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制造公司,东菱之所以能够实现“好设计就是好生意”,并不在于它对工业设计的抢先关注或者重金投入,而是在于它更准确地理解了工业设计因何而生,到底是什么将设计创意转化为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广告创意设计就是为了再现广告的主题而进行的一种艺术性创造思维活动。概括来说,它是通过广告形态传达富有创意性的信息、理念或者是新颖的观点,从而达到宣传新产品的目的,实质上是依据新产品投放市场、消费对象、企业竞争等来策划广告,来寻找说服这一类产品消费对象的消费理由,并通过创意性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有说服力的广告,以达成新产品的营销。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广告创意设计对新产品营销的重要性:广告创意设计在新产品营销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广告创意设计是新产品营销竞争的利剑;广告创意设计必须以消费者心理为基础,才能促进新产品的营销。  相似文献   

3.
王文正 《浙商》2008,(21):98-98
不久前,浙江大学一香港理工大学国际设计中心在浙大成立。该中心整合了国际设计资源,为企业提供产品方案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制造、以及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等服务,并面向工业界推出“首席创意官”培训课程,为企业培养创意产业领军人物,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首先要清楚一个概念,在当今的行业环境中,必须要有商业价值和目的,如果没有,商业艺术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商业创意需要符合商业价值、时尚趋势,以及消费者的价值观。从零售市场的变化看商业视觉的转变,使设计更贴近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创意消费是创意经济的内生物,包括对商业营销创意的消费、创意产品的消费以及对商品的创意性使用等,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消费者在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中以创意商品所蕴含的精神情感价值为其核心诉求。所以,创意消费表现出多种因素协整、综合考虑、理性适度、创意性地配置物质资料等特征。创意消费在增益个体及社会精神价值、促进人文科技领域不同资源的互融与互援、凝聚"中国设计"的创意竞争力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价值。因此,商企业对这一消费模式应保持足够的敏感,并制定有效策略给予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对设计师来说,设计任务更加繁重,对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准确展现设计创意的手绘能力是当代设计师必备技能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并提出如何在工业设计中提高手绘表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地位不容忽视。该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文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三三制”教学模式,并把该模式应用于此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张扬 《华商》2010,(7):48-55
在业内他被誉称为“设计王子”,所设计创意的作品曾在国际国内获得无数荣誉,他的作品在法兰克福、米兰等国际家纺行业中得到推崇与效仿,为推动中国家纺行业设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奉瑾 《中国电子商务》2014,(24):109-109
伴随着高等院校艺术类教育的完善发展,对高等院校艺术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并越来越全面而深刻。在当今多学科门类相互交叉融合的大环境中,如何使艺术类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紧跟时代,取得创新和突破,如何结合当前学科专业发展的社会现状设置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我国八十年代引进的设计类课程,如何结合中国传统更好地使设计类课程“本土化”,如何将中国画类课程引入设计教学,是我们高校艺术教育中,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个广泛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卖场陈列设计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陈列设计师通过极具个性的卖场陈列设计,对商品进行精美装扮、对灯光、POP海报、色彩等细节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使受众对商品发生兴趣,产生消费审美情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同时也可达到加深品牌的印象,展示企业形象的目的.本文从现代卖场与陈列设计的战略关系出发,论述了现代卖场陈列设计的商业价值及其意义,对于相关领域的设计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肖凭 《消费经济》2005,21(5):18-21
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实用,到既注重实用但更追求心理愉悦。心理营销越来越引起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关注。国内企业如果巧妙运用色彩的心理功能,设计精美的商品包装去赢得顾客,赢得竞争,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合理利用色彩的印象功能、把握好色彩的联想效应、依据色彩的商品性,运用色彩的多元性、尊重色彩的民族性、关注色彩的流行性,这是当前进行商品色彩包装设计的有效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伟龙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3):141-142
在高校的设计教育课程中,课程的设置都是由设计基础课向设计实践课慢慢延伸,这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思想递进的过程,最后学生能独立设计一件比较完善的产品,才能与社会接轨。但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成果是否达到了教育需要的效果呢?也许很多学生的设计都不尽人意。以工业设计课程《产品材料与工艺》作为参考基点,通过课程的实验,对有关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几点新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阐述对未来设计类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当今一大消费热点。没有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文化就不可能有效实现其商业价值。现在的文化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我国提出了将文化产业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因而一定要将教育及自然科学纳入到相应的文化产业统计分类当中。本文将简单分析文化产业中统计分类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商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近来国内商业空间层出不穷,入口景观的营造变成夺人眼球、引人前往的重要元素.通过打造形式多样、意境丰富的入口景观,满足功能性、生态性、主题性等多项原则,适时展现地域文化与商场特色,进行创意入口形式设计,从而提升商业空间的全程购物体验,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入口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近年来商业空间的数量成倍增长,传统老牌的商业空间由于建筑形式单一、功能分区局限、缺乏主题特色等诸多原因已无法吸引大多年轻消费者驻足前往,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型特色鲜明的商业空间,它们的独特之处大多在于商业空间入口景观的营造.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群设计专业都是参考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高职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本科学生的教学目标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了最终的教学成果特色不明显和教学效果不明显。文章以设计类的重要课程——三大构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整体分析提出课程内容的整合方向,突破教学的实用性和特色性。  相似文献   

16.
陈卫民 《商业科技》2009,(7):207-207
本文论述了商业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密切相关的内在联系,针对不同时期商业设计与消费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商业设计在价值链的关系中起到的支配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海商业》2010,(5):54-55
仅仅关注建筑的造型和产品配置本身才是创意园区的商业价值所在吗? 总是游走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设计师马兴文,开始用创业小企业的生存方式思考108创意广场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后现代美学消费时代,商品品牌被赋予了文化的诉求。服装品牌经营的过程中,最具有文化创意潜力的环节就是设计和传播。服装品牌设计的文化创意要立足于本土文化,提炼本土元素,以国际化与时尚的超前目光,重构服装文化的活泼鲜亮的全新风貌;服装品牌传播中的广告图形、动态广告和广告口号的设计也充满创意。广告图形还要清晰、准确地传达设计风格和理念;动态广告创意越新奇则吸引力越大,促销效果越好;广告口号要独特、简明、有文彩。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来说,网络广告的整体发展在全世界尤其在国内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网络广告中创意与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也是处于起步时期。基于此,本文对网络广告设计的研究提出三个基本方向:研究网络广告传播的现实特征,分析网络广告创意的立足根本,探讨当代网络广告视觉语言传播以及设计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2015,(6)
创意素描就是以创新观念培养素描对象新的内涵,其中包含了思维的创造、形式的创造、技法的创造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的创造。通过联想产生意象,创造出独特的意象造型。把素描对象进行解构与重构,表现出一种别具意味,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把这种效果再运用在现代的艺术设计当中,达到更大的视觉感官冲击力和感染力。创意是一个大的话题,而将创意素描这门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帮助同学们建立创造性思维。如发散性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以及设计灵感。对于从事创意活动的同学来说养成这几种思维模式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艺术的创造过程中,需要用艺术的触角去和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摩擦出激烈的火花,产生好的创意,做出好的设计作品。我们在进行创意素描稿的练习过程中,就是在进行各种思维模式的练习,只有通过这种练习,才能在以后的设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爬越高。本文主要就是探究创意素描的表现元素、创意素描的特征分析,通过对当今知名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分析,再通过对创意素描的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发散性、联想性以及设计灵感)和对设计的影响与作用方面进行了简单而又概括性的论述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