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我从1991年就到大陆来开课,在1993年-1996年期间更是见证了上海3600大改变,但每次都是来开完课就飞回台北,不曾停留,谈不上理解.为了到大陆创业,我做了15个月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焦点     
《中国企业家》2011,(22):32-33
没有人是一座岛,自成一体。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海浪冲掉一块岩石,大陆就减损。如同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朋友或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敲响,它就为你而鸣。  相似文献   

3.
某次议事,说到因权证核发失误引致来信来访及应诉案件增多时,有位适从境外考察归来的官员颇为得意地告诉我:香港登记机构很认同大陆的做法,正仿此拟具改制方案。为不扫他的兴,我没吱声。 其实,这涉及到不动产登记制的选择问题,我把大陆登记制的特点归结为这么4句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一个朋友跟我提到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这个名字时,我甚至不知道他是谁。因为我1991年就来到大陆发展,当时台湾的半导体行业还没有兴起。  相似文献   

5.
我近年来一直从经济社会学角度关注商业模式和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微博模式能在中国大陆取得如此成功,也引发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当我在1971年第一次从香港的土地上遥看中国大陆的时候,我所看到的地方还是一片稻田,而现在这片稻田却变成了繁华的大都市——深圳。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我第一次到中国,那时在上海的浦东码头还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在北京的街道上自行车总比行驶的汽车多。自那以后,我就成了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7.
《山东企业管理》2012,(12):70-70
我觉得自己很平凡,只是有幸在最佳的时间在最佳的环境里出生、学习、成长、发展。我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大陆原料,台湾制造,美国加工,卖回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8.
我离开台湾的“立法院”之后,套句大陆的俗话,也叫“下岗”吧。起初,由于我是马祖人,福州长乐是我的故乡,因此,我想落户福州,可是呆了几个月之后,发现厦门更适合我。因此,转进了厦门。  相似文献   

9.
因为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的缘故,4月下旬,我得以有机会首次抵达祖国的宝岛台湾。当时,连战、宋楚瑜先生也正筹划大陆之行,因此我有幸在台湾见证了这个历史的时刻。回想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以及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台湾的政治人物冲破重重障碍,跨越这浅浅的、但是却似乎一直难以逾越的海峡?同文同种无疑是最为强大的驱动力,当然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计算与权谋,但是,作为一名经济学者,我想,经济的驱动力必然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从1986年开始涉足物业管理到今天,转眼已经25个年头了,我一直坚守、专注于物业管理,可以说我的事业是伴随着中国大陆物业管理行业的产生、发展而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1.
话说台湾:“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  相似文献   

12.
胡润 《企业文化》2006,(6):26-27
我来自英国。在英国,关于企业公民意识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很多,但是在中国我是第一次发现有这么一个话题,大家都在讨论。我讲一个小故事,我是做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的,2004年1月份就推出了该榜名单。一个月以后我去江苏,找一个行事比较低调的  相似文献   

13.
CE:前段时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引发了台湾年轻人大规模抗议,作为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你如何看待?赖正镒:我一直觉得大陆对台湾是让利的,服贸协议谈判对台湾总体上利大于弊。弊的部分政府可以拿出预算扶持本地企业升级。台湾人不用担心因为签署服贸协议,大陆企业来台湾竞争。  相似文献   

14.
老张是我的一个朋友,来自香港,在英国定居多年,已入籍,看到中国大陆房地产炒得红火,有些眼红,也想凑个热闹,但近日告我:他已放弃了这个想法。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14,(Z6)
正现在大陆最高收费标准也就是3%-4%的水平,而台湾和国外的收费标准一般都是6%,远远高于大陆。客户虽然对于费用敏感,但是实际上对于服务品质更加关注,毕竟对于一宗数百万的交易来说,交易服务过程的满意远比增加些许的成本更加重要。据了解,从10月1日开始,杭州我爱我家率先将实行新的经纪服务收费标准,随后,链家、21世纪、公众等多家中介公司也先后顺应市场进行适度的调价。就我爱我家而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允许公司上市,在国内,上市有很多困难。有些朋友跟我打听:"公司怎么才能在海外上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监管部门和股票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不尽相同,我只能说:"如果  相似文献   

17.
夏游阿里山     
"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省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震响……"这首歌深深地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今年七月,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七月流火的盛夏时节登上了台湾宝岛,去了日月潭,游了阿里山。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进修时,我和在大陆念书的台湾学生聊天,发现他们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对大陆的不少词语不太懂.这个说法让人觉得费解,因为虽然各省各地都有方言,但是在学校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用来授课和沟通的都是普通话,怎么会听不懂呢?后来我才明白,这些台湾学生所谓的"听不懂",不是听不懂字,而是没听明白那些字眼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9.
生存的能力     
"你一定看错了!这就是前几天那个." 当我的一个同事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地告诉我华为又有一个员工跳楼身亡的消息时,我很自然地说出了上述话.心里还嘀咕:"这怎么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东方企业家》2005,(12):85-85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首歌已红遍了大陆的天南海北.以至于男女老少都知道“老鼠爱大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