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项试验研究,选用萃取、破乳、焦碳吸附过滤、气浮、电解、氧化塘氧化的方法处理高浓度(涂料)有机废水,研究结果表明:以二甲苯为萃取剂,硫酸为破乳剂,废水经处理后,COD去除效果达85%~95%,且回收了废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萃取剂可回用。混合废水再经焦碳吸咐过滤、气浮、电解、氧化塘等处理,使COD去除率达94.5%~96%,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24):128-130
基于氧化铅锌矿难选的现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后,从浮选工艺、浸出工艺、选冶联合工艺处理氧化铅锌矿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当选矿方法对氧化铅锌矿选别效果不佳时,应进一步研究浮选新理论,开发新药剂。同时认为选冶联合工艺结合选矿和冶金的优势,有很大发展潜力,有望成为选别氧化铅锌矿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尾矿库溢流水全处理方法试验研究小型铅锌银矿选矿废水的处理及回用问题。结果表明,各股选矿废水汇总经尾矿库自净、混凝氧化处理后,处理净化水基本满足选矿工艺用水水质要求,同时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2):90-93
选矿废水中含有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固体悬浮物、重金属离子以及毒性有机物等。开展选矿废水的净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可以起到保护矿山环境、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意义重大。本文以国内外选矿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选矿废水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选矿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选矿废水对浮选的影响、选矿废水的净化处理、选矿废水的回用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10):100-101
研究了催化臭氧氧化法对选矿废水COD的处理效果,通过催化剂投加量、反应初始pH、臭氧投加量等条件实验得出:当废水与催化剂体积比为3:1、反应初始p H为7-9、臭氧投加量为150mg/L时,处理后选矿废水中COD从568mg/L降低为54mg/L,COD去除率为90.4%。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萃取实验实现含DMF废水的资源回收利用。萃余液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实现DMF废水COD的达标排放。在此过程中确定该废水的处理最佳条件,并进一步确定一个合理的DMF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孙超  董宇轩  曾冠 《价值工程》2022,41(19):117-119
针对铅锌冶炼系统中产生的高氟碱洗废水,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对氟化物的处理效果,考察了药剂种类、药剂投加量、pH对氟化物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硫酸调节废水的pH=2,再加入石灰调节pH=12,氟化物可以从1075mg/L被处理到32mg/L,石灰除氟后液用活性氧化铝吸附深度除氟,进水流量为10BV/h,氟化物可被去除到5mg/L以下,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的特别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8.
小型综合强化氧化塘去污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综合强化氧化塘通过采用物理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将炉渣吸附和水生植物水葫芦运用于氧化塘处理印染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单位面积污染去除负荷COD达96.4g/m2·d,COD去除率达76.5%,色度脱色率高达96.9%。经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造纸废水中BOD,SS的值都比较高,使得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过高,溶解氧过度消耗,水质下降,因此,采用较科学的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已极为重要.本设计为高唐县泉洁纸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设计.主要去除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氨氮,并且利用生物处理方法,有效去除BOD,COD.本设计采用接触氧化工艺,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能有效去有机污染物,溶解氧利用率很高,BOD,COD的去除率也很高,污泥产量低,污泥体积指数也低,容易沉淀,占地面积小,操作运行方便.在处理厂内,污水经调节池,反应罐,气浮机,酸化水解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构筑物处理,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放.剩余活性污泥经污泥干化池,脱水处理后,产生的泥饼外运.  相似文献   

10.
孙坤 《乡镇企业科技》2011,(22):220-221
造纸废水中BOD,SS的值都比较高,使得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过高,溶解氧过度消耗,水质下降,因此,采用较科学的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已极为重要。本设计为高唐县泉洁纸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设计。主要去除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氨氮,并且利用生物处理方法,有效去除BOD、COD。本设计采用接触氧化工艺,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能有效去有机污染物,溶解氧利用率很高,BOD、COD的去除率也很高,污泥产量低,污泥体积指数也低,容易沉淀,占地面积小,操作运行方便。在处理厂内,污水经调节池,反应罐,气浮机,酸化水解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构筑物处理,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放。剩余活性污泥经污泥干化池,脱水处理后,产生的泥饼外运。  相似文献   

