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发布与获取渠道,其舆情的形成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提出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机理,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特点,探讨了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对事件中的个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路径,最后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是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经由网络媒介曝光、触发或经网络舆情传播而被扩散和放大的旅游危机事件。若不及时应对处理,将对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运用多案例研究、网络文本分析与最优尺度分析等方法,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间的分布规律及事件涉及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为进一步的旅游网络舆情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6)
随着互联网发展,网民人数逐年增多,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导致了网络舆情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各方面变得更加复杂,这给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然而,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陷。文章以黑龙江省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网络舆情发展现状,针对黑龙江省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完善路径与对策,帮助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反映。在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加强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分析和研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作为典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相关网络舆情呈现出全民参与、集中关注、持续时长、容错率低、社会行为带动力强等特点。我们根据重大标志性事件和网民心理状态变化两个核心因素,将新冠疫情的网络舆情发展划分为质疑、担忧、应激和特定事件反映四个阶段,并将政府在各阶段舆情应对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对此次新冠疫情网络舆情的上述分析,从一般意义上总结概括了其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与治理的六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传播结构的研究中,以"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为例,利用UCINET分析软件以中心性、网络密度、群居系数、网络直径等为分析指标,对热点话题整体网络传播结构进行研究。以此发现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在网民互动中所形成虚拟网络的传播规律和特征,从而为政府、舆情监管等部门的应对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的扩大趋势已成为不争盼事实,这与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全方位社会变迁有关。在有关群体性事件“新特点”的研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促进、形成、激化抑或化解的过程中,开始扮演令人侧目的角色和作用。在一个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认识,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历史场景下,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冲突的深入分析,从体制层面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进而寻求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同时,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在社会公共空间建设以及民意代表方面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并在转型社会的秩序构建层面做出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的不确定和复杂性,使得由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增加。网络舆情危机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从理念、制度、政府形象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政府网络舆情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丽敏 《经济论坛》2011,(1):210-213
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积极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众多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并提出了科学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网络信息加工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如何对网络舆情环境进行认知管理,并调整现金持有决策的机理过程。通过对网络新闻数据的Python语义分析,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创新类媒体舆情的整体认知表现为顺应潮流,即公司会随着舆情激烈程度增强而加大对投资现金需求,进而强化创新投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正向敏感度。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公司对网络舆情解读存在差异,其中受融资约束的公司倾向将舆情波动解读为融资环境的变化,从而对现金持有量进行相机抉择。当他们认为融资环境改善时,会愿意利用外部资本市场获得创新融资而减少对现金的需求,其创新投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正向敏感度会趋弱。本文的研究结论凸显了网络舆情在企业现金持有及创新投资相关理论中的研究价值,对大数据时代下公司理性对待媒体舆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机制是高校规范高效管理,宣传党建工作,维护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基于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多元性、随意性、多样性、无序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引导信息管理机制工作复杂化。当前高校网舆情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引导,定期开展网络舆情事件分析,做好舆情预防工作,加强信息管理的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机制是高校规范高效管理,宣传党建工作,维护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基于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多元性、随意性、多样性、无序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引导信息管理机制工作复杂化。当前高校网舆情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引导,定期开展网络舆情事件分析,做好舆情预防工作,加强信息管理的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网络餐饮为消费者就餐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对潜藏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系统分析了消费偏好对消费者经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事件概率的影响与机制,并识别了不同监管主体的调节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上海市消费者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络餐饮存在“柠檬市场”困境,便捷偏好、价格偏好对消费者经历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在政府监管、平台监管和媒体监督下,网络餐饮的“柠檬市场”困境被缓解。此外,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信息渠道也能削弱消费偏好对消费者经历食品安全事件概率的影响。文章认为,完善网络餐饮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需要在社会共治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监督作用,促进政府主导型治理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型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频发的由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恰恰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分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舆情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一旦社会爆发突发敏感事件,公众舆论容易在网络上迅速集聚,而相关部门如果反应迟滞、应对不力的话,极易形成网络舆情事件。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应对网络舆情,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将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有效化解突发危机事件负面网络舆情是各级政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采用两层级Moran过程下随机演化博弈理论,揭示网民圈群式分布结构对负面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影响,并进行Matlab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对传播负面舆情网民惩罚概率和惩罚额度越大,越有利于负面舆情化解;单一圈群中,当博弈收益和网民规模满足相应条件时,不管是弱选择还是强选择,均可有效化解负面舆情;两层级圈群中,当网民总体规模一定,博弈收益满足一定条件时,只有当分组数超过相应的临界值,才有利于负面舆情化解。  相似文献   

17.
在微博环境下,高校作为特殊的群体环境,网络舆情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形成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存在着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及特点,提出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通过疏导结合的方式,正确认识和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建立起高校网络舆情体系和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社会上网公众(下称“网民”)对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踊跃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若干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情信息,对事件的影响作用也在不断加大,网络正在成为民意表达最为活跃的重要平台,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认真研究和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公众参政议政新渠道作用,对于及时了解舆情,更新执政理念,促进科学决策,提高执政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尤吴晶 《经济师》2013,(1):13-14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诱发因素很多,但诱发主因是由于网络舆情而产生的集群行为,这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的模式。文章通过前人的理论,结合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和特点,剖析了网络舆情形成与转化过程中的群体心理,以及在舆情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预防与化解的关键要素。研究这一问题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掌握主动,及时化解矛盾隐患,构建由大学生网络舆情诱发集群行为的预防及化解的安全稳定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平台,它的开放性、时效性、快捷性和互动性.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参与校园事件以及社会热点等话题进行信息共享、意见表达、情感宣泄、思想交流讨论.由于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存在大量负面信息和能量.面对出现的网络舆情危机,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要给予密切关注和积极的引导.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