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针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的“乏力”现象,学界的代表性观点认为是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加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的表现。实际上,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并不矛盾,而且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更能提升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增速下降恰恰说明转型升级的速度未能适应“倒逼压力”下的新需求,竞争新优势的培育还未能充分弥补传统优势的丧失。面对国际和国内环境深刻变化的多重倒逼因素,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亟待破除转型升级的障碍因素,加快转型发展和竞争新优势培育。  相似文献   

2.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形势下,漳州开放型经济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漳州每年出口美国的商品大约占出口量的20%。中美贸易战一年多来,给漳州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应对新挑战,克服漳州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如何抓住开放型经济中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漳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建设富美新漳州必须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研究县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石家庄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找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视角下实现石家庄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法途径,如发挥石家庄市县域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调整和优化其经济产业结构,推进县域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改造传统农业,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从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陕西渭南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减速换挡的背景下,实现经济逆势增长,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区域经济次中心,其经验在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展会等活动以及园区等载体进行招商引资,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加快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竞争新优势,在对内对外开放中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生产活动紧密联系,二者共同参与全球价值分工、培育新形势下的竞争新优势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选择。沿海地区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力受空间异质性、地区间政策、空间距离等影响,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近年来,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呈现良好势头,与沿海地区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呈现出来。面对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和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未来应着眼于内陆地区资源禀赋与内生能力、沿海地区辐射带动力的提升,深化区域产业合作机制,破除区域间利益藩篱。  相似文献   

6.
航空经济的大发展,能够形成对区域经济强有力的拉力,同时从产业链的内在联系中,建立与区域产业的互动,形成推进当地区域产业高级化演进的拉动力和推动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促进经济崛起。事实证明,航空经济正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中部内陆地区的郑州,拥有中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如何打破不沿边不靠海的劣势,在大力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航空经济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与国内外各地区的联系,促进开放型经济大发展,快速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有效聚集海外要素向郑州资源洼地流动和聚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原内陆地区大省,近年来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系统梳理河南开放型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历史演进,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四大主要阶段: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孕育准备(1978—1990年),河南开放型经济的萌芽起步(1991—2000年),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2010年),河南开放型经济的飞速提升(2011年至今)。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后发地区进一步提升经济开放度,保持后发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为视角审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路径,从而为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面临着新一轮的政策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点在于:要始终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同时积极推动东部地区转型升级。未来,资源丰富、城镇化潜力巨大的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将接力东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深入分析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特征,明确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与对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国内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充分联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我国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明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扩展发展的新空间,丰富发展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提高西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包括开放环境、开放规模和开放潜力在内的评价体系,借助SPSS20.0对西北五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并将其划分为开放型经济优势型、开放型经济潜力型、开放型经济劣势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合作和开放意识、加快操作层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西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积极承接"两个转移"等促使西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十三五"区域发展新理念、新空间与新动能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与开放战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区域城市群建设、精准扶贫与落后地区发展、"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开放型经济与自贸区建设、区域竞争新格局、飞地经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度建言献策,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营口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产业规模。文章介绍了营口市优越的发展条件和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以及营口市积极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处西部内地,发展开放型经济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如何扬长避短,找准定位,制定西安发展开放型经济战略,使西安走出一条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周颖 《总裁》2009,(10)
我国开放型经济总体上发展迅速,但从区域格局来看严重失衡,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开放水平十分低下,这有区位、政策、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未来要从对内、对外开放两个层面出发,促进开放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区域分工不断深化,区域作为经济利益"人格化"主体得以确立,创造和实现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点。区域经济利益是利益范畴的重要组成内容,其理论溯源由利益观和经济利益构成。基于区域经济利益理论溯源及区域分工的视角,区域经济利益其实质就是一定社会关系在区域空间上的反映。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将促使各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不断增强区域意识和区域经济利益意识,逐步摆脱传统行政区意识和地方经济利益意识。  相似文献   

18.
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湖北城乡物流与经济水平的现实情况为对象,分析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湖北农业、工业和服务产业结构特征的调整对区域内农产品、工业品和其他消费品物流需求结构的影响;通过论述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解,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发展;通过相关数据和图表,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总结了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文中的研究对湖北发展物流经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南德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既有资源、地缘、人文等自身优势,也存在开放程度不高、外贸层次低、贸易方式不合理等劣势;既有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发展机会,也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周边国家政治经济不稳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沿边地区之间竞争压力加大等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东北地区振兴初见成效。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的有效组合,可以形成区域接力增长态势,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极来接力东部地区的发展。未来支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化多层次格局为:经济支撑带—"新战略区域"和"潜在新战略区域"—城市新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棋局的实现将更多地依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这两种区域政策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