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其中有四次政策范式转变。2007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相对成熟,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政策工具选择更加丰富,政策工具设定也更加合理有效。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精细化不够,容易发生政策范式的不稳定;二是保障范围局限于城市,未考虑农村居民利益。城乡之间住房保障的差异将导致农民群体的利益需求与现有政策的矛盾,政策工具设定和政策工具选择若与现实需求发生偏离,或将引起新的住房保障政策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住房保障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以及促进经济高效、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共同认识。分析中国当前住房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对发挥住房保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无疑是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为实行住房分配改革而建立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对于提高缴存人购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工作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住房公积金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住房公积金关注度日益提高,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更多倾向于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住房公积金基本概念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及解决办法,以促进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住房过滤理论的发展历史,运用住房过滤模型,分析我国"建公房""补砖头""补人头"三种住房保障模式的政策效果,认为我国应当增加需求方住房政策的供给,通过住房市场的有效过滤来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结合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邹旭  马贤磊  石晓平 《财经研究》2021,47(11):49-63
市场和保障是实现住房小康梦的主要途径,如何认识两者关系成为各级政府制定住房政策的重要参考.文章通过构建供需均衡模型,结合我国特殊的住房保障和土地制度安排,在理论上分析了保障性住房供应可能对商品住房市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在统计意义上,保障性住房通过土地资源的竞争性配给挤出了商品住房供应,但在分割的住房市场中无法替代商品住房需求,因此最终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挤出效应在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但实证结果的实际经济含义较弱,供给挤出效应与房价影响可以忽略,这意味着保障性住房供应基本不对其他群体的福利带来损害.文章的研究从土地与住房市场的双重角度,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对于正在广泛推行的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比较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蔚琼 《经济纵横》2015,(2):105-109
农民工住房问题是与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相伴而生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破解农民工住房难题、保障农民工住房权利,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对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的比较,剖析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将有利于深入探索更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7.
限购政策与房价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个住房市场模型对住房限购政策效果进行分析。考虑限购政策对住房消费需求的影响发现,限购能够降低住房价格,但是降低的幅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限购对消费需求的缩减、开发商跨期调整供给的成本及预期。投资需求会改变住房的跨期需求和供给,对限购政策效果具有抵消作用。限购政策的作用大小与市场对政策不确定的预期紧密相关,市场预期管理对于稳定房价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启动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与合作建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建房作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国外已广泛开展,本文分析了合作建房对增加住房市场有效供给、提高中低收入者住房福利、改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实施合作建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满足中低收入水平居民的住房需求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建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美、德、新等发达国家在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上,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其发展保障性住房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将着力点放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制定合理的货币补贴制度上。  相似文献   

10.
赖华东  蔡靖方 《经济评论》2007,145(3):136-140
住宅过滤模型可以对住房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从微观角度进行定量分析,过滤是住宅本身市场价值的变化。在一个完备的住宅市场上,住宅实现商品化且具有异质性和服务的折旧性、存量房市场和房地产中介业成熟,市场的过滤过程才能正常进行。应用住宅过滤模型对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分析,供给方政策在短期内可较好地解决低等质量住房短缺的问题,但政府负担较重,降低了住房市场效率;需求方政策有效提高了住房消费水平,降低了政府支出成本,保证了住房供应链条的连续性。因此,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短期内可实施供给方政策,长期来看都应转向需求方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丁一 《现代经济信息》2013,(12):272+280
职工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因素,尤其是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职工住房公积金担保贷款的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2005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只有6.77,不算很高,但社会差距较大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平均是22.69,最高收入户平均是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对于众多的中等收入家庭,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提高这些家庭的支付能力;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于高收入家庭,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廉租住房保障水平是衡量廉租住房保障状况的重要指标.借鉴社会保障水平测度模型,可以就现有的统计数据估算我国各地区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6年间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单峰特征,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向小的一端收敛.而人均GDP水平与廉租住房保障平均水平的判别分析显示,各地区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基本与我国东、中、西部划分相一致,且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金三林 《广东经济》2007,(11):32-35
住房政策,是指政府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政策,它不同于产业政策,也不同于行业管理政策。从国际经验来看,不同国家国情不同,住房政策也不同,但基本都是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的组合体,是一个政策体系。我国住房政策的设计,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该文回顾了国外住房政策的基本经验,并就住房政策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住房政策目标和模式、住房自有、差异化政策、房地产调控、可负担性、住房保障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认为,要将住房可负担性和收入分配问题相区分;要合理限定政府的住房保障边界,丰富保障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要更加科学,在设定的合理目标基础上,从需求和供给两端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6.
刘群  韩锋 《经济师》2008,(10):66-67
文章分析了实施住房保障政策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外住房保障政策多元化选择的经验,为我们审视和反思本国住房保障政策提供重要参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个完整、高效、低成本、适合我国国情、更能体现社会公平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三个阶段简单描述了我国住房政策的变化及阶段性特征,并通过第三阶段的政策分析指出我国"福利性"、"保障性"、"政策性"租赁住房供应不足,国民购房需求过剩等市场发展现状。其次介绍和比较了美国和日本以保障对象、住房存量、市场参与度等为参数的不同政策选择,并借鉴其经验分析了我国现有政策选择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及存在问题。最后在阐述建立和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政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实施的具体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住房保障范围的变迁与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昕 《当代财经》2011,(5):84-91
在梳理政府住房保障范围的划分标准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回顾中国政府住房保障范围的阶段性变迁历程与现状,将中国政府住房保障范围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三方面,即政府定位不明确,住房政策缺乏长期目标和法律保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住房保障范围存在不同的诉求;现阶段政府住房保障范围过于宽泛,但户籍壁垒又使大量低收入居民处于住房保障之外。由此,提出了解决我国政府住房保障范围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变革中的缺陷及其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而逐步发展.其政策设计体现了以城镇住宅的社会化、商品化为政策导向,以实现"住有所居"为奋斗目标,以实施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为主要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在运行中存在的保障主体、保障力度、规范管理等问题需继续研究.因此应当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分层次逐步调整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体制和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杨松涛  王利 《时代经贸》2014,(6):383-384
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一种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究竟其绩效如何,尚需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介入予以给出客观评价。本研究针对保障性住房政策审计绩效评价中的难点——评价模型的欠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在保障性住房政策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保尽保率和群众满意程度两个指标的权重较大,这完全符合保障性住房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