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的边缘竞争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田志龙 《企业经济》2004,(10):69-71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每个企业均处在机遇与挑战的边缘状态。企业通过创建边缘竞争战略思维来适应当前的竞争环境。本文阐述了实现边缘竞争战略的实施方法,即建立意识———反应模式,将预警管理机制和竞争互动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去,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层次,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如何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做的比其他企业更出色,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对企业战略能力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在分析企业战略能力内涵基础上,提出研究企业战略能力的基本框架,并对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了必要的分析,为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动态竞争下企业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间的竞争也出现了多样性和不断演进性。随着竞争对抗性的越来越强,竞争内容变化的越来越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静态竞争的战略原则和思维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实的需求。在日趋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竞争条件下,企业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于是动态竞争的论应运而出,动态竞争的概念是由西方学者在总结七,八十年代过分多样化错误的基础上于九十年代中斯提出的,动态竞争战略相对于静态竞争战略是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多变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应是一种动态竞争。本文在对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应从资源、技术、战略柔性、网络关系、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发展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建立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的动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环境变量对战略变化的影响程度,接着分析了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柔性程度以及对战略调整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战略调整的激烈程度和内部资源的柔性程度分析了在不同情况下战略调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企业所面对的环境,由于其变动的剧烈、产业周期的缩短、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多种因素的高度不确定等,因而具有显著的复杂多变性。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哪个组织能够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每种竞争优势都可能受到侵蚀。换句话说,试图维持当前商业环境下竞争优势的努力,实际是在削弱组织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正确的战略应当是积极地“破坏”自身的优势,同时也破坏竞争对手的  相似文献   

7.
许宁  潘慧宇 《公司》2002,(8):10-12
21世纪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商业机会转瞬即逝,面对这样的挑战,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模式必然导致两败俱伤,企业根本无力独自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以合作赢得竞争已成为各国企业的共识,而“动态联盟”恰是最有效的能够获得“双赢”的合作方式,它将成为新世纪企业超越传统竞争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动态能力的特征,并对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组成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技术和知识资本变革创新机制、企业家才能及组织结构的动态变迁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因素,为研究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提供新的认知,以期为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发林 《价值工程》2014,(32):198-199
在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的生产方式、市场营销、服务模式、竞争模式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企业环境的变化会对战略选择产生根本性影响——竞争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因此,企业要适时调整其战略管理。本文基于与中小电商企业的合作,反思高职学生的网络营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尝试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动态竞争战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寡头市场结构中的企业竞争策略——基于动态竞争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动态竞争的特点与寡头市场结构1、动态竞争的特征1994年,RichardA·DAveni在其主编的《Hyper-Competition:ManagingtheDynamicsofStrategicManeu-vering》和1996年GeorgeS·Day,DavidJ·Reibstein合编的《WhartononDynamicCompetitiveStrategy》对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竞争现象进行了总结,前者提出了“极度或者超级竞争”的概念,后者则提出了“动态竞争”的概念。他们认为动态竞争(或超级竞争)具有下面一些主要特点: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StrategicInteractions)明显加快,竞争互动成为制定竞争和营销战略的决定因素;任何企业的先…  相似文献   

11.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管理者与国际上的企业管理者一样,在制定发展战略上面临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越来越复杂多变,或者准确地讲是在动态竞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有效地实施企业战略管理,来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和持续地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企业之间如何做大作强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也越来越被企业高层管理所重视.企业竞争的根本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无论是资源学派还是能力学派的阐述.本文试图从棋类的分析中,找出规则的含义,来讲述如何从表象分析出规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跨国竞争背景下的我国物流企业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市场全面开放.跨国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弥补网络、低成本和本土化方面的缺陷,在中国获得较快发展。中国物流企业面临激烈竞争文章从分析跨国竞争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现状出发,对跨国竞争条件下我国物流企业的战略应对,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融合社会网络与动态竞争理论,探讨企业发起竞争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内部机制,具体关注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竞争压力感知如何影响企业的行动进攻性与企业绩效;以及行动进攻性对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有:第一,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包括内部与外部网络)对企业行动进攻性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高管团队的竞争压力感知对行动进攻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竞争压力对于高管团队内部网络与行动进攻性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高管团队外部网络与进攻行动的关系则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第四,行动进攻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五,行动进攻性对高管团队内部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高管团队外部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显著的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供应链伙伴关系、供应链动态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构建了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其中供应链伙伴关系包括信任和承诺两个维度;供应链动态能力包括运作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重构能力四个维度;企业竞争优势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等两个维度.利用结构方程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作用关系;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作用关系;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供应链动态能力有正向作用,并且通过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成城  麦影 《物流技术》2012,(13):334-338
通过分析供应链伙伴关系、供应链动态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构建了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其中供应链伙伴关系包括信任和承诺两个维度;供应链动态能力包括运作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重构能力四个维度;企业竞争优势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等两个维度。利用结构方程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作用关系;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作用关系;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供应链动态能力有正向作用,并且通过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两家成功实施过组织变革的公司为例,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总结了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并通过动态竞争的视角,分析提出了综合性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的合作竞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价值工程》2005,24(1):112-114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且风险较大的业务,它是一个动态的企业合作竞争过程。当今企业竞争的特点是追求“双赢”,合作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大趋势。本文对企业并购合作竞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企业并购是一种动态合作竞争。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4,(10):158-162
近年来我国酒店业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但竞争加剧也成为我国酒店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激烈的行业竞争催生了主题酒店的兴起,综合当前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分析可以看出,主题酒店的发展具备广阔的前景,符合国内酒店业创新发展的需求。而且主题酒店拥有独特新颖的外观设计和精致贴心的个性化服务,能够快速、精准地捕捉目标客户群群,积累核心竞争力,凝聚发展优势。今后国内主题酒店的发展应注重外观与主题文化的有机契合,结合地区优势和特色,对主题文化进行深刻解读,深化主题服务建设,提升顾客体验价值,并应用多元化营销策略,增强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高竞争性引起了企业间的巨大变动,现代企业的发展将不仅仅是设备和雄厚财力的提升,而更多的是侧重于文化管理,通过建立适宜企业发展的体系内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更能激发知识型员工们的创新能力,并保证顾客忠诚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