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守俊 《商场现代化》2007,(24):264-265
虚假破产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虚假破产并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认定虚假破产罪要注意其与妨害清算罪的区别,也要注意其与非虚假破产的单纯逃债行为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体制转型中存在的漏洞,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牟取暴利的案件大量出现.从几年前的苏丹红事件到三鹿奶粉案件,制假贩假现象的愈演愈烈,均彰显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进行威慑制裁的重要性.囿于低下的生产力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1979年刑法仅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惩治进行了粗放规定.立法的不完善,导致在现今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当前立法中归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研究出发,分析了当前立法中存在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界定,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经济体制和法律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之处,大规模地进行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违法犯罪活动。这种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守法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扰,严重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阻碍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为了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我国在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的第五次会议时,审议并通过了新刑法。本文从刑法中关于生产和稍售伪劣商品罪及其处罚规定的角度研究了刑法对这种罪的处罚定论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国家等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司法机关在认定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金额时,为了突出犯罪金额的巨大,往往不顾法律法规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律采取强行鉴定的方式来认定犯罪金额,这是不实事求是的。依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于销售伪劣商品是否进行鉴定,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对于不应该进行鉴定的案件强行鉴定,不仅在法理上也不能成立,而且会造成同样金额的犯罪,对未遂犯的处罚高于对既遂犯处罚的悖论结果。  相似文献   

5.
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客观方面的特征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以及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等内容。本文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方式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该罪的行为特征,并使之与传统犯罪的行为方式进行比较,有利于区分罪与非罪,有利于司法实践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杨冶文 《商业科技》2011,(11):103-104
司法机关在认定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金额时,为了突出犯罪金额的巨大,往往不顾法律法规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律采取强行鉴定的方式来认定犯罪金额,这是不实事求是的。依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于销售伪劣商品是否进行鉴定,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对于不应该进行鉴定的案件强行鉴定,不仅在法理上也不能成立,而且会造成同样金额的犯罪,对未遂犯的处罚高于对既遂犯处罚的悖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新《公司法》改变了注册资本的出资时间,实行分期缴纳的法定资本制,注册资本仅仅是一种宣示作用或者确定首次出资额的参照作用。这一修订不仅使《刑法》所规定的虚报注册资本罪的犯罪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司法认定中也应相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崔战伟 《消费导刊》2009,(16):153-154
"杭州飙车案"一下子把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把在我们面前,这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在专业人士内部亦有不同观点,7月20日下午3时30分,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对"5·7"交通肇事案(即"杭州飙车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三年,也就是说社会各界关心的案件定性问题已基本定型,留下的是让人们去回味和思考,本人现就该三个罪在犯罪构成上进行辨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侵犯了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其主观特征体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客观特征体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准确理解“明知”、“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涵义,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罪轻与最重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9)
近些年来,欠薪行为频繁发生,该行为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秩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为此,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将恶意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恶劣行为纳入到了刑法调整的范围,予以刑法上的规制。本文主要从该罪的司法认定着手进行阐述,以求我们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有个清晰地认识。  相似文献   

11.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侵犯了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其主观特征体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客观特征体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准确理解"明知"、"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涵义,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罪轻与最重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笔者在研究众多学者、专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本罪作一个系统的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本罪的犯罪构成。笔者结合通说,从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对本罪犯罪构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关于本罪的认定。笔者介绍了本罪的性质,同时对司法认定提出了一定的界定原则。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本罪的立法完善。结合关于犯罪构成的分析以及第三部分罪的认定分析,笔者从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等提出了立法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守俊 《现代商业》2013,(32):276-277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的客体是国家对进出口的动植物检疫活动秩序,主体是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疫的检疫物不检疫,或者延误检疫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观方面对危害结果是过失。认定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应注意其与动植物检疫一般失职行为、玩忽职守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以及商检失职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商》2015,(6)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性质与认定在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中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挪而未用和挪用公款供单位使用等问题的处理。归个人使用属于挪用公款罪的主观要件,挪用公款罪的成立并不需要客观的使用行为,其中对于具体用途的规定不仅是主观要件,同时也是定罪要素,归个人使用的本质为归个人擅自支配,挪用公款供单位使用是挪用公款罪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非法经营罪条款以"空白罪状+兜底条款"的设置方式及繁多的司法解释使该罪名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背离罪刑法定原则、刑罚权泛化、模糊罪名之间的界限等问题,日渐有重蹈"口袋罪"覆辙的现象,且该罪包含多种行为类型,对该罪名理解不一易导致司法裁判中同案不同判问题的发生、损害法律公信力等司法乱象,故而深入分析其司法适用问题,探析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据此提出合理规制的完善路径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盗罪是一种严重的国际罪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法中有规定有海盗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也专门规定了海盗罪的概念及缔约各国对其惩治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唐莹玲  胡勇 《致富时代》2011,(11):192-192
公民信息权是公民重要的权利,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公民的身份信息泄露日趋严重,如何加强对公民身份信息的保护,有力打击身份信息犯罪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身份信息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规定对保护公民信息权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2)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美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刑法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纳入规范中,这足以说明国家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视。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一共六款规定了该罪的各种情形。本文将在分析本罪的犯罪构成的基础上对其量刑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冯云 《商》2015,(3):224
近几年,我国涉烟非法经营罪的案件正在逐年上升,但是在烟草运营的司法认定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特别是在涉烟非法经营罪未遂的认定上。本文通过一个案例提出涉烟非法经营罪的问题所在,提出在该犯罪形态认定上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是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至一百五十条调整的行为,共有九个罪名。工商机关应用《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五十条、五十二条处理的产品质量责任案件,对达到刑事追诉数额标准的案件,工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点,就在于移送公安机关的这类案件能否证明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观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