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中日两国农业合作制度的变迁历程,得出中日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结果大相径庭的结论,并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合作的本质四个方面比较中日合作制度变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政府应着力于基础平台建设,为诱致性变迁创造条件,在诱致性变迁形成的基础上,用强制性制度供给推动变迁,形成良性循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以户均制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出一些缺陷,作为一种新制度,土地流转是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极好补充。鉴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产生及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林国先农业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内核是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市场取向的农业制度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业制度现代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鉴此,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制度定义为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业各系统都兴办了大量的工业企业。按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工业企业”都要执行新制度。在新旧制度的交替转换中,农业各系统兴办的工业企业,需按新制度要求正确处理许多具体业务与技术问题。为此,本刊刊登此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改革是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两国选择了不同的改革路径,改革绩效也大不一样。本文拟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造成两国绩效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此条件的制约下采取何种农地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在此三次变迁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融合,共同决定着农业资源的配置与效率。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对农地制度出现新的需求。本文在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农地制度的变迁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的格局与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以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及其变迁作为完整个案,从制度结构、变迁过程等方面,证实这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反复交替,并渐臻二者协调配套之佳境的过程;并验证了作者提出的理论假设:只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协调配套实施,才能化解强制性变迁带来的产权低效和“制度失败”,以及诱致性变迁难免存在的“搭便车”等问题,才能渐次形成制度变迁的最佳格局;因此,未来的农业合作制度变迁无疑应沿着这一理性路径迈进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新制度经济学是用制度变迁来解释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也称为制度创新,是制度的替代、转化与交易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素纳入到了经济分析的框架体系内,使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经济生活,交易费用理论为制度的需求与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农业引入FD I可以从多方面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变迁,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的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激发了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标的各农业产业组织主体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本文分析了FD I如何通过其制度变迁效应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变迁,以期为我国加强农业利用外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密 《农村经济》2008,(4):12-14
制度的创新总有一定的风险用成本,:因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通常具有路径依赖性.从制度变迁来看农业制度改革,会发现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导致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从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地制度发展的制度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对50年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  (一)有关制度变迁的几个重要概念 新制度学派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将制度定义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而制度变迁则是指一个追求潜在利润的渐进的制度交替过程(诺斯,1990)。它可以分为两类: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林毅夫,1989),制度安排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诺…  相似文献   

12.
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模式,分析了中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以期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研究目的、基本方法论、制度变迁主体理论、国家理论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等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以生产力理论和阶级理论为基础,在社会分析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把阶级作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担当者,坚持生产力是决定经济增长的第一位因素的观点,并以研究基本制度的革命性演递规律为主要目的;新制度经济学则以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其市场产权理论和新古典国家理论为基石,以解释经济绩效为理论目的,并在此问题上从市场产权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层面上坚持了其”制度决定论“。  相似文献   

14.
国有农场制度变迁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透视国有农场改革,从理论上探讨了国有农场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是既存在制度供给不足,也存在着制度供给过剩;采取强制性和诱发性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有利于促进农场制度达到新的均衡;制度变迁中存在四个关键问题,制度变迁首要任务是政企、社企必须分开,其次是实行土地承包制度、推进产权改革和完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总结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决定条件和影响因素,并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呈现出一个较清晰的路径,即改革始终沿着市场取向、明晰产权、稳定地权的方向演进;(2)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源于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即弹性的中央政策制定、渐进式的地方实施以及具有学习效应的农户认知三者的有机互动,并体现出制度变迁的"共生演化"特征及其蕴含的"适应性效率";(3)新制度经济学是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农地制度变迁的有效工具,然而由于经典的新制度经济学本质上的静态性以及国家理论的缺乏,难以对现实世界的各类制度变迁给出一般化的解释。研究结论:基于经典的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整合行为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演化博弈论等理论工具,超越"强制性—诱致性变迁"二分法,构建一个真正动态的制度变迁模型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梅德平 《中国农史》2004,23(2):102-107
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即“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共和国成立后农村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微观经济组织的制度演变,实质上根源于共和国成立前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实践。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共和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各个发展时期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历史轨迹,重点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种组织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与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变迁的历史困境及其突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威  王思明 《中国农史》2007,26(3):96-10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农作制度改革的"单项突进"以及供需主体的双重缺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困境,并日益成为困扰和阻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本文在考察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轨迹的基础上,试图探寻新时期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调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旧制度经济学一直存在方法论上的争论。一般认为旧制度主义者使用的方法论是整体主义的或集体主义的,新制度主义者使用的方法论是个体主义的或个人主义的。但随着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两个制度学派互相承认了对方的存在,方法论也随之发展到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方法论二元观,并最后被Agassi等制度经济学家整合为制度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制度变迁与单边规制的优势角度阐述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制度优势,并以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具体案例进一步论证了单边规制所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增长理论表明 :现代农业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生产要素的投入 ,即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现代农业的传统农业得以向现代农业转化 ,其内核就是以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标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是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即经济制度效率的提高。相对于投入和技术而言 ,理论界对经济制度变量效率的研究要滞后的多。是以诺斯和托马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研究技术变迁的基础上第一次从制度本身及其结构的变迁研究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傅殷才 ,96年 )。而现代增长理论也已经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