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2022年,青岛炼化锚定“世界领先城市型炼化企业”目标,聚焦炼油过程优化,全员汇智聚力、多措并举,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炼油单因能耗达到6.37千克标准油/(吨·能量因数),再创历史新低。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活动中连续10年被评为标杆企业,始终位居原油加工组第一。这样的荣誉,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2.
王梦璐 《中国石化》2023,(11):62-63
<正>202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产品能效“领跑者”名单日前发布,海南炼化上榜。至此,海南炼化6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已连续2年荣获国家工信部对二甲苯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连续5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能效“领跑者”称号。多措并举,实现能效领先倚湾而建,向海而生,作为中国石化21世纪在国内建设的第一座新型炼化企业,海南炼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将环保理念融入装置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强 《中国石化》2022,(8):46-47
<正>多年来,青岛炼化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秉承“全方位管理,多角度优化”的节能理念,推行全员式“渐进追赶”能源管理模式,学习行业内节能降耗领先企业的有效措施,提高度量标准,以持之以恒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高效节能之路,吨油能耗指标显著下降,9年蝉联国内原油加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按照全球炼油行业绩效评价方法,青岛炼化能效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曾文勇 《中国石化》2023,(11):64-65
<正>广州石化顺应能源变革潮流和产业发展大势,大抓源头控量、过程减量,推进能效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近期发布202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名单,广州石化在原油加工生产企业中名列第二,再度榜上有名,这是该公司第8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5.
一、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节能形势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能源生产大户之一。2000年生产原油1.63亿吨,天然气272亿立方米:2005年产原油1.81亿吨,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36%和12.9%。石油和化学工业也是能源消费大户。2000年  相似文献   

6.
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建立,合成氨、甲醇、磷酸二铵、硫酸、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和轮胎等重点领域的成功经验,带动了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向前迈出新的一步. 2011年9月,我国政府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研究确定高耗能产品和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先进水平,制定"领跑者"能效标准,明确实施时限.石化联合会在《方案》发布后就启动了相关工作,经过深入摸底调研,最终形成了首次发布的能效领跑者名单.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暴跌、国际金融危机蔓延造成油品需求骤然下降,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攻克时艰,在困境中谱写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篇章。全年共发现和证实了15个亿吨级油气储量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石油13.4亿吨、天然气6472亿立方米。生产原油1.89亿吨,同比增长1.07%;生产天然气760.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3%。加工原油3.42亿吨,同比增长3.7%;生产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2.08亿吨,同比增长6.9%。大连石化千万吨含硫原油加工配套项目和青岛1000万吨/年大炼油项目建成投产,海南炼化800万吨/年炼油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开工建设,一批重要的油气管网相继建成或投产。大连、江苏LNG项目一期工程开工。2008年,我国各大石油公司持续开展国际合作业务取得了新成绩,在国内则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以及大专院校的战略合作。企业内部专业化重组持续推进。一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节能减排、替代能源开发均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青岛炼化抓住成品油市场需求较旺的有利时机,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销衔接,实现产销两旺。前5个月,加工原油481万吨,生产汽油145万吨,柴油107万吨,航空煤油81万吨,效益实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9.
一、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节能形势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能源生产大户之一。2000年生产原油1.63亿吨,天然气272亿立方米;2005年产原油1.81亿吨,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36%和12.9%。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全行业特别是化工行业的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按照工业增加值计算,化工行业能够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但重点耗能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如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烧碱、纯碱、电石、黄磷等产品,平均能耗与国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2012,(8):16-21
(二〇一二年八月九日)镇海炼化始建于1975年,初期炼油能力250万吨/年,经过37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石化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形成了23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芳烃、4500万吨/年深水码头、超过330万立方米仓储的产业格局。原油加工量多年来稳居国内第一,炼油竞争力持续保持亚太地区领先水平;新建乙烯  相似文献   

12.
九江石油化工公司隶属中国石化集团,是我国大型炼化企业。2001年加工原油及原料油309.86万吨;生产聚丙烯9.7万吨;生产尿素40.5万吨。分公司拥有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年产10万吨聚丙烯、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共有生产装置48套,其中大部分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合成氨、尿素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三套化肥装置之一,主体装置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日前授予镇海炼化“2022年度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乙烯)”称号,这是镇海炼化连续第11次获此荣誉。镇海炼化充分发挥原料优势、区域优势、炼化一体化优势,对标世界一流,以“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为目标,通过创新实践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1号乙烯装置综合能耗投产13年来逐年下降,能效水平持续领跑行业。  相似文献   

14.
<正>吉林石化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1978年由化工部直管转为吉林省管理,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1年重组分立为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集团公司,2007年重组整合为吉林石化公司。截至2013年末,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60万吨,主体装置67套,生产主要炼化产品115种,总资产317亿元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消费各种能源折标准煤37397万吨,约占全国耗能总量的15%,其中油气开采业消费3824万吨,石油加工为8845万吨,化学工业消费24728万吨。重点高耗能产品能耗指标均高于世界先进水平,无论是从装置规模化还是技术更新方面,都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根据对炼油、乙烯、合成氨、烧碱等7种主要产品节能潜力的分析,到2010年,如果采用的技术措施到位,产量达到预计目标,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可以节约1200万~1300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为94885万吨/年,同比下降0.45%。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产能大国,千万吨及以上炼油厂已增加至36家。虽产能总量下降,但通过落后产能淘汰、整合,2023年,国内一次装置平均炼油规模达641万吨/年,与世界平均水平770万吨/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于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延长产业链成为炼化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此,新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不断规划及陆续建成。目前已规划的有裕龙石化、古雷石化、北方华锦、天津南港、岳阳等炼化一体化项目,炼化一体化炼厂总数将扩充至33家。  相似文献   

17.
镇海炼化分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2000万吨,目前正在加紧建设100万吨乙烯工程,向炼化一体企业迈进。对于这样一个特大型炼化企业来说,安全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该公司认真贯彻实施集团公司颁布的《安全生产禁令》,树立“大安全”观,自我加压,提高标准,把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世界炼油格局加速调整,发展重心继续东移;炼油工业向规模化、炼化一体化发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原油资源品质不断劣化,炼油加工难度增大;生产过程要求低碳节能,产品质量更趋清洁环保;各国和石油公司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都在积极开发替代能源。世界炼油技术进展主要集中在重油加工、清洁燃料生产、炼化一体化、替代能源等领域。"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炼油业务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未来中国石油将继续推进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发展步伐。预计到2015年,中国石油的炼油能力将达到2.4亿吨/年。  相似文献   

19.
炼油企业是碳排放重点对象,在生产管理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节能低碳措施,得到工艺流程完善、凝结水回收应用、完善蒸汽管网、革新技术等,并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节能减排,能够有效提升能效应用水平,达到炼油降耗,降低CO_2释放的目的。原油生产量1千万t/s的炼油企业,每年能减排CO_2超出50万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国炼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3.04亿吨/年,实际加工量为2.73亿吨,比上年增长13.7%,装置负荷率达到90%;汽柴油产量达到1.54亿吨,柴汽比有了明显改善,但柴油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净进口达到211万吨,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4年,全国乙烯生产平均负荷率达到102.4%,乙烯产量626.49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14.71万吨;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727万吨,乙烯自给率较上年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在国内石油需求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成品油价格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攀升,行业盈利水平大幅度增加。2005年,预计全年加工原油2.92亿吨,汽柴油产量合计为1.65亿吨,国内成品油和石化产品需求量增长的势头将有所回落。随着一些大型炼化项目的投产,部分石化产品的自给率将有所提高,虽然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但会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