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应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铁路近五年(2002年-2006年)来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营业收入、投资完成量、货运密度、速度等指标进行降维,不难发现我国铁路运输的经营能力和规模缓慢提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铁路运输面临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威胁;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落后等结论.政府应从健全完善国家法制法规,创新铁路运输服务方式,实现运输行业间的战略合作等方面入手,从而使铁路运输的发展满足物流业发展和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公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等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铁路客运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铁路运输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制约了客运营销的开展。本文从目前铁路客运市场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管理学知识,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客运营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手段,提升铁路客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是铁路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降低铁路企业税负水平,促进铁路企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行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营改增意义的基础上,从政策角度及企业自身角度提出几点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取得了较好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变革的新形势。同时铁路运输的收入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也逐渐增加,使得铁路收入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铁路收入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从铁路收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着手,对其目前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铁路作为我国统一运输网的骨干和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路网整体性很强,拥有基本覆盖全国的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和经营网络,具有较强的设施设备基础和运力资源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的完善,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其运力供给能力不断增加,铁路运输市场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大量应用,铁路客车车辆在技术性能上有了大幅提高,其整体安全性能也有了质的飞跃.铁路网络的飞速建设和车辆技术的日臻成熟,我国客运瓶颈制约将有效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6.
薛磊 《市场周刊》2008,(2):37-37
美国交通运输业极为发达,铁路总长约30多万公里。铁路网平均密度为100平方公里有4.5公里铁路。全国公路约600多万公里,已形成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系统。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长度7万多公里,占世界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二,各大城市间有高速公路相通。航空运输业发达,定期航线28万多公里。遍布全国各地,600多个大中小城市都有飞机航班相通。全国建立起了庞大的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和管道运输网,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均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7.
《商》2015,(16)
武汉的铁路客运量自武广高铁开通后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的涨幅都高于15%,现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铁路运输中转站。由此可以看出武汉铁路客运市场具有不容置疑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本文就是从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理论角度,分析探讨武汉铁路客运市场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均离不开通信系统。近些年,我国加大了铁路建设的密度,从而对于铁路的通信系统有了新的技术要求,以保证铁路运输期间各种信息、指令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传输。然而,随着铁路运输系统覆盖面的扩大、运输速度的提升,铁路通信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就当下铁路通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铁路货运牵引动力中,内燃机车占比较大,而燃油消耗是内燃机车最重要的经济指标,约占总运输成本的60%以上,因此对内燃机车燃油消耗量的分析尤为重要,其燃油消耗的水平直接反映铁路运输组织的管理水平及运营成本的高低.以内燃机车为主要牵引动力的铁路运输企业节约成本、节支降耗重点在于如何控制内燃机车油耗,既然要控制油耗,就要有控制指标,建立起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机车油耗指标是节约燃油成本的关键,本文针对矿区铁路建立了内燃机车油耗指标体系并制订了相应的节油措施.但从能量转化及未来能源的限制上,内燃机车要通过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再有电能转化成动能,期间能量损失较大,能量利用率最高只有60%,且燃料石油目前无法替代.而电力机车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它直接将电能转化成动能,能量利用率较高,且未来火力发电站可有核电站替代.未来电力机车的大量研究使用,将逐步取代内燃机车成为铁路运输节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运输效率虽然居世界第一,但堤目前我国铁路客货运输极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铁路的运力短缺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铁路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10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迅猛增长,2010年已经突破了40万亿元的大关,2011年已达47万亿元;同时,我国铁路的发展也非常快,铁路网密度在增大.以我国铁路运输生产现状为切入点,选取铁路运输生产中的两个指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测度我国铁路运输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数据显示,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能耗和碳排放量都低于公路运输。文章重点针对我国公路和铁路的运输现状及能源消耗对比分析,发现在大宗货流的运输中铁路运输无论是能耗还是碳排放方面都较公路有明显优势。针对“公转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现有的运输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铁路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它的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的铁路运输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就我国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控制措施,以期更好的促进铁路行业的高效、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使得运输工具更加多样化。而铁路运输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物流公司,而物流公司具有许多优点,现代物流具有运输快速,工具多样,服务质量好等优点。所以铁路货运只有不断地改进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本文对我国铁路物流运输物流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赵雯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184-185
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的发展更是位居前列,可是公路运输快速的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挑战,提高铁路的经济效益是加快铁路发展的有效手段,提高铁路的运输收入管理是提高铁路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从铁路运输管理的含义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点出了铁路运输管理的积极意义,提出了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效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其他产业相比,我国铁路货运工作中的煤炭运输压力更大。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铁路煤炭运输仍然难以实现满足各行业发展需求,这也是目前煤炭企业发展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就将以煤炭运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铁路运输实际情况的掌握,对铁路管理体制和发展受限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提出的相关策略能对铁路运输行业提供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适合我国铁路发展的新型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是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组织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货运组织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和内容,探讨了我国货运组织模式未来的改革实践路线。  相似文献   

18.
陈雪  庄博丞 《商》2014,(21):94-95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耗量也随之增长。本文采用LMDI的方法将云南省"十二五"初期的三年工业能源消耗分解为生产效用、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并从这三大效应分析得出产出效应与总效应大致趋势一致,效率效应是节约能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度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逐渐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俨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而相比之下,铁路运输也则存在着运输服务单一、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铁路运输服务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铁路运输行业应当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而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转变,是目前值得予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提出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路、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货运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缩小,市场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在分析了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接着分析了铁路货运向第三方物流转化的原因,如提高市场份额、货运利润、铁路物流增加值及市场竞争力等,并指出物流业是继劳动力、自然资源后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的"第三利润源泉"。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铁路货运业只有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向第三方物流发展,通过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商业利润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