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使线上教学进入全新时代,融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者优势的混合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青睐。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围绕爱国主义情怀、民族团结、民族自豪感和学科精神等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理念真正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有机统一。实践效果表明,新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突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其实践能力,提升了其学习成绩,这对其他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通过阐述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丰富创新了“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基于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这一高校教学改革目标,总结"财会专业英语"混合式思政教学的实践经验。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进度、线上微课、线下翻转课堂、多元化考核评价实现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融入思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教学需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同向而行,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教学过程即是价值传递过程。通过剖析“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提出塑造学生价值观念需把握“三观”统一,思政元素融入需注重“四步”同行,切实解决“两张皮”问题。同时,从总体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展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构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课后评价,得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优秀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导游技能实训”作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其课程思政教学对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大思政”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导游技能实训课程思政需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思政目标,以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延展思政教学模式,同时设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来检验思政教学完成度。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论》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点提取出思想政治元素,并按照知识本身、背景引申、应用训练、课题研究和国考专题五种类型分别给出对应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对数学师范生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通过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不同思想政治元素的关注程度不同,且对思想政治内容的文字描述能力不足。反思实践过程,给出课程思政教学建议:教学模式混合化,线上线下协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专业化,针对性地选择思政元素;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评价多元化,结合大数据体现过程性。  相似文献   

7.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政元素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融合,课程之间形成协同效应,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和作用。“课程思政”可以与智慧教学模式结合,特别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智慧教学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的特点,融合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自觉性,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让思想政治内容获得更为长久深远的影响,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正确认识,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有机融合,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提升了高校教学效果。然而,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从事思想政治与专业融合教学的能力欠缺以及“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等。高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从顶层设计考虑,由学校统筹规划,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激励措施;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培训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根据各学科特点从灵活采用不同形式的考察方式出发,重点解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借助“课程思政”元素发挥专业教学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大思政课”的背景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提升分析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文章分别从哲学思维、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五个方面介绍了分析化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探讨了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广泛应用。针对“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机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以《JAVA WEB开发基础》课程为实践基础,探讨课程思政实践及评价方式,并提出采用增值性评价方式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实践探索,对高职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具体分析,以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为例,对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并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本研究采用“三位一体四阶段”的教学模式,尽量让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使“心育”与“德育”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思政这个理念,借鉴成功的“上海经验”,利用互联网手段,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打造一种具有创新的智能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实现立德与树人统一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职医学《生物化学》为例,从培养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高教师思政能力、探索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路径和方法着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在开展课程思政必要性、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方式、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反馈,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通过研究以期为高职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为发挥专业课的育人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在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等思政元素的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到实践课中,从而增强实践课程的人文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使实践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本文研究了新闻学《数字传播技术应用》课程思政的践行.  相似文献   

15.
《会计学原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1990年国家教育部将其定为财会专业十一门核心骨干课程之一。本文将"思政元素"融入《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使会计专业教育与思政道德教育紧密结合,针对当前《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课程思政建设需求,提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改革措施,以期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当前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炜 《数据》2022,(12):163-165
思政实践课程是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高校实践教学开展的情况及效果也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效果,同时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效果。本文将对高校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价值进行阐述,之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相应的分析,结合个人以往的经验,为以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我们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中发现,微电影教学法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7.
无机化学是中医药院校药学院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第一门关于化学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将打下重要基础,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联系紧密。该课程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本文将无机化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该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标准,把红色基因、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李云丹  宋跃芬 《数据》2022,(5):180-18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来源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支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中,积极梳理生涯发展教育的价值引领元素,靶定课程高度,可以深度延展就业育人理论与实践内涵。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生涯发展教育的基本现状和问题,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融合的必要性,重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以“三大目标、四大模块、三大结合”为创新思路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343”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作为我国本土化的教学理论倡导“师生合作评价”(TSCA)模式,将评价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实施阶段。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性举措,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意识,因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改革尤为重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利用师生合作评价理论构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隐性思政元素在高校开设《社会行为与社会控制》课程,挖掘与课程相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教学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为切入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构建《社会行为与社会控制》专业社会心理学知识与思政要素同行的关系,使选修课程的学生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视野,培养服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大业的经管类人才。通过将中国故事融入《社会行为与社会控制》课程体系和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情观的引领,让学生能够提升对于自我、群体和社会整体的认知水平,提升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教学方法强调体验和融入,大量引入热点新闻事件,能促进学生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构建一种教学相长、美美与共的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