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景春梅  王成仁 《中国物价》2010,(10):19-21,10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天然气市场进入低谷,近期又因供过于求加剧了国际天然气价格的下降趋势。从国际天然气消费、贸易情况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看,危机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天然气价格不断走高仍是长期趋势。为适应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变化趋势,需适时推动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实现向竞争性市场的转变,促进价格水平和定价机制与世界接轨,积极争取国际定价地位。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要求,同时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加快建设,为我国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亚太地区天然气基准价格迎来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天然市场及其基准价格的培育经验,总结影响天然气基准价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并结合上海自由贸易区形成亚太地区天然气基准价格的优势与劣势,对我国构建亚太地区天然气基准价格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涨价是把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全球天然气价格谈判日趋激烈,目前国际天然气价格-立方米已上涨到2元人民币左右。而我国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已探明资源总量的1%,天然气紧缺局面至今没有缓解迹象,严峻的形势促成了我国在今年内陆续达成了数个进口天然气的协议,被迫接受“高价”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大,使我国天然气价格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国际天然气价格的影响。研究国际气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必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得出结论:国际气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增速将产生负面影响;国际气价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国际气价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预测误差的影响相对较小。即国内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越大,国际气价对国内天然气价格、宏观经济的冲击越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被称为天然气的世纪,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在阐述天然气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天然气的特性和价格影响因素以及国际天然气定价的主要方法,进而借鉴美国和欧盟的天然气价格监管经验,针对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瑞  马远 《价格月刊》2023,(4):21-26
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使能源危机演变成为全球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天然气价格联动愈加紧密,国内价格波动特征凸显,高价天然气资源与终端用户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价格“标杆”的建立更加紧迫。应进一步推进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以消除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系统梳理中国天然气上、中、下游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从产业链视角提出了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路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天然气价格管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具有清洁、优质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且有很大的开采潜力,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当前,我国天然气价格管制影响天然气工业及其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完善价格管制对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价格管制状况及其产生背景,接着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价格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天然气价格管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社会低碳发展诉求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位居世界第六和世界第四,我国已成为天然气市场大国。然而在天然气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天然气探明储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天然气管道及配套设施建设仍待完善、天然气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天然气价格严重偏离市场价值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天然气勘探力度,保证天然气供给稳定增长;加快天然气国际合作,推进天然气进口渠道多元化;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先发展城市燃气;在稳步推进气价改革的同时给予低收入群体补贴。通过上述政策努力,实现我国天然气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由环境问题引出能源的应用,通过石油、煤及天然气三种能源的比较。总结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环境优势。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近几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资源优势明显,储量大,勘探程度低,未来勘探及消费潜力均很大。然而,随着“西气东输”的进程.天然气的发展已面临越来越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管道问题和天然气价格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的天然气法规,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才能更好地使天然气在新世纪成为主要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管输价格是天然气定价体系中重要环节。合理的管输价格对促进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天然气管输定价方法及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间接定价方法制定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构想,旨在合理制定天然气管输价格。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我国天然气定价改革的背景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天然气的供需现状,指出了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是造成我国天然气供需失常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利用价格杠杆,增加天然气供给、加快天然气价改的速度、建立健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解决我国天然气供需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提案人:全国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承办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全国政协常委王玉锁提案节选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天然气进口合约是在油价高位时签订的,只有少数企业分享到了低价带来的好处。其根本原因是亚洲地区没有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也没有形成代表亚洲的天然气基准价格;天然气贸易价格被动参考油价(日本JCC),且合同条款缺乏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低廉的价格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使得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众矢之的。结构价格是出口产品的价格底线,也是国际反倾销过程中对产品正常价值认定的核心问题。本文依据国际反倾销相关规则,对出口企业产品结构价格的构成和作用、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赵红波 《中国物价》2004,(11):41-44
我国天然气供应市场由天然气生产商、天然气管道公司、地方燃气公司组成。天然气井口成本为生产商提供天然气的价格基础,管道公司提供的天然气价格为城市门站价格,地方燃气公司提供的天然气价格为终端用户价格。终端用户按不同类型又可分为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工业用户和其它用户。随着民营企业通过取得特许经营权进入城市实行天然气区域性规模经营,原来地方燃气公司作为公益事业而采取的低价格、高财政补贴或通过政府收取一次性集资费等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要求。在天然气终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关系居民基本生活的生活资料。本文根据天然气等热值法计算了我国主要用气城市的价格承受能力,并以北京市为例,分析其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变化趋势及替代能源转换成本,据此揭示我国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并提出了天然气价格调整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深入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完善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介绍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历程,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过程中的难点,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霍小丽 《中国物价》2007,(11):15-18
21世纪是天然气的世纪。作为世界能源需求大国,天然气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用行政手段来确定气价的局面已经有所改观,但是与国际上相比,我国天然气价格变动还不能及时地反映市场的变化。改革天然气价格管制制度应成为我国现阶段天然气价格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天然气气源多元化的形成,如何解决天然气联网情况下的定价问题,是我国天然气价格管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文章分析了管道联网后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态势,提出国应推行天然气能量计价和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联动改革方案,最终实现市场化定价。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面临的价格问题是金融危机引发问题与常规性价格问题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引发问题小于带来的机遇。应根据我国经济、国情实际,认清形势,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机遇,完善国内价格调控与管理制度,进行价格的有效调控与科学管理,提高我国国际定价地位,获得有利的进出口价格。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出台后,天然气价格改革已成为能源价格改革的下一个领域。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较快,天然气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7-2012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从40亿立方米增加到425亿立方米,5年增长9.6倍;进口依存度从2%提高到27%。由于进口气价格高于国内天然气销售价格造成的价格"倒挂"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而高价进口气更成了天然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