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也不可否认,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蕴藏着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销额去年达到了4400亿元的业绩,几乎与整车的产销业绩旗鼓相当。然而,随着一年又一年与WTO规则的进一步接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暴利时代必然日渐远去。进入2005年,国内原材料价格还在上涨,整车厂降价仍没停止,  相似文献   

2.
咏平 《新财富》2001,(6):98-98
中国汽车工业现阶段是沿着整车装配与零部件这两条线路推进的,因此有必要将汽车业上市公司一分为二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跟踪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争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1日,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组装整车进行销售的汽车生产企业,所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凡构成整车特征的,必须按整车适用税率征税,由之前的10%调整为25%。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与整车相比,汽车零部件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国内外技术和竞争的不断升级中,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通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总结出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5.
丘文敏 《大经贸》2006,(8):20-21
广州已经逐步意识到“强大的整车制造水平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的基础之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换算,汽车行业整车产值与配件产值的比例可达到1:1.7左右,即1000亿的汽车整车产值,将能够带来1700亿的汽车配套工业产值,可想而知,这对广州是何等重要。下面介绍的两家零部件企业均来自日本,他们的感受和故事或许可以为我们本土的同类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由商务部立项,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承建,计划用三年时间建立起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信用体系框架,完成对2000家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信用认证,并将此成果逐步推广至4汽车整车、摩托车等领域,争取在五年之内建立起中国汽车产业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具备较强的轿车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每年可推出4—5款全新车型和机型。现已拥有年产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2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汽车零部件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对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日国内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汽车零部件的价格决定着整车的价格:同时.鉴于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过于分散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建立相对集中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已成为今后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而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集中投资,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愿如 《市场周刊》2004,(37):28-28
中国轿车市场已经度过了其最困难的阶段,并有望出现一个新的增长拐点,预示着这一市场将逐渐回暖。对于轿车类上市公司而言,轿车市场的逐步回暖,将阻止其业绩滑坡,并有助于恢复这些上市公司在股市中低市盈率的蓝筹形象,改变市场对这些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悲观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整合企业的零部件、生产、整车物流.实现集约管理,是许多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而物流外包也将突破现有的运输和仓储模式,要求3PL提够一体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王云 《市场周刊》2005,(14):32-32
根据中国市场年鉴2003和中国信息银行的数据统计200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达178亿美元其中大约42亿美元来自整车制造商的外包业务。但这一数字由于众多的整车制造商对其关键零部件采取的进一步外包采购策略,将在2005年以预期平均23.5%CAGR的年增长幅度达到97亿美元的市场总值。尽管如此.日益迫近的汽车产业链全球化趋势已经对零部件行业产生了巨大且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汽配行业 19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旨在加速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比较优势 ,合理地调整了产品结构 ,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促进汽车类上市公司在竞争中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继忠 《新财富》2004,(7):136-137
从上市公司2003年的业绩来看,不论是硬件类公司还是软件类公司,表现均不够理想,缺乏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以及过度的市场竞争成为企业盈利增长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4.
吴蓉 《市场周刊》2005,(46):39-39
当中国汽车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发展日趋成熟的时候,中国的整车出口将遭遇越来越多的障碍,但是汽车零部件却早早打开了国门,并创造了不菲的利润。只是,汽车零部件业的繁华时代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产品将更依赖于其品质和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整车价格上涨以及汽车市场整体不景气,但作为汽车产业链下方的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的零部件供应商,却受到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和整车企业降低成本的双重挤压。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特邀请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业界专家三方对成本压力下的整零关系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4,(48):A004-A004
我们2000年收购了丰谷酒业,并将其注入上市公司金路集团,这几年丰谷发展很快.也给上市公司做出很大业绩贡献。但金六福决不会注入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不考虑把这样一个优秀的公司跟任何企业混合起来。如果要上市,金六福会单独上市。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汽车产品的贸易约占整个世界贸易总额的10%,是世界贸易中的第一大类产品。据预测,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品贸易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当前中国整车生产能力约有550万辆,今后5年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始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根据海关统计,2004年出口81.6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汽车业的成本压力开始从汽车经销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传递到汽车整车制造商.车价是降还是涨?  相似文献   

19.
林华 《经贸世界》2004,(7):14-16
时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行将终结。早已习惯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其降低产品价格的首要办法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大厦根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一方面受到来自国内上游整车厂商的打压;同时,一些跨国巨头也开始抢滩中国,分食汽车服务市场“馅饼”。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时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行将终结。早已习惯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其降低产品价格的首要办法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从而使零部件企业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