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历史上周期性的社会危机就是因为私有制下土地兼并,小农被吞噬,引起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冲突,最后导致农民战争,王朝灭亡。这也是现今许多高层官员对农村土地交易持谨慎态度的原因。要在二维视角下观察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兼并。一是产权是公有还是私有,有没有市场交易;二是国家权力有没有关进笼子。新中国的管理者们将矛盾的根源归为私有制和土地交易,将其视为导致土地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发权研究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而对土地开发权的国外实践认知却存在着若干事实偏误,诸如英国土地开发权归国有和美国土地开发权私有模式等。本文从"开发"的概念入手,较系统地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土地开发权的运行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土地开发权夯实事实基础。实际上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土地开发权并不是土地所有权人的私权力,是受规划和用途严格管制的,是政府基于社会管理的公权力对私有权力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6,(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土地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土地制度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私有制延续、土地制度改造和土地制度改革三个阶段,土地所有权性质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城市土地使用权经历了从有偿使用到无偿使用,再到有偿使用的过程,农村土地经历了私有到土地合作社,再到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目前的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目前,我国相对完善地建立了土地制度,对减少不确定性,以及产生社会绩效等具有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依据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无论产权的最初归属如何,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无关的。如果假设将土地产权界定给村集体和界定给农民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一样的,那么,实际上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就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仅仅是收益分配问题。但是,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现实世界,土地权利界定给农民和界定给村集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不同,就必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效果不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村集体是虚拟的,或者说村集体拥有虚拟的土地所有权及与之相关的子权利。由于村集体本身是村民的化身,但在本质上与村民的根本目标不同,在资源配置方面二者…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所有权关系是土地制度的基础,围绕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而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形成的一切经济关系,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土地所有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上的体现,一是经济上的体现。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及经济制度的反映。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城市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这就从法律角度明确界定了土地所有权关系,并且这种界定具有强制性和不变性。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则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制度.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关  相似文献   

6.
闫丽娟 《经济师》2002,(1):20-21
经济秩序作为经济建设的关键之一 ,历来被视为涉及市场经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和保证。文章通过对隐藏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改结束后至集体化高潮前,在地权个人私有存在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土地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权到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私有以及倡导土地买卖、租佃自由,从对老区互助合作组织和党员买地、出租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到逐渐批判土地买卖、租佃自由,最后通过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组入社的合作化运动,从根本上杜绝了土地自由流转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正> 本文对乡镇企业由于其极为特殊的产权结构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企业目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依据修正后的新古典模型对非私有产权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程度作出了简单的测定,说明了在政府、社区、企业共同界定产权边界的情况下,此间的交易费用对企业资源配置及配置效率的基本影响模式,提出了分析中国乡镇企业资源配置问题的一个说明性模型。  相似文献   

