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工商》2009,(2):27-27
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认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振兴纺织工业,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聚集的民族自治区,西藏的城镇化不仅要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还要成为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西藏城镇化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研究西藏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并依此对西藏的城镇化路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弘  赵凯 《首都经济》2007,(3):92-94
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和壮大适台北京发展的新产业.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附加值。北京高技术服务业作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新的业态.愈益成为推动北京高新技术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应该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重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加快西藏的城镇建设步伐,应该吸取拉美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教训.拉美国家的城市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人口在短时间内以爆炸性速度流入城市,造成混乱;二是大城市出现了大批非正规住宅和贫民居住区(贫民窟);三是城市中逐渐形成一个"边缘群体"或"边缘阶层";四是超前和过度城市化造成自然、 社会和生活环境恶化.对西藏的主要启示,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二是加强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三是建立城镇化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四是致力建设精神和谐的幸福城市;五是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六是城镇化要与建立相应的就业保障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一、西藏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一)西藏城镇化的历史发展西藏城镇化的发展是自然条件、人文因素、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央的援藏政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有关西藏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文献中对自然和人文条件的作用已有较详细和透彻的分析。高海拔而引起的缺氧和低温是制约西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自然条件的不均衡分布决定了西藏城镇化的不均衡发展。人文因素对西藏城镇化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前西藏在城镇规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城镇化认识水平以及城镇化战略实施等方面,都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缓慢滞后。因此,在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下,西藏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对提高西藏整体城镇化水平,促进西藏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特殊环境着手,分析了西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西藏新型城镇化应根据自身现实基础,选择差异性的发展战略,重视西藏特色产业培育,科学合理规划城镇体系,推进农牧人口适度市民化,走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等进行介绍,明确了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并以浙江省为例,运用统计学原理找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得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是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而城镇化发展则是产业集群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党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党员管理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成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甘泉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实践看,经过30余年发展,浙江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资本存量与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不断强化,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要素资源供给紧张、节能减排约束强化、传统产业竞争力弱化等阶段性难题,需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保持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目前,对于浙江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取向与重点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应该坚持工业强省;另一种观点认为浙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应该重点发展服务业.实践表明,认识上的分歧会带来工作上的偏差,从而影响浙江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进程,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依纯 《魅力中国》2014,(13):45-46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江西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度处于新型城镇化滞后型的中等协调。为进一步提高两化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该继续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注意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强人口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改革新视角     
陈锦华:新一轮结构调整 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日前在“中国发展论坛”上表示,从目前情况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二是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空间。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重点是发展具有城市功能的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这三个方面的任务十分艰苦…  相似文献   

12.
结合特殊区情,完善西藏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地区,建立比较完善的、与区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西藏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在西藏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需要考虑西藏的特殊区情,包括自然环境、财政状况、人口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等.下一步西藏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应该在农牧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经济》2010,(4):47-47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不只是一个人口进城的问题。城镇化和工业化应该同步推进。这些人住在城市里,就是说进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事工业生产、服务业,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所创造的财富要比他们在第一产业成倍、十倍、几十倍地增长。因为在农村,我们土地很少,耕地很少,用不了那么多人口。所以,城镇化的过程,从地域的角度讲,是从农村到城市,从产业角度说,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这是一个历史性、革命性、跨越时代的大变革,在全世界也是空前的历史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多元城镇化发展中,小城镇仍是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场所之一;这与小城镇具有的劳动密集产业、多种成分小企业的经济特点相关。 调查表明,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多元城镇化发展中,小城镇对农民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和人口城镇化,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现阶段尤其要重视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农民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上的作用。当前重点是改善政策和制度环境,发展产业和企业。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南亚接壤,自古就存在着多元多向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与外部市场具有密切联系。在加快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合作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西藏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着眼于环喜马拉雅区域,统筹内外资源和市场,将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和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融合。实现内外统筹的重点是,着力改善基础条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通过贸易富民兴业,扩大国际经贸合作;着力增强核心支撑,内外发展,统一布局,特别是加强拉萨和日喀则两市的发展,强化口岸先导作用,促进重要节点城镇和各类特定区域的发展;整合各类跨国资源,建立产业分工体系,重点在旅游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天然饮用水产业、建材业上形成分工;统筹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深化环喜马拉雅区域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力;同时,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层次明显偏低,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不匹配,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新疆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均呈正相关,尤其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劲,但新疆越来越"重"的工业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第二产业的就业效应,新疆城镇化进程缺乏现代服务产业的支撑。因此,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促进新疆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新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结构调整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流行的观点是上马高新技术产业就是结构调整。笔者认为:针对中国国情特点,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上。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14,(7):I0011-I0013
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 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都把提高就业率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在时论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时,李克强指出,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这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四化"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适应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在全面了解西藏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深入地分析西藏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根据各次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上张庆黎书记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最终实现西藏产业发展战略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