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济增长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示,增长加速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同时伴随着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或者国际贸易的更大开放。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和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又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分析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教育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不断发展的产业结构又不断要求合理的教育结构与之相适应,而两者的关系又在就业结构中得以体现。本文通过调查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成因,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共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又是民之根本,做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1985~2013年河北省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历史和趋势,对二者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通过结构偏离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而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就业问题关系国家的稳定,所以一直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它对就业会如何影响?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过通向东南的门户,研究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就业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云南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引起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八五”时期以来,北京市三次产业劳动就业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以及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内部升级效益对就业的影响,拟为北京市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调整就业结构,维持就业稳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从论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研究二者结构关联性的回归分析法;其次建立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实证分析的结论给予解释并对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不仅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还关系着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合理、有效。进入新世纪以来,衡阳市产业结构从“三二一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产业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积极变化。但是,衡阳市就业结构模式至今一直维系在“一三二”,结构没有转变,这种就业结构显然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要保证衡阳市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就必然要推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沈阳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各项产业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要真正实现沈阳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要从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应、提高资源节约和利用效率入手,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作为最具活力、创新力和融合力的经济模式,对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关系。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在经济韧性的抵御期,加强了预警系统的建设;在复苏时期,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在重新定位和更新阶段,产业数字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数字产业化开启新的增长路径,以适应冲击后的环境变化,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东部地区、中心城市、数字经济试点城市更具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较大的调整,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相互作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两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4):167-168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决定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河北省县域2001—2010年统计年鉴资料,运用结构偏离度分析方法,揭示了河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扩大就业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利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利用"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是造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而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山西省1978-2012年间的地区生产总值、各次产业的增加值、各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恩格尔系数等数据,构建山西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的衡量指标.通过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分析山西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主要如下: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消费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但是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动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共同构成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变动不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山西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转变。60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在不断优化,并且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内蒙古地区就业结构由1952年的87.63:3.76:8.61转变为2011年的45.87:17.73:36.40。地区的产值结构也在不断演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已由1952年的71.1:11.3:17.6演变为2011年的9.1:56.0:34.9。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经济发展。虽然内蒙古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内蒙古重工业的过快增长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蒙古地区劳动力就业也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因此,内蒙古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将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地区经济和就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肖玉  涂乐宇 《企业导报》2011,(11):145-146
以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灰色关联度为工具,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不协调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第二、三产业具有一定吸纳就业潜力,但吸纳就业人员不足。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FDI流入不足、工业增长乏力、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是造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4)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大背景,就如何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使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从而更加充分地促进就业,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政府、学校以及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3,(2):159-16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决定着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两者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为了实现江苏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为依据,并运用结构偏离度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剖析了江苏省就业结构滞后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陆佳 《东方企业文化》2012,(19):213-214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调结构和加大投资成为保增长的主题。本文依据2000年至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得出结论:地方政府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投资除了能直接利好经济增长外,研究还发现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即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促进作用,表明地方政府投资在产业结构框架内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