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经过问卷调查和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从原来"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长假,变成"十一"、春节两个七天长假,元旦、清明、国际劳动节、端午、中秋五个三天小长假.三大长假被调整为"两长五小"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每年增加3天假期让中国人在一年中有了至少3周(五一、国庆、春节)的长假,也让从事分时度假交换的公司感到兴奋不已,在21世纪来临之际,他们终于有机会把“分时度假(Timeshare)”这一崭新概念带到中  相似文献   

3.
每年增加3天假期让中国人在一年中有了至少3周(五一、国庆、春节)的长假,也让从事分时度假交换的公司感到兴奋不已,在21世纪来临之际,他们终于有机会把“分时度假(Timeshare)”这一崭新概念带到中国。 前不久,全球最大规模的分时度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五一”,所不同的是,七天长假压缩至三天。短短的三天,能否结束观望、扭转颓势?《房地产导刊》记者兵分五路走盘探市。  相似文献   

5.
“五一”黄金周是人们旅游.购物的高峰期,大家都希望在节假日期间能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买得舒心,尽情享受七天难得的休闲时光。近日,全省质监部门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五一”黄金周执法检查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五一”是黄金周还是长假,这是个问题吗?“五一”黄金周和“五一”长假不是一回事吗?在不同人眼里,真不是一回事。比如.在旅游局的游客人数统计数字中,在数着门票收入、“趁机狠捞一把”的著名景区那里.“五一”是黄金滚滚来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7.
丛一 《质量管理》2009,(5):37-37
“五一”是黄金周还是长假,这是个问题吗?“五一”黄金周和“五一”长假不是一回事吗?在不同人眼里,真不是一回事。比如.在旅游局的游客人数统计数字中,在数着门票收入、“趁机狠捞一把”的著名景区那里.“五一”是黄金滚滚来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8.
假日经济与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假日经济”成为了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从1999年的国庆长假开始到今年“十一”国庆节为止的七个“黄金周”,节日市场的火爆非同寻常,“假日经济”已真真切切地来到我们面前。如何正确认识“假日经济”,做好假日消费市场的文章,对广大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假日经济的火爆“假日经济”的到来,已使旅游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三大部分成为明显受益者。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法定节假日的增多,“五一”、国庆、春节等数个“黄金周”的出现,表明在消费群体、消费内容和消费规模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假日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9.
“假日经济”悄然来临不经意间,“假日经济”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随着实行每周双休,以及“五一”、“十一”休假分别增至3天,中国人每年的休息日多达100多个。大量假日特别是一次多日长假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休闲方式,给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带动了交通、通信、旅店、餐饮、购物、金融等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0.
“长假经济”应属于假日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假日经济的出现应从国家开始实施双休日以来而形成的,国家推出“五一”。“十一”长假以后,假日经济的增长出现了强劲的势头。在这里长假经济主要是指我国相对较长的三个假期:“五一”,“十一”,“春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法定假日只有7天:春节3天,元旦1天,“五一”1天,国庆节2天,明显低于国际上大致在15天左右的水平,因此开发节假日时间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有人建议把增加的节假日集中投放在四大时段———春节、元旦、“5.1”和国庆,并把某些无名假日追认正名,这样就可给商家机会。将7天法定假日增至15天,具体意见是:春节6天、元旦2天、“5.1”3天、国庆4天。今年是五十年国庆,从“十一”时段入手正是一个良好的起点。节假日增多后人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外出观光旅游,直接受益的将是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以及相关产业,并将带…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一”7天长假爆发的全国性旅游观光潮,创下了中国假日经济一个个新纪录。在假日里,有4600万人出游,铺天盖地的游客使铁路的客运量超过春运最高峰;民航的乘客比春节期间增长34%。全国各大城市和旅游热点人满为患,给旅游部门带来181亿元的收入。北京、上海等地百货公司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合力创造的这一“五一奇观”,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一个新亮点,也向人们展示了假日经济的诱人魅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年"五一",所不同的是,七天长假压缩至三天。短短的三天,能否结束观望、扭转颓势?《房地产导刊》,记者兵分五路走盘探市。  相似文献   

14.
胡孝德 《现代企业》2005,(9):13-13,21
组织的加班现象由来已久。自2004年以来,关于加班问题讨论更加热闹起来。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纷纷提醒加班的劳动者不要忘记索要自己的加班报酬。2004年“五一”前后,关于七天长假加班工资的算法再次见诸于各大媒体。“十一”期间,各种媒体继续向大众诠释‘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规定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每年长假都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特别是一年春天的第一个长假“五一节”,许多人恨不得早在愚人节那天就开始安排五一出游,是单飞双飞还是全家活动,是香港新马泰观光购物,还是海南青岛秦皇岛,实在不行,也琢磨着去北京有山有水的地方转转,天天上班忙在办公室,下班闷在家里的感觉确实不好受,即便有新房乔迁之喜,许多人也想乘五一长假四处走走。 这种心情人皆有之,但朗琴园的客户服务中心经过认真分析后却认为,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国土经济》2014,(10):44-44
像很多社会顽疾一样,国人乱扔垃圾的问题总是屡管不绝,长假出游,尤显突出。正如一名在西湖景区工作5年的环卫工人所说,每年的节假日于他们都像一场"战役"。量大、面广、捡不完——这七个字或许大致概括了景区内垃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近3亿人出行,史上最火“五一”假期,是3年疫情后一次消费与心理的集中释放。假日经济规模巨大,“花样迭出”,从长城到上海外滩,中国各大景点人头攒动;从淄博赶“烤”到“特种兵式旅游”;从国风庙会、大漠骑行,到乡野露营,花式旅游场景广受热捧……多元消费需求催生出旅游新场景、消费新体验。“假日经济”是在1999年国庆,国务院调整了节假日时间,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黄金周”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就是一种消费现象,是消费在特定时段内的集中。  相似文献   

18.
“假日经济”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居民的假日消费,从2000年起,国家推出了“五一”、“十一”两个七天长假。意在通过扩大娱乐等消费,尤其是通过旅游消费带动交通、宾馆、酒店、饮食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所谓“假日经济”效应。 “假日经济”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分歧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全国假日办有关负责人认为,黄金周期间,居民消费潜能得到较大的释放,旅游、交通、商业、餐饮等相关服  相似文献   

19.
今年“五一”7天长假爆发的全国性旅游观光潮,创下了中国假日经济一个个新纪录。在假日里,有4600万人出游,铺天盖地的游客使铁路的客运量超过春运最高峰;民航的乘客比春节期间增长34%。全国各大城市和旅游热点人满为患,给旅游部门带来181亿元的收入。北京、上海等地百货公司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合力创造的这一“五一奇观”,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一个新亮点,也向人们展示了假日经济的诱人魅力和广阔前景。 但是,华夏大地上人潮汹涌的旅游热浪,确实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于是,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一些景点人山人海、车轮滚滚,那种人挤人的滋味使游客大煞风景;行路难、吃饭难、住宿难  相似文献   

20.
跟踪双周历     
5月6日星期六 “五一”长假结束,今天大家按时上班。几天不见,同事见面又多了几分亲切。天气骤热,周刊社也有些‘花枝招展”起来,女同事们互相欣赏着新购置的服装,比较着、交流着,“五一”放假,她们肯定满足了一下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