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丝营销的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市场以及学术界,很多活跃的互联网公司依靠粉丝营销打开市场或维系消费者,小米公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笔者以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粉丝营销研究的整理总结,提出了小米公司用户级别及聚合、沟通渠道、多元化互动粉丝营销模型,在对小米公司的粉丝营销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注重产品创新,提升品牌价值,主动加强与粉丝的沟通,重视物流配送问题,开发和管理手机网络游戏,增加发展空间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36)
小米手机自2011年首发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激烈的手机市场上站稳脚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堪称国产手机的奇迹。小米公司的傲人成绩和营销模式密不可分,本文基于4P理论分析小米手机公司营销模式方面的创新,以期对我国其他国产手机的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3.
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智能手机,自发布以来,荣获了销量口碑双丰收,其成功之处固然离不开企业营销策略。本文采取4P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宣传四方面深入分析小米手机,并对小米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以小米手机的新媒体营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媒体营销的基本概念,由浅入深地分析小米手机新媒体营销模式。 通过对小米手机微博营销、话题营销、微电影营销的研究,详细分析出小米手机在新媒体营销策略方面的得失。 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小米手机应该采取加大研发力度,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利润率;加强合作,增加宣传渠道;增加线下体验,加强售后服务等。 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虽然国内不乏一些依托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创新型企业,其中小米的成功最具有代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小米的营销创新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小米的出现为其他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提供一种新的商业模型和发展方向,为正考虑进行转型及将要使用新媒体营销策略的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霍好平 《商》2013,(11):70-70
随着网络操作系统和手机通讯业的日益成熟,为智能机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安卓系统是当前手机操作系统中兼容性最强的一个,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欢迎,小米手机正是搭载着安卓系统所开发出来的一款智能机,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很大成功,这与小米手机的有效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本文从宏微观环境和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两个方面,对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曾经的小米手机凭借其独创的营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国内手机行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是,从2015年开始,小米手机的发展开始显出疲态,早先的营销战略似乎已不能再继续支撑小米手机的发展,"新营销"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将通过研究小米手机的营销战略,对小米手机调整完善其营销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晓娜 《商》2014,(24):69-6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小米手机作为一个国产品牌,以迅猛的速度博得众人的关注。基于4P营销分析法,主要阐述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并从小米手机新颖的营销方式、高性能低价位、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分析其成功之道;尽管小米手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市场定位过于细化、销售渠道狭窄、没有形成产品生产的链条、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米手机堪称国产手机的代言人,从公司创立到年销量全国第一仅仅只用了5年时间,这样的成果很好地诠释了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的成功。因此,本文从介绍小米手机开始,通过4P理论深入分析了小米手机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及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小米M1于2011年8月发布,主要针对手机发烧友,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是世界上首款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2017年,小米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7%增长到7.4%,在全球市场份额上排名第5。本文重点研究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以市场营销理论为依据,分析正确的营销策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外刊文摘     
正开放创新,赢更多!上线4分36秒,就卖出15万支手机,今年出货量挑战4千万支,公司成立短短4年,就创造出高达100亿美元的市值,几乎是宏达电的3倍。没错,这就是来自中国的小米机!小米科技创办人雷军常说:"小米不是一家卖产品的公司,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没有自家的制造工厂,主力放在经营社群网站,竭尽所能地讨好米粉(小米手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国产各大手机品牌纷纷开始自主研发。小米手机从发布时起就以其高端的手机配置以及独特的经营模式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小米可谓"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小米的成功之道在于其有效地把社会化媒体营销与互动营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歹钰珊 《中国市场》2014,(48):18-19
近4年来,小米手机神话般的崛起引发了人们对国产手机的关注,神话般崛地而起的小米缘何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我们将视角锁定小米手机,发现了饥饿营销的魅力,透过小米一窥饥饿营销的奥秘,并通过分析小米手机的营销手段挖掘饥饿营销给国产手机营销策略带来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瀛寰 《大经贸》2012,(11):88-89
分析小米手机的期货真相之外,值得思考的是,智能手机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8月16日小米公司高调发布小米手机2,但在4个月之内,小米手机2只开放了寥寥几次购买,对小米公司搞"期货手机"、"饥饿营销"的吐槽不绝于耳。小米手机的营销成功,把雷军推到了"雷布斯"的神坛。当更多的效仿者纷纷杀入智能手机市场,当雷军还不能有效把握产业链时,过去的营销奇迹此刻反而把小米推上了某种"绝境"。如国内最大的IC元器件分销商科通集团旗下电商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所称,期货手机并非只是小米公司遇  相似文献   

