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区域差距开始缩小。自2004年以来,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度量的区域发展差距出现了逐步缩小的态势。东、中、西和东北四大经济板块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由基尼系数反映的省与省之间的差距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2.
<正>在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发展是各国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尤其是在城市中,服务业已成为重要经济支柱和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业增长迅速,但同时出现地区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不断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必然会影响到中国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服务业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依托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率先发展,陕北因能源基地成为全省的财富板块.而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产业落伍等原因,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与关中、陕北的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各地区新的经济热点,而如何使刚兴起的物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对各个地区的物流产业进行效率评价,能够正确判断该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和其他地区的区别和差距,对各地区物流业的规划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集中度指数和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2~2010年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物流的地区差距及投入要素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物流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东部地区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在投入要素中,信息化水平对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小,而物流从业人员的影响未见;我国的物流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期,信息化水平差距对物流发展水平差距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0—2013年江苏省13地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江苏省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模型实证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整个江苏省以及苏南地区而言,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于苏中地区而言,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高等教育的中介效应显著;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均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做出了显著贡献,且高等教育这一中介变量显著缩小了该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此外,所有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区域间的差距也正在逐渐减小。随着"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的提出,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将要出现一种新的格局,三大支撑带把四大板块衔接起来,起到沟通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作用,通过这些支撑带的衔接,东部地区可以实现加速转型升级;中部形成综合的交通枢纽和制造业中心;西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能源产业更加优化;东北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61亿,未来有望继续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口流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鉴于当前流动人口受城乡收入差距、非农和农业收入差距以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影响,形成了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从农业产业流向非农产业、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且具有相互重叠和相互影响的极化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一、芒砀山旅游区区位及客源现状芒砀山为河南省东部地区的门户型旅游区。在河南省旅游空间布局"一条轴线、四大板块"的格局中,芒砀山位于"一条轴线"(即黄河文化生态旅游线,西起三门峡,东到商丘)的最东端;在"四大板块"(嵩山旅游板块、伏牛山旅游板块、太行山旅游板块、豫东平原旅游板块)中处在豫东平原旅游板块的最东部。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芒砀山旅游业起步发展到现在,旅游客源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旅游区已在旅游市场上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是创新管理模式. 近年来,中国中铁五局六公司在企业发展战略引领下,企业经营规模逐渐扩张,构成了"铺架、制梁、城轨、土建"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城轨板块在经历了区域多项目统一管理的模式后,效率和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并给其他三大板块发展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借鉴.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发展,我公司及时对城轨板块管理模式展开了全面调研,觅差距,找对策,力求更加科学合理,以期进一步提升板块的综合管理水平,借此全面推动公司其他三个板块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动力保障,环境规制约束下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200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考虑环境规制的能源效率,运用泰尔指数与核密度估计法揭示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来源和分布动态演进,借助计量模型分析能源效率的驱动因子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偏低,但“十二五”以来增长趋势明显,地区间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中国能源效率的总体差距较大,东西差距与南北差距交替成为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重要原因,考察期内多数局部地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全国视角下,经济增长对能源效率提高存在抑制作用,城市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驱动因子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西北部湾地区逐渐崛起的北部湾城市群,日益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北部湾城市群相对弱小,认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与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是北部湾形成强势板块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泰尔指数法对2007~2012年全国各省服务贸易总额差距进行测度得出,地区间在服务贸易总额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并呈现扩大趋势。同时,通过对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消费水平、货物贸易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成本对服务贸易额有负向影响;地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FDI在空间上的集聚、人力成本差距的减小是导致地区间服务贸易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邢岚 《数据》2012,(7):60-63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的同时,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如何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备受关注。为了定量分析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本文运用泰尔指数,不仅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而且从微观角度,根据劳动者的就业、文化、职业、行业、性别和年龄情况,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测算结果表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步推进,区域经济总量和财力平衡发展弱化了地区差异引起的居民收入差异。从微观因素看,就业情况和文化程度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且程度逐渐扩大;行业和职业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依然存在,但趋于平稳;性别和年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并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了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利用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人口、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平均工资等数据对其人力资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配置不足、流动机制不完善、投资途径单一等问题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西部地区应通过人力资本优先投资、优化人力资本产业配置、加速人力资本流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有效利用人力资本这一推动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基于DDF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TFP进行再估算基础上,对改革以来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及来源进行了扩展研究。本文发现:不考虑环境约束会高估TFP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TFP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已由“先减小后增加”转化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1990年和2003年是两个拐点;尽管区域间经济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仍是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区域内经济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已成为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构成部分;要素投入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但其作用在减弱,而TFP在地区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在增强。  相似文献   

17.
韦欣 《企业技术开发》2014,(5):117-120,129
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了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利用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人口、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平均工资等数据对其人力资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配置不足、流动机制不完善、投资途径单一等问题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西部地区应通过人力资本优先投资、优化人力资本产业配置、加速人力资本流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有效利用人力资本这一推动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我国1982-2011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整体效应、地区效应、时间效应三个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差异与省级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并不会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它与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从时间进程来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从地区差异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对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稀缺的地区来说,城镇化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借助2008-2014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引入互联网发展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经济总量皆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水平经金融危机期间的调整,在后期成为推动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与地区开放程度对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期初;科技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本文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金融集聚的动因出发,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集聚的建议,以求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借助2008-2014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引入互联网发展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经济总量皆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水平经金融危机期间的调整,在后期成为推动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与地区开放程度对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期初;科技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本文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金融集聚的动因出发,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集聚的建议,以求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