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9月21-24日,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草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任继周主编的《中国农业伦理学史料汇编》已于2015年4月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付梓发行。任先生有感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对农耕文明造成冲击而产生的种种伦理学问题,特别是追溯在历史长河中城乡二元结构的起源、发展与伦理学缺失的问题时,他认为首先要摸清我国农业伦理学基本史料。为此,任先生组织了兰州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  相似文献   

3.
伦理学容量意指社会伦理观对各类社会组分的系统性包容,藉以保持社会稳定。社会在系统耦合中发生系统进化,释放生产潜力,推动社会进步。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并发。前者释放生产潜力,为社会进步的正值,后者反之,为系统进步的负值。中国农业社会为城乡二元结构,其系统耦合所生产正值,即社会效益,绝大部分为社会强势的城市占有,是为社会发展的受益方;而系统相悖发生的负值,则由社会弱势方农村全部承担,所获社会发展效益甚少,或根本不得效益,是为社会发展的少受益方,或受害方。因而城市与乡村形成利益对立的双方。以往对社会进化弱势群体关注不足,或阻碍社会发展,或发展为社会乱源。在皇权社会的农耕文明,勉强保持了伦理学容量的脆弱稳定。但在后工业化的今天,社会系统多元化迅速发展,多重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并存,其社会矛盾远非原来的农耕文明伦理容量所能包容。中国农民从西周以来所背负的不公正待遇,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下,社会发展势不可挡,实现农业现代化势所必然,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学容量势必巨大扩容,新的农业伦理学已经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化经过三个阶段,即从1949年到1980年的工业化奠基阶段,1981年到1990年高速发展阶段,从1991年到2015年的工业化完成阶段;2015年以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农业的特殊贡献及其伦理观诠释。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在于与世界后工业化发展同步。中国工业化始于1949年,恰与敲响工业社会危机警钟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出版同年。以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发会议为标志,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中国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民间企业,不排斥污染企业和工业垃圾的输入,使中国遭受严重污染,而农业是一切污染的主要受体。各类污染由水体而土壤而食物,进而危及社会安全。对农业系统的开放性认识不足,对农业缺乏伦理学关怀,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出现了举国为之忧虑的"三农问题"。但世界范围内由于后工业化到来,人们在对长期冷战思维的反思中,萌发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互相协作的需求多于对抗、共赢优于零和的观念,于是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期。目前中国农业伦理学的任务是保留农耕文明精华,汲取工业文明的成果,熔铸构建全新的后工业文明的农业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5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承办、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江苏省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协办的第13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第13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东亚农业文明",议程包括5月23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23~25日,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系承办的"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日至10月26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正"亭枫公路看亭枫,枫叶红于二月花"。进入岁末,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亭枫公路一侧的大方地庄园内,万株北美枫香树叶一片殷红。这里正举办的"2016年第三届大方地庄园枫树节",吸引了许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大方地庄园占地面积300余亩,连续被评为金山区经济作物标准园、上海市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及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GAP)。大方地庄园的主人是上海生新树莓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他的关联企业上海又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金山区树莓综合开发研究所。他们成功举办了三届上海市金山区黑莓采摘文化节、三届枫树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在陕西杨凌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伦理学的视阈展开讨论当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强调伦理学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当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展开伦理学思考,最后探讨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以及具体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24-27日,“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92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递交论文60篇。会议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和湖南谊信创汇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承办。开幕式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秦富教授主持,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长许越先研究员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庄园农业”曾在社会上刮起一阵旋风,随着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的答记者问,人们对这股浪潮已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与此同时,“庄园农业”的兴起地之一广东省政府也于日前发文,果断停批“庄园”用地。这股“庄园”热中有几种模式?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请读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5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承办的"第13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3届中华农耕文化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东亚农业文明"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23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胡泽学研究员主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为安身立命之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历代先民积累了系统完备的耕作技术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农业科学技术思想,也逐步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伦理理论。中华农业文明孕育了传统农业伦理,传统农业伦理又支配和约束着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共同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万余年农耕畜牧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包含"天地人稼四才论"、用养结合、农牧互补在内的诸多农业生产原则和农业伦理。它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传统农业伦理是使得古老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对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发挥积极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从法国的葡萄园,到澳大利亚的牧场,再到乌克兰的农场……如今,中国农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成了耀眼的明星,其多样性亦超乎想象。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型农民纷纷走向海外,将沿线国家的土地、水源、空气等优质农业生产要素与中国农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与灿烂的农耕文明也沿着"一带一路"加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石宝新 《山西农经》2014,(2):120-122
从2005年起,山西省科协联合省财政厅率先在全省实施科普惠农计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一站一栏(屏)一员、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科110服务体系建设、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新型农民科学素质培训等五大系列工程。生态庄园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农业大户为主体,以生态建设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采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全新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今年初,生态庄园(榆次)研究会通过与传媒集团沟通,决定联手启动"科普进庄园行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协学会部资助,并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主办,浙江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农业技术经济编辑部承办的农业技术进步评价研讨会于2010年12月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5名农经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  相似文献   

18.
<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三农工作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摆上重要日程。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分析了农业生态文明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进而阐述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提出包括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农村环境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农民组织、提升农民素质,培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协调"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策略,并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10月,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90周年院庆和"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期间,南京农业大学校友谢丽教授回到母校并热忱捐赠人民币5万元给自己曾经就读的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