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婷婷 《活力》2021,(11):18-19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推进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思政课有效性的发展需要。高校思政课实施“四史”教育,应秉持政治性和时代性原则,通过提升思政教师“四史”教育专业素养、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融入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实践等途径,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顶层设计、师资队...  相似文献   

2.
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是一种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根基。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已经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之间融合的情况,以及融入思政知识的必要性等来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楠 《数据》2023,(2):218-219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融入内容;发挥思政课主渠道,提升融入实效;运用网络媒体平台,拓宽融入渠道。  相似文献   

4.
所谓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革命的伟大胜利所共同创造的集中体现革命精神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优秀文化。其特殊性和先进性集中体现为以革命精神为核心,同时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并验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文化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具有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利于推进思政课建设,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此次研究通过对河南省若干高职院校开展红色文化认知认同情况的问卷调查,采集和分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状况,旨在为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的路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对思政课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整合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以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为素材融入校内、网络、校外实践教学中,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东北抗联红色文化为引领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下,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现代化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更新,保障思政教育质量,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然而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感欠缺,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导致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难以有效落实,无法真正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应有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融入高职思政课教育中,能够促进高职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很好的融入地方社会,并为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地方文化资源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红色廉政文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资源,将红色廉政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多重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将红色廉政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加强红色廉政文化课程建设、做好红色廉政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工作、探索和打造课堂、实践、网络“三位一体”融入教学体系等是红色廉政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地方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融入高职思政课教育中,能够促进高职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很好的融入地方社会,并为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地方文化资源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深入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与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一致。高职思政课教学应充分挖掘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育人功能,立足高职院校教学实际,从优化教学设计,丰富课堂融入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打造智能思政课堂;提升教师素养,增强课堂融入质量等方面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新路径,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育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新时期更需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发挥红色文化精神力量。文章对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研究,力求拓宽育人之道,培育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兰图 《活力》2023,(1):40-42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经过奋斗而积累的精神财富,有效运用内容丰富的党史教材,提高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对指导广大学生积极进行党史学习、学习社会主义革命精神、弘扬红色精神至关重要。本文从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大学思政德育课程教学的本质要求、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客观要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党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学习体系的价值内涵,并针对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问题深入研究,希望借助党史教育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当代大学生成为懂党爱党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3.
程世利 《活力》2022,(21):10-12
地方红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党光辉奋斗历程的重要印证,是思政教育的天然素材。本文以浙江红色文化资源为例,集中探讨了“四史”教育背景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分析融入原则和具体路径,对于用好地方红色资源、推进““四史”教育、提升高校思政课程质效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尝试用整合及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地方文化中有许多资源可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如舜文化是中华道德文化之源,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柳文化的官德思想可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濂溪文化可利用来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红色文化中的李达、陶铸的革命精神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岗课赛证”融通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为了促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和立德树人目标达成,阐述育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包括考评机制、主体责任、教学方法等方面,并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改变高职院校重技能、轻德育的现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红色家风是革命前辈历经岁月留下的精神财富,将红色家风中的故事、精神、情感等方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意义重大。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抓好思政课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多个途径实施,以期提高融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陈岛垦荒精神既是一种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一种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它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行培育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前,高校大陈岛垦荒精神教育面临着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不畅、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主阵地不深、网络空间宣传教育主战场不活的三个困境,通过有机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畅通主渠道、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扎根主阵地、全天候融入移动网络空间激活主战场,改变教育困境,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琳琳  刘岩  葛忠强  金秀兰 《企业导报》2014,(17):177+176-177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教育理想的一贯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明晰立德树人的要求和途径,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立德树人应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9.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可以为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陈金环 《活力》2022,(19):7-9
红色文化极具精神养分,是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以红色文化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心理健康课程课内课外社会实践中,是有效培育时代新人的创新和尝试。并且提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要努力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构建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校园流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