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法律赋予了地方政府举债的权限.但中央政府通过“地方财政计划”、“起债许可制度”(2006年改为“起债协议制度”)等形式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直接控制和管理.而且,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这就使得中央政府事实上为地方政府债务提供着隐性担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地方财政状况的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地方债负债率不断增大和提高,甚至发生了因隐性债务膨胀而导致地方财政破产的恶性事件.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其改革措施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保,地方政府融资更趋市场化和多元化;二是强化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旨在实现早期“财政健全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和“奶业标准降低”事件,从地方政府与安全规制之间的关系出发,重点分析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乳制品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发现毒奶粉事件仅在短期对乳制品企业造成影响。随后,进一步分析了“奶业标准降低”事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情况。研究发现,在当前激励模式下,只有中央政府降低安全标准,在保证地方政府的税收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才能更加重视安全规制。  相似文献   

3.
既要“有效市场”,又要“有为政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优势所在。要从辩证法、两点论来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而科学理解“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理,并在实践中形成政府与市场共生共赢的关系和“市场有政府作用、政府有市场逻辑”的新形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关键,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环节均应以市场逻辑“在场”,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市场、面对企业,更需要积极探索和把握与有效市场的相处之道。地方政府与有效市场相处应遵循有效市场的底层逻辑和中央政府的顶层规则,在产业发展领域积极引导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保障的科技支撑和风险可控的投资支撑,在区域协调发展领域要培育和发挥可以互补的递增性区域比较优势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在投资领域要建立“以人为本”“需求决定投资”“风险最小化”的有效投资体制机制,在改善发展环境领域要以营造“市场有政府作用、政府有市场逻辑”的新形态为主线重点改善政策环境、宜商环境、人才环境、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市场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泡沫,关键在于土地市场的单边垄断,而这又和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利益分配上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构建房地产环境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模型是理解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分析表明,扩大地方居民对地方政府官僚的惩戒力度及控制中央政府不受约束的税收权力是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和掣肘。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问题,许多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但这些解释都不足以说明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真正原因,地方政府债务产生与扩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改变双方间财权与事权分配现状时的“经济人”理性、地方政府作为“双重代理人”对预算与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地方政府在效用最大化追求过程中的设租与寻租行为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能够大幅度影响房屋价格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政策行为。由于地方政府“成本推进”和中央政策“需求拉上”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近几年房屋价格大幅度上升。政府有责任将房屋价格降至合理水平,这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决心和能力。关键的措施是规范地方政府的牟利行为,并通过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抑制通货膨胀以及规范上市公司的分配行为,使居民的储蓄和投资资金不被蚕食。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征地制度实现了政府对农转非市场的垄断,这一制度造成了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革。改变农村土地农转非的方式,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则是人心所向。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依靠征地获取巨额的差价,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支柱。因此地方政府经营土地财政的行为必然成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的一大阻碍因素。本文根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目标以及行为特征,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出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征地模式成为地方政府的占优策略,并提出相应的破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促进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税收征管效率的DEA分析及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进步水平以及其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可发现:分税制改革以来,绝大部分地区税收征管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税收过快增长的重要原因。税收征管效率之所以提高很快,一是在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带来的压力;二是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同时拥有部分税种的征收和支配权,它与之前采取的财政收入分级包干制度相比较,避免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激励和监督。  相似文献   

9.
创业板即所谓“二板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中与“主板市场”相平行的子市场体系,二板市场高风险的特点,急需相应的避险工具,本文在对创业板高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二板市场开设指数期货的现实效应,与此同时,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开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内需不足的影响,中央政府决定财政部代发2000亿的地方政府债券.本文主要是就此次地方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希望可以通过提高地方政府意识、建立合理的偿还机制以及制定完善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体系的措施,使地方政府更好的利用资金和偿还债务,减小市场运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条件下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特殊利益,地方政府竞争是实现其特殊利益的主要方式。现实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往往陷入了地方保护的“囚犯困境”。通过建立“地方政府竞争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剖析了各地方政府的竞争策略选择过程,揭示了地方保护产生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利益与地方公共利益的差别是影响策略选择的关键,而中央政府的行为对于打破地方政府之间的“囚犯困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总体上比2004年有所下降,房价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金九银十”的房地产销售繁荣季节已经成为历史。2006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利益博弈十分激烈的场所,无论是对房地产开发商及购房者,还是对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来说。这种博弈可能会比2005年更为明显与激烈。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利益博弈长期存在,并影响中央政府利益的实现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必须依靠制度与法制来建立“中央为主导,地方为主体”的政府间新型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利益博弈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4.
政府行为、财政体制变迁方式与中国县乡财政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体制内生于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中央政府为了调控地方政府的行为,必须借助于财政体制集中一部分财力。特别是在我国现行的地方政府监督体制下,只能由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决定财政体制。为了确保调控下级政府行为,中央政府、上级政府必然要集中财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上级政府可能将事权下移、把支出责任往下推,而把财力往上移,这是导致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房价非理性上涨中的地方政府自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讲,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者,但事实上地方政府常为谋取自身私利而背离地方公共利益,引发自利性行为。地方政府以旧城改造为名,人为制造住房需求;片面追求高地价,谋取巨额地方财政收入;自利性行为无疑都是影响房价非理性上涨的重要因素,这些自利性行为导致了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失灵、破坏了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危及了地方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引发了居民家庭高负债。  相似文献   

16.
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重新进行了划分,在这种全新的财政体制格局中,产生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新一轮博弈关系。本文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来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并且引入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博弈过程中相应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17.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始终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而能否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又是判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论证了在处理政策间关系时,应改现行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原则为“分级所有”原则。  相似文献   

18.
二板市场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二板市场信息的残缺性,使得定量评价二板市场的风险极为困难,但其风险评价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国情,在分析了二板市场的风险因素之后,建立了系统、完整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将专家意见量化的思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二板市场的风险作出模糊评价,实现了对我国二板市场的科学测度,得出我国设立二板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介于“较高风险”和“一般风险”之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政府在投资中的定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在对新的投资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存在扭曲的特点,指出此次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分别从提高中央政府在投资方面的宏观调控、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分离政府的投资管理和项目管理职能几个方面对投资中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住房保障立法薄弱,中央政府财政支付转移比重过低,GDP的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缺乏主动性,政府在我国保障房建设“房荒”阶段并未进行强势投入.政府应完善住房保障相关立法,加大中央政府投入力度,改革“财”“事”两权不对等的分税制,加强监督监管,建立保障房指标化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