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贺 《活力》2013,(4):160-160
“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又称为“守门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是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最终进入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目前网络新闻在网民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层出不穷的虚假新闻、黄色新闻、剽窃新闻的现象着实让人头疼。这需要规范新闻来源,增强把关人和受众的责任意识;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积极扶持网络新闻品牌网站,;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网络技术的研发与监督;随时关注受众对网站新闻的效果反馈。以受众为中心,万众一心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入,形成健康、秩序、良性、有特色的网络新闻世界。  相似文献   

3.
陈静 《活力》2011,(9):61-61
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全新形态.技术进步给它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媒不相同的特质。本文拟以“人肉搜索”为实例。对其负面效应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以及对如何遏制负面效应,有效把关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新闻的出现一方面动摇了传统新闻的存在根基,另一方面因为网络新闻在把关上的问题,使网络媒体、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介在竞争的过程中发展"眼球经济",新闻价值的体现不再是对真实事件的揭露,而是比拼谁的点击率高,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并促进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广大新闻从业者严守自律,更要规范新闻标题用语,净化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爽 《东方企业文化》2013,(18):199-200
伴随着网络传播的大众化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虚假新闻开始影响公众舆论的趋向,部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被歪曲,社会问题被放大,媒体的公信力也面临严峻的考验。研究网络虚假新闻的表现特征及成因,寻求维护和提高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措施,是具有广泛现实意义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在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而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限制.本文在分析了把关人范围扩大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强网络把关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羊羊  吕游 《中外企业家》2013,(2S):272-273
近年来,虚假体育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信源作假、断章取义、夸大其辞、业务生疏、凭空捏造等;其主要原因为无意识的扭曲事实和有意识的捏造事实、经济利益的的驱动、媒体把关不严、新闻管理制度缺失等。  相似文献   

8.
封娇 《活力》2011,(8):172-172
随着中国娱乐事业的不断发展,娱乐新闻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围绕着大众的生活与娱乐,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存在着。然而。在这许多的娱乐新闻中,不仅鱼龙混杂,有些甚至是子虚乌有。是什么促使这些低极甚至是虚假的娱乐新闻见诸报端,侵入大众的生活,摇身一变登上大雅之堂的呢?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娱乐新闻的过分炒作呢?首先,这些低级甚至是虚假的娱乐新闻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为始作俑者赚取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媒体把关不严所致。  相似文献   

9.
<正>党委文件审核把关要坚持党办主导、强化部门联动、善借外脑资源、发挥群众力量。党委文件制定质量,事关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事关本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党委办公厅(室)要强化协同、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党办统筹、各方参与的文件审核把关工作机  相似文献   

10.
检验报告的把关问题,历来有不同看法。作为行政处罚的一项重要证据,检验报告的把关非常重要。本文围绕要不要把关,怎样把关,案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关又该怎么把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陈晶 《活力》2010,(23):72-72
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新闻失实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2.
卢永岭 《价值工程》2021,40(29):175-177
分析铁前原燃料把关难点,从研究燃料、大批量含铁原料、小批量辅料三方面入手,通过研究兰炭把关新技术、开发应用一种单向闭锁式破碎机和含铁矿粉分类判定方法、优化熔剂把关流程等有效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铁前原燃料把关效率,年把关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曲宏宇 《活力》2014,(2):71-71
目前我国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等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地逾越了社会的道德底线,侵犯了人们的利益,破坏了社会风气,给国家、社会、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危害,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对虚假信息传播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消费     
姜垌羽 《活力》2014,(10):84-84
今天中国的传媒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不仅是新闻的娱乐化,更有包括党报在内的传媒生存危机、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以及传媒内容的低俗化等等。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传媒正面临着这样的复杂语境。一方面是中国加快融入世界体系;网络使知识实现超越时空的极速和无界传播;以高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成为大众的日用品;信息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向着以“电视为中心”的图像化转向。这一切都显示今天的传媒行为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媒介自身的言语行为,而是在全球跨文化、跨文明传播中携带着数字技术的各种权力资本激烈冲突的社会信息交流复合系统。另一方面中国自1992年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运行体制到媒体管理机制;从精英文化到大众话语;从国家政府到市民社会。新闻从话语霸权的神坛上一步步走向百姓言说;新闻形态从严肃、端庄日益坠入娱乐、庸俗等等。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社会消费日渐繁荣影响的结果。新闻的属性和本质受到了当下社会复杂的消费语境的深刻影响:一方面是新闻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闻由受众关注的事件报道转为新闻是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反映,新闻是娱乐,新闻需要策划;另一方面是新闻的形态由传统的文字中心变成图像为中心;新闻结构也由“倒金字塔结构”转化成“故事性写作”,毫无疑问,新的新闻传播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5.
林艳春 《活力》2013,(24):74-74
《网罗天下》节目是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新闻广播自2010年开办的一档周播版新闻脱口秀节目,节目内容集合了每周网友点击率最高的网络新闻、国内国际趣闻,另外每期节目还挑选了一个当前热门的社会、文化、娱乐话题,两位主持人轻松、睿智的主持风格再加上适度幽默的调侃,使这档节目既生动、鲜活又不失新闻节目应有的沉稳厚重。然而,笔者在编排每期稿件时发现,在网络上选择稿件时,编辑不能只做单纯的“搬运工”、“粘贴匠”,不能做简单操作的”理货员”,编辑应对入选的新闻稿件进行编改,特别是要具有鉴别真假新闻的职业素养。《南国早报》几年前有过这样一则报道:“在一个果场里,记者看到一株柑橘树上长出了一个南瓜,瓜体直径10厘米,形似葫芦”还煞有其事地配上了照片。后来经过调查,是有人在恶作剧。从这个虚假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记者的草率轻信,当事人的刻意隐瞒,编辑的把关不严都是导致虚假报道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时下,新闻官司不断,常闻有媒体和记者被人诉之于公堂,为某个批评报道讨个说法.作为新闻同行不禁感叹:搞批评报道难!长期以来,各媒体对批评报道都很重视,在报道中都强调由记者、编辑到主任、单位领导的"三级把关制度",目的是把住新闻报道的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和图像质量关.  相似文献   

17.
把关意识是学术期刊编辑最基本的意识。编辑对学术论文进行组织、采集、鉴审、选择和编辑加工具有导向作用。政治把关意识直接影响学术文章乃至期刊的质量。活跃的学术自由探讨,对期刊编辑把关意识的要求更高。编辑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责任感、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与思想修养,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剔除学术期刊中的政治错误和纰漏,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期刊自律,杜绝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电视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的最后把关,对新闻最终的传播效果有着决定性意义。因此,无论是新闻传播方式,还是新闻传播内容,都非常重要。在这个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都呈多样化形态的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是必要条件。本文将对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意义,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的实现对编辑人员的要求,以及实现电视新闻多样化的手段等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既然编辑工作是从组稿到编排的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生产过程,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金磊 《活力》2011,(12):184-184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既然编辑工作是从组稿到编排的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生产过程,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那么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