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树海 《现代企业》2022,(8):140-14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做强做优做大自身、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高度自信的文化价值,国有企业正是这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新时代国有企业应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坚定的理想信念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不忘来路,走好前路,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以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将其转化为未来的发展优势,助力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和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目标、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在发展进程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兴衰和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被国家及社会各行各业普遍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具有着深远的意义。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提出一系列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为提升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成效提供参考,必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6.
刘芸 《中外企业文化》2022,(12):133-13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云南烟草商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理念引领下,各基层企业倾注大量资源投入企业文化建设,并取得成效。本文以中国烟草云南进出口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企业文化理念框架建立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分析对比等方法,分析企业文化落地的现状,梳理查找存在的问题,以“知、信、行”模型,实践探索企业文化从悬浮到高效落地的推动措施,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南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树牢文化自信,把先进的文化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创新企业文化管理,以"智联价值,让...  相似文献   

8.
李萌 《现代企业》2022,(3):128-12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发展壮大离不开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核心竞争力和基业长青法宝,也是增强企业整体实力、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周杨 《企业文明》2023,(12):90-91
<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以下简称:总承包分公司)党组织始终把“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推动民族和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中国电信潼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潼南电信”)践行集团核心文化理念,以文化指引前行方向,以文化凝聚发展力量,聚焦“六同”打造“六型”特色企业文化,努力营造“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的良好创业氛围。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促进企业发展质效、管理水平、员工技能、服务质量、团队凝聚力、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不断提升。潼南电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通信行业用户满意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电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本文从潼南电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路径入手,通过分析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原因,以期为业界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样,文化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它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放在了一个更高的战略位置。协庄煤矿有着50年的创业发展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思路,致力于文化创新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让这座老矿井...  相似文献   

12.
梁艳梅 《活力》2012,(12):51-5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已证明。无论是国家、民族、地区的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作为煤炭行业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辐射、规范、凝聚、  相似文献   

13.
四、强化文化力的建议与对策 在全球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形势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着工业经济(资本经济)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双重发展任务。随着互联网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可遏止地渗入,我们的经济运作模式不可避免地要逐步由以资本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向以信息和文化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转移。今天,在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中,文化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的大与小,将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地区和这个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与低,甚至生与死。这就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这就是“新经济”的精…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将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不竭的动力。”1996年国家经贸委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水利设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业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水电站一般都在高山峡谷中,人迹罕至,一条江、一座电站就是生活的全部,带给职工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为了解决职工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化解他们不良情绪,逐步改变不正确的价值取向,中铁水利设计以“开路先锋文化”为主干,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家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三服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服务各地党委办公厅(室)的机关文化建设,从本期起,我们推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机关文化建设”专题,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必然归宿。以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的精神为指引,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历经近15年研究、实践、检验与推广,构建中职学校以“火”为核心元素的“四维一体”文化育人体系,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了学院的全方位发展,达到了在育人中传承文化,在文化传承中育人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的灵魂,是推动其繁荣发展的不懈动力。中国文化能延续至今,靠的不仅仅是其一脉相承的言传身教,还包括其道德精髓的不断实践。这种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促使着整个民族群体的文化自律。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修己安人”的思想,正是这种文化的实践。本文主要就“修己以安人”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永波 《活力》2012,(16):4-4,8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省份.全省现有少数民族成分53个、人口约200万;有18个边境县(市、区),边境地区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人口303.7万.其中含少数民族成分30个、人口约18万。兴边富民行动开展十年来.我省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带动全省兴边富民行动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