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化工销售不断完善建立以"石化e贸"为主、第三方交易平台为辅的电商业务体系,统筹资源投放,努力打造中国石化化工品销售电商品牌。2016年7月1日,中国石化化工品电商平台——"石化e贸"网正式上线运营。这是中国石化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推动营销模式创新、提高化工板块效益的重要举措,将实现化工产业链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相似文献   

2.
《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1):114-117
MES系统首次落户国内炼化一体化企业;金银岛网交所开张;海洋化工集成制造信息系统通过验收;燕山石化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石化网上采购累计突破2000亿元……  相似文献   

3.
王旸  钟大海 《中国石化》2014,(12):20-22
<正>每一家企业在合同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固化的内控流程和合同管理制度运行,不可逾越和变通,"软要求"变成了"硬约束"。"现在签合同真是既方便又快捷,只要手机在手,只要有网络的地方,轻轻地打开合同管理系统页面,仔细审阅后,就可以实现会签了。"谈起合同管理系统带来的便捷,茂名石化物资供应中心材料科副科长梁文雄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劲儿。茂名石化是中国石化企业合同管理系统的第一家上线单位。中国石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自2010年10  相似文献   

4.
微言微语     
《中国石化》2013,(10):8
中国石化新闻网V微博网友互动活动选登【满意石化等你来】中国石化与公众的工作生活高度关联,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集团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后30年集团发展的方向应该是"让人民满意"。如今,微博成为企业与社会沟通的快捷渠道,成为中国石化"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的重要窗口之一。在此,不妨素描一下你心中的满意石化吧。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24日,傅成玉董事长视察扬子石化时高度评价扬子石化吸收引进技术再创新,再用创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要求在系统内推广.扬子石化把上世纪70年代引进技术不断更新,始终保持着技术先进性,赢利能力保持在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江苏省工业企业第一方阵前列,走出了一条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技术的滚动发展提升之路.一路走来,培育了累累创新技术成果.到2011年,扬子石化持有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以上级科技成果26项,拥有专利257件,国际专利8件,专有技术193项.201 1年7月,扬子石化被评为"江苏省企业创新先进单位".2012年10月15日,江苏省科技大会授予扬子石化2012年度企业创新技术奖.  相似文献   

