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法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令后世顶礼膜拜,但墨家法哲学思想对前者的批判和抗争也非常激烈,由于特别贴近社会大众的思想,所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墨子的许多思想后来都成为国际法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解放、文化研究气象最为蓬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是当时影响非常广泛的学术流派。二者的教育事业思想是教育事业思想的两维:儒家是布衣卿相的养成者;墨家是科技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儒家的教育思想偏重于民众德行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育.墨家的教育思想偏重于国防科技和生产技能的研究推广,开创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3.
墨家的经济思想的特色,在于始终强调公正与公平,坚持利益的共享。它通过对劳动和节俭的思考,揭示了价值的正确来源——人类的劳动。由此,阐述了并行义利的价值观、提倡自给的生产观、惠及人人的分配观、追求等价的交换观及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将公正与经济公正的理念贯穿其中,体现了墨家作为小生者代言人的心声。墨家的经济公正思想,也为今天建立新型的公正的价值观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儒家创始人孔丘和墨家创始人墨翟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和墨子在教育作用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都认为人性可变,环境和教育能影响和改变人性。孔子提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墨家主张培养“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在教育内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对象以及对待古代文化典籍等方面,孔子和墨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李力文 《新智慧》2003,(6B):64-64
  相似文献   

6.
墨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交利",本文着重从新农村建设这一角度分析墨子的经济思想,指出墨子经济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政治思想家,他提出的以"尚同"思想为核心,以"尚贤"、"兼爱"、"天志"等为限制条件的君主专制主义思想,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墨节俭思想比较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墨家为中华民族节俭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比较儒、墨两家的节俭思想并大力弘扬其节俭美德,对于节俭优良传统的承继、节约型生活方式的养成、社会节俭风尚的形成、节约型社会的建成无疑具有重要的先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欧浜 《全国商情》2011,(4):75-76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为了实现"兼爱"的社会理想,墨子提出许多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其中有些内容体现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联系的会计思想和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对当代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孔墨丧葬观的共同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为儒家的鼻祖,墨子为墨家的创立者。他们的思想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流派,但孔子和墨子的丧葬观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反对“厚葬”,主张“节葬”;反对“久丧”,主张“心”丧;以哀为本;反对人殉。  相似文献   

11.
以《墨子》为主要文本,探究了墨子的社会保障理念。认为墨子有关社会保障的理念大致如下:兼爱无差,互助互利;发展生产,提倡节用;分工共享,积储备荒;察贤使能,安定民生;非攻停战,休养生息。这些观点对于健全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不乏可资取鉴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野中,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生产、流通及消费应当符合健康、环保、促进社会和谐的生态价值。在这方面,墨家理论由局部到整体将其服饰生态观分为人本导向、节俭导向、个人修养导向和社会和谐导向,这些服饰生态观不仅对传统服饰的设计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仍然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即全面展开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内蕴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和"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与人本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融合墨家,法家,道家,佛教等文化在内的儒家文化为代表,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当代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我们理应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探索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墨子认为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人与人不兼爱;要结束动乱,使社会走向和谐,人与人之间就必须"兼相爱"。墨子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平衡,其实是将"兼相爱"落实到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为此,墨子梳理出六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平衡之道:自我关系的平衡,修身;家庭关系的平衡,节葬;君士关系的平衡,尚贤;君民关系的平衡,节用;上下级关系的平衡,尚同;国际关系的平衡,非攻。  相似文献   

16.
阳飞 《企业家天地》2006,(12):48-49
几乎所有的现代企业都能认识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够爱才用才,但偏偏事与愿违的是,许多企业留不住人才,核心人才的流失极为普遍。是什么原因使得企业的人才流失呢?让我们来看“看墨子育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提出企业家管理哲学思想的更新与超越:一是对我国传统政治哲学思想的反思与批判;二是企业家如何管理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企业:三是企业家如何克服自身的人性弱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好,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才有思想观念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无为而治”——《老子》管理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和道家《老子》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一部经典,全文八十一章.共五千字.故亦称《老子五千言》。书中有论“道”和论“德”两部分.故又称《道德经》:相传《老子》的作者是老子,但老子此人现已不可详考。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把《老子》看作老子后学的作品。现代学者大多主张把《老子》书同老子其人分开。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中的重要学派。它以《老子》为其经典,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尚存在不少弊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应汲取老子哲学思想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完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育管理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认识论基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的哲学思想的唯物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的哲学思想的辩证法主线是发展是硬道理。在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处理了各种矛盾关系,保证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