解除、经济裁员三种形式。劳动合同的签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在解除时应依法定程序解除。  相似文献   

13.
法规     
<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4种情形下可解除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14种情形是:(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4.
韩菁 《消费导刊》2009,(13):146-146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对规范双方行为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通过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方法来限制劳动者自由流动,现就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违约金问题的规定作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取得的劳动报酬。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或工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本人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劳动法》还规定,我国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目前,随着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发展,以及企业激励机制的不断创新,一些新的分配原则出现并开始实…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管理,是巩固和发展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认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但是从用人单位来说,一些恶意或不当解除却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不是劳动关系建立的标志。劳动合同形式多样,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是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表现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能一概适用双倍工资罚则。  相似文献   

19.
劳保 《致富天地》2007,(12):8-8
(接上期)14、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及《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标准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销售与管理》2006,(2):72-7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且应以书面形式对诸如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做出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