9.
技术、市场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基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将企业所有权安排视为要素所有者市场交易的结果。因此 ,要素所有者的选择是构造企业所有权的基础。而要素所有者的选择依存于企业面临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由于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或企业制度。但是 ,只要存在一个以排他性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充分发育、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理性的要素所有者的自由选择和交易 ,将会自动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 ,从而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要素收益以及企业总体净收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设计优化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而是通过为相关资产建立排他性产权 ,构造和培育市场关系 ,从而在自愿的市场交易中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是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享有的财产性权利,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与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其本质为带有"公有"色彩的"私有财产权"。当前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强化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正> 一、引起财富增长的市场化及其理论解释由于资源配置可以被视为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实现的,所以所谓市场化,在微观(micro Economic)层次上,就是任何一个实现资源配置的行动,从政府与其他经济当事人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转变为平等人之间的自愿交易。这种转变的集合构成了某一产业和整个社会的市场化;从过程看,整个社会的市场化是由一个一个交易的边际转变实现的。因此,本文对市场化的研究以交易为单位。我们知道,这也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单位。战后近几十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市场化被作为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念是,市场化会带来财富的增长。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王铮 《现代经济探讨》2003,(11):8-10,13
并购在成熟市场经济是企业基于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动的适应性,政府的职责是维持市场的竞争性。中国广泛的国家所有权使得政府在企业并购中必然要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其行为取决于政府作为代理人的效用函数。该文构造了代理人干预并购效用最大化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动机和行为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介绍“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我们要集中讨论的有关于执法的问题。执法是决定中国改革胜负的重要因素。中国最早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立法司法的变革始于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受明治维新的启发,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法律制度的变革。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商业法、公司法等法律都是在戊戌变法时引入的。变法失败后,颁布的法律被撤回。但是变法失败后不久,慈禧太后又重新颁发了又创立的法律。当时的法律基本上是德国法律的翻版。因为这些法律大体上参照了日本的法律体系,而日本明治维新的立法又整个照抄了德国的法律。法律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市场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必须要依赖法律。例如,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合同和产权(产权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是关于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的合同),一个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合同是不是可执行的。为了保证合同的可执行性,就有了合同法以及相应的执法机构。执行机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法庭,法庭可以用来帮助强制执行合同。比如,合同的一方违反了当初签定的合同,另一方可以向法庭提起诉讼。有了执法机构才能保证双主有签定合同的意愿,以及合同签定以后的执行。如果没有执行合同的法律,所谓市场经济只能停滞在现买现卖的阶段(spot market),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有没有长期的交易关系取决于合同能否执行。其次是产权,如上所说,产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产权是否能得到清晰的界定以及界定后的产权能否得到切实的保护(执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产生于英国,而不是其他地方?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是英国的产业革命,也即强调技术变化导致了社会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技术发展在先,法律发展在后。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表明,技术同法律是一个互动和互补的演进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私有产权得到保护,因为在私有产权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在合同不能执行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发展。在金融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权。在英国这样一个特例。英国早在产业革命以前就有了一系列的相应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权。在英国这样一个君主国家,“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意味着即便是君主也不能触犯一个农民的私有产权。这在产业革命前的英国就已经成为了法律,而且是可执行的。可以说,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以前,有关合同和产权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已经形成,有效的执法机构也已经存在。而日本明治信新的成功也是和有效地执行新引入的现代法律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土地私有在中国不可行英国学者保罗·鲍尔斯认为:所有权的完全分散化和农业用地的大规模私有化将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第一,土地私有化将造成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为即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土地销售市场在促进生产效率高的土地流通方面也是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公平和效率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剖析了其缺陷,评述了国内关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各派的观点,笔者较倾向于"土地所有权公有,使用权私有"的主张,并提出改革的关键环节是立法,用法律手段规范国家权能,保障农户权益,从而达到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交易     
《经济师》2001,(5)
指以房产、地产为对象进行的买卖、租赁、抵押、交换等活动。具体讲 ,房产交易是把房屋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租赁、抵押和交换的活动。地产交易是把土地作为商品的交易活动 ,由于我国实行土地国有制 ,不允许存在土地所有权的交易 ,所以只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交换等交易活动。房地产交易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交易     
《经济师》2002,(1)
指以房产、地产为对象进行的买卖、租赁、抵押、交换等活动。具体讲 ,房产交易是把房屋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租赁、抵押和交换的活动。地产交易是把土地作为商品的交易活动 ,由于我国实行土地国有制 ,不允许存在土地所有权的交易 ,所以只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交换等交易活动。房地产交易  相似文献   

18.
李开周 《环境经济》2009,(10):66-67
传说中的井田制土崩瓦解之后,土地私有开始合法化,不动产交易渐趋频繁,无论是公卿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可以自由进出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9.
1.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根本解决土地产权不明晰和所有权主体虚置问题。赋予农民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是保护其土地财产和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条件。首先,必须重新界定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土地所有权必须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年来,中国被征用的土地70%是集体用地。有权批征地者是政府(部门),但是出了滥用土地乱子有权下令撤销所谓“开发区”的还是政府(部门),这是控制土地资源与促进宏观经济发展中的悖论。应当指出,靠土地拉动经济发展是没有希望的,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限制土地资源的利用不是调控宏观经济的根本,关键还是土地所有权制度要改革,在改革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础上,才可能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