14.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3):I0027-I0028
婚庆装作为一个细分的服装产品,目标消费群体自然定位在有结婚需求的人身上,这群人构成了一个细分的消费市场。而在营销策略上,如何让这样一个细分产品与细分消费群体进行对话? 柒牌中华立领男式婚庆系列服装的营销推广思路,为服装业的营销创新打开了一扇门:洞察消费者的产品消费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打破服装营销思维定势,是服装品牌进行有效“精准营销”的一条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婚庆装作为一个细分的服装产品,目标消费群体自然定位在有结婚需求的人身上。这群人构成了一个细分的消费市场。而在营销策略上,如何让这样一个细分产品与细分消费群体进行对话? 柒牌中华立领男式婚庆系列服装的营销推广思路,为服装业的营销创新打开了一扇门:洞察消费者的产品消费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打破服装营销思维定势,是服装品牌进行有效“精准营销”的一条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百分通联在移动营销实战中总结出了6A法则:贴身、关注、互动、精准、可衡量、整合。未来的营销,不需要太多的渠道,只要让你的产品进入消费者的手机,就是最好的营销!——世界营销大师克里曼特·斯通之所以将克里曼特·斯通这句话写在这里,是因为2013年百分通联团队继续为如何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装到消费者的手机里而不懈努力。而我本人深耕移动互联网业十三年,不断探索、创新和超越,乐此不疲。如果让我在2013找出一个与我最密切的关键词,那就是:移动营销。  相似文献   

17.
营销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企业活力的增强不仅要求在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方面要有所突破,而且要求营销上要创新。本文从营销人才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产品促销、树立现代营销理念等营销组合创新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营销者说参与感是营销的灵魂,参与感才能让社会化营销效果最大化。在做营销的时候,要注意如何让用户参与到其中,从产品开发、营销、到服务,让用户全程参与。小米成功营销的关键在于互联网思维,即"专注、极致、口碑、快",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第一要专注,传统手机产业每年至少做50个、100个型号,但老百姓却记不住这么多型号,产品刚上市就要下架了。所以小米追求极其专注,一年只发一款高端的小米手机、一款平价手机;第二要极致,即使市场上有很多对小米的批评,但我自己做到了我能力的极致,我愿意承认我的能力不行,但是我不愿意承认我的态度不行,我有追求极致的态度;第三是口碑,传统行业很难理解怎么让用户能够口口传颂,结果大家又把它庸俗化成口碑营销或者社交媒体营销,但这并不是营销。我们认为最好的产品就是营销,其实你不用做营销,你把产品做好了,每个人都可以给你传播出去;第四反应速度要快,如果拥有互联网思想去改变传统产业,那你的速度就会快。  相似文献   

19.
雷鸣  刘洪国 《市场研究》2013,(10):44-46
小米科技自其第一款手机发布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成绩,并获得市场的好评。作为一家专注国产智能手机的公司,小米的成功得益于其营销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小米的营销在战略、策略与战术方面紧密配合、协调统一.本文即从战略、策略与战术的层面对小米的营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金贵 《商》2014,(7):74-74
近期,小米手机火爆的销量引起业内外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究竟小米手机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文章分析了小米手机的营销微创新,并针对小米手机的成功提出若干启示,以供新创企业或已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