6.
从2012年至今十年间,社区居民、学生、政府官员、媒体代表等20万人走进中国石化企业大门,带着求知欲、好奇心和些许迷惑,零距离认识充满神秘的石化企业,感受石化员工热情、严谨、向上的精神面貌.如今,"公众开放日"已经成为中国石化的企业名片,获得公众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财务共享将有力促进财务系统人力资源优化,会让财务活动更加标准规范,推动财务管理从会计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2017年,中国石化将以齐鲁模式为范本,成立扬州、南京等几个财务共享服务部,加快财务共享推广。同时,淄博服务部将继续接受燕山石化、沧州炼化、天津石化、洛阳石化等多家企业的财务共享上线。中国石化财务共享推广即将驶入加速推进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体化多功能共享服务公司,我们打造支撑集团公司及成员企业发展的业务处理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和流程创新中心。"2017年5月20日,中国石化共享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集合财务、HR、IT一体化服务,是中央企业成立的首家共享服务专业化公司。截至目前,中国石化所有境内企业财务共享上线工作已全部完成。日前,本刊记者就中国石化共享服务公司设立的背景、意义、建设、发展,以及对集团公司支撑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6月29日,中国石化智能运营中心(石化智能云生产云)上线启动。这是中国石化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一次重大提升,实现了生产经营数据跨业务、跨板块贯通,将有效增强中国石化全产业链协同指挥、运行优化、异常监测和应急预警能力。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已成为石油石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中国石化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将继续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油气资源短缺和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对石化行业的影响也将更加突出.为了深刻认识未来国际环境对石化行业的影响,有效应对中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高中国石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刊编辑部与ARA会议公司于2006年11月14-15日在北京举办了"2006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论坛".本次论坛有来自国内外的80多位代表出席.论坛上,来自泰国、印度、美国、加拿大和香港等地的业界资深人士,与中国石化界专家共同分析了亚太地区和中国石化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与挑战;来自中国长三角地区化工园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石化企业领导,介绍了相关项目的发展前景;来自著名跨国公司的代表,与来宾们分享了在中国进行大型石化项目管理的经验;来自中国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代表,以典型实例和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使与会者深刻感受到石化业界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同时也坚定了未来争取实现石化企业零排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微言微语     
《中国石化》2013,(5):8
中国石化新闻网V微博网友热议首届"感动石化"人物评选3月29日,第一届"石化盈科杯"感动石化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评选出的十位感动石化人物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体现了高尚的道德风貌,是值得每位石化人学习的楷模。在中国石化新闻网微博上,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ERP成茂名石化经营管理起飞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茂名石化ERP项目于2005年4月20日启动,2005年11月16日正式上线试行,2006年1月1日起单轨运行,2006年11月2413通过了中国石化总部组织的验收。上线以来,茂名石化借助ERP系统管理平台,不断深化ERP应用,全面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ERP系统不仅经受了茂名100万吨乙烯改扩建、乙烯装置时隔7年一次的全厂性大修等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3.
天津石化是中国石化所属的国有驻区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天津石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昔日的一片盐碱荒滩上,逐步建立起了集油化纤乙烯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发展电子商务有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客户优势,未来需要在人才和资源两方面谋求进一步发展。近日,易捷网上购物平台广东专区正式上线,这是中国石化易捷网上购物平台的第七个专区。广东专区的上线引起了各界媒体的关注。本刊就推广电子商务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等采访了广东石油公司副总经理李继从。制定战略总部推动本刊: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平  相似文献   

15.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经过一年多运营,中国石化报社微信视频号——石化V视在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上不断下功夫,用最鲜活的视频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多关注时政新闻,通过全媒体推送,让节目更加及时、生动、深刻,守好舆论阵地,讲好石化故事,为中国石化建设世界领先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6.
镇海炼化、茂名石化正满怀信心、快马加鞭地向世界一流目标迈进。镇海炼化、茂名石化是中国石化炼油板块中装置规模、经济技术指标、效益、管理水平领先的两大企业,可以称为中国石化的"炼油双雄"。两大企业怎样打造世界一流?记者在近日采访中明显地感到,他们正满怀信心、有条不紊、快马加鞭地向世界一  相似文献   

17.
正炼化企业在产业布局、工艺选择、生产优化、产品开发、污染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全线出击,大力推动绿色企业创建,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3月23日,春风送暖,南京市11名作家走进中国石化首批绿色企业之一的金陵石化踏春。他们走在樱花林中,徜徉在梧桐大道上,车行在石化装置中,感觉到了一个石化企业的"绿色"。"没有异味,就像行走在花园里。"作家在金陵石化生产装置区这样说。  相似文献   

18.
语丝     
正"石化实说"微博选登【中国石化把天然气储存到地下洞穴】近日,地处江苏常州境内的中国石化金坛储气库压缩机启动,标志着中国石化首座盐穴地下储气库一期工程投产。金坛储气库是川气东送管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主要发挥为苏、浙、沪两省一市用气进行季节调峰和应急调峰的作用。"微督办"多多益善石化企业几乎每天都要召开生产调度会,如何保证会上布置的任务尽快落实?有的企业在相关人员中建立了微信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石化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目前已经与沿线30多个国家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工程技术服务、仓储物流、国际贸易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随着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加大国际、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新闻传播力度,讲好"一带一路"上的石化故事,在国际舞台上更广地传播出中国石化的新时代形象和声音。  相似文献   

20.
语丝     
正"石化实说"微博选登【企业发明授权量中国石化居首】截至2015年底,中国石化累计申请专利45023件,获得专利授权24780件;获中国专利金奖18项、优秀奖68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5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企业排行榜显示,中国石化以2844件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