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源”与“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辨证的统一体。“源”是收入,“流”是支出。如何“量入为出,以入养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如何开源节流,保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每个经营者、财务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浙江工商》2008,(10):24
生产鞋帮时,剪掉七毫米的里皮,这样的细节处理,不仅更便于黏合,每双鞋还节省成本0.35元。面对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奥康集团不断使出“新招”,追求生产细节精益化,通过“七毫米鞋皮”、“五克鞋胶”等活动,一年“抠”出上千万元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危机事件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特定的因素诱发、超出通常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正常的心理承受程度并难以控制的事件。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曾对财富500强的高层人士进行了一次调查,高达80%的被访者认为,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危机,就如人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死亡;14%的人则承认自己曾面临严重危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现状及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伴随美国城市化、郊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城市中心地带日益衰落,爆发了城市危机,为应对危机,约翰逊政府于1966年出台了《示范城市与都市开发法》,开始推行示范城市计划。这对解决城市中心区的贫困问题起到了作用,也为此后的城市中心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法)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分析了高校规训效应和大学生的应对反应,论述了群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冲突、自我认知与话语理解的偏差、群体包容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校园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郑利军 《浙江经济》2010,(23):44-45
顺势应变、清醒有为是取胜之道;同舟共济、斗志昂扬是成事之基;标本兼治、兴利去弊是克难之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很多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许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快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些令人遗憾的事实使得危机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危机并不等同于企业失败,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企业应将危机产生的沉重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动力,驱使企业追求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自发秩序下的个体选择可能趋向群体非理性结局。三种模型的公共危机对人性改造和制度供给提出要求,差异性视角为其注入各有特点的解决思路与应对路径。外部性内在化削弱政府管制,借助市场政策提供私人激励;己他两利主义强化现实社会的多元道德情状,增进整个社会和成员个体的利益总量;制度性自主治理突破正式权威和规章制度,向社会赋予合法治理权,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10.
岳士  王晶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3):I0018-I0018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雷沃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坚定信心,靠不断创新的精神、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靠真抓实干,迎来了2009年首月销售收入开门红。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危机”的原因,对我国的技术标准化提出了国际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资委出资的河北省7家国有重点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省建设公司、省建工集团、华药集团、河北物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0,(18):18-18
家住锦绣小区的王凯(化名)近来又怒火心中烧,起因是楼下邻居新宠物店马上要开业了。楼下原来的户主把自己的房子出租了,新来的邻居开始搭理“猫狗”,却又不管了“人”事。  相似文献   

14.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近期撰文指出,全球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冲击途径主要是信贷紧缩、市场需求萎缩、资产负债表剧变等,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在危机中相对较好,中国的内资企业较外资企业而言遭遇到的风险冲击较小,道理很简单,母国为美欧和危机突出、有“国家破产”风险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外资企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一部分外资企业母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甚至会彻底陷入偿付能力危机而清盘),这使得母公司不得不变卖海外资产(甚至是质量较优的在华公司资产)救急。  相似文献   

15.
杨月坤 《特区经济》2006,210(7):288-290
现代社会,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危机,并且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对企业来说,危机管理已迫在眉睫。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识别和预防危机。危机识别是通过对企业的“体检”,将所有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麻烦的危机一一列举出来,并确认这些危机的性质;危机预防则是学习诺亚造方舟,为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作好准备,做好预案,从而自如地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检讨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时,有不少的声音开始质疑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本文的分析,导致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市场经济本身,反而是那些强加在市场之上的不合理的制度与错误的政策,即导致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缺陷,而危机的触发机制则在于美国政府不当的政策干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危机治理中,短期可以使用政府救市与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的组合;但长期应恢复自由市场的活力;同时应当加强国际合作来加强对于美元供给的约束。就中国而言,尽管不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但为了防止全球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深度感染,中国就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危机治理、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并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大豆危机:“走不出去”的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游戏规则,是破解“大豆危机”应遵循的基本前提。这也正是破解“大豆危机”的深层意义所在。在粮食作物和商品市场相继放开的过程中,“大豆危机”在其他商品市场上的复制和重演几乎是可以预计的必然局面。因此,破解“大豆危机”的现实借鉴价值由此凸显。  相似文献   

18.
《浙江工商》2009,(4):41-41
大变局时代,中国是否真的出现了经济危机?中小企业破产,制造业发展出现了瓶颈,其原因究竟是什么?面对现在的经济形势,中国制造型企业如何实现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19.
朱啸天 《魅力中国》2010,(35):5-6,2
近年来,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自然、人为灾害交替呈现,国内各种危机的频繁发生使得危机新闻发布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业界在认同危机新闻发布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不断地提出一些新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个人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突发性事件中,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描述、讨论和传播深深地影响着公众对事件和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判断。这些都为危机事件中的政府新闻发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山西疫苗事件”为案例,旨在探讨危机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的媒体应对策略和新闻发言人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20.
45天之内,央行三度出手。10月29日晚间,中国央行宣布:自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至3.60%,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至6.6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亦作相应调整。这是自9月16日利率调整转向以来,央行连续3次降息。此次降息完成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下降0.81%,接近2007年5月份的水平,45天之内,央行三度出手,力度之大实属罕见。此时降息,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政策的主要用意是,在整个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缓解的现状下,货币政策已经全力进入刺激消费、保增长的阶段。同时,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和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