11.
在选矿废水的来源和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选矿药剂进行总结,从而对选矿废水资源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明谦 《价值工程》2014,(19):316-3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处理有机硅废水的新的工艺组合,即铁炭微电解——水解酸化——UASB——MBR联合处理法,第一步铁炭微电解很明显的改善了有机硅原水的可生化性,BOD/COD值可达0.52;进入水解酸化池后,部分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可生化性进一步提高;随后进入UASB,在颗粒污泥的作用下,COD去除率达到81%;在曝气池中,设置MBR,进一步去除了COD,去除率为96%;最终出水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周贵忠  孙静 《价值工程》2010,29(7):136-137
本实验根据丙烯腈废水的具体特征,以EM有效菌作为接触氧化菌种,主要研究了EM菌的驯化和接触氧化处理的最佳条件,确定了其最佳的pH、菌液浓度以及温度值。经过对废水进行好氧处理的结果表明,COD出水降为100mg/L以下,去除效率达到99.4%,色度由原来的300倍降低到20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的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辐射技术处理KCN模拟废水,研究了辐射剂量对CN-和COD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技术对处理模拟废水效果明显,且当剂量大于6kGy后处理效果基本趋于稳定;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采用深度氧化技术对化工废水中CN-离子和COD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与市场》2004,(10):17-18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惟一的集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化工、科研为一体,能同时处理铅锌氧化矿和铅锌硫化矿的国家大型化工企业,是我国从氧化矿提取锗的领先企业和我同最大的锗生产基地。公司具有年产铅锌8万吨、锗10吨、硫酸6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银鑫牌锌锭、银晶牌  相似文献   

16.
张明明 《价值工程》2016,(35):135-136
某铅锌矿主要含方铅矿与闪锌矿,单体解离难度大,属于难选矿石。针对其矿石性质,采用不同浮选药剂以及采用不同浮选工艺筛选锌和铅,得到合格的铅精矿和锌精矿。经过条件试验,在铅锌粗选和精选中加入黑药、石灰、硫酸铜、硫酸锌、黑药和乙硫氮等多种药剂,得到的矿石中铅的品位达到了59.88%,质量达到72.18g,锌的品位达到32.02%,质量是24g,所选工艺流程为该矿样选矿工艺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主要用以去除废水中的酚、氰、COD和氨氮等污染物质。本文介绍了开滦京唐港煤化工园区煤化工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根据焦化废水与化工废水水质特性,两者掺混处理,采用前置预曝+A/O/O工艺,经过处理后的废水COD和氨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和94%以上,工艺出水再经过膜法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可达到工业循化冷却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6):107-109
本文系统的概述了氧化铅锌矿石资源的特点及矿石性质。分别从预先脱泥浮选、添加分散剂浮选和载体浮选三方面总结了高泥氧化铅锌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现状,从添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水玻璃等)抑制矿泥、硫化-胺法等方面详述了浮选工艺的研究进展;此外,还进一步介绍了具有很大开发前景的载体浮选工艺(包括常规载体浮选和自生载体浮选)。  相似文献   

19.
制革铬鞣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革污水严重的污染周边人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其中的铬离子,由于微生物对铬无分解能力,生化处理不能去除铬的污染,且铬离子进水生化系统容易引起细菌的铬中毒。针对铬鞣废液的特点,采用循环利用的处理工艺,用氢氧化物和聚丙烯酰胺为沉淀剂处理含铬废水,去除废水中的总铬,实现铬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对产生的铬泥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防止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0.
雷永杰 《价值工程》2015,(11):70-71
本文以河北福鑫山铁矿选矿废水为对象,通过研究分析传统的处理方案,同时确定最佳的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充分考虑选矿流程和药剂使用对水资源处理的影响,引进实施了湿式预选技术、尾矿废水闭路循环工艺、尾矿压滤工艺,解决了车间设备"跑、滴、漏"的问题,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实现了尾矿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这种废水处理工艺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节约水资源,对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