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倡议者葛建军对外宣布,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已经与当地的一家开发商合作拿到了土地,目前正在与建筑商商讨建设细节,如果一切顺利,哈尔滨首个合作建房项目不日即将破土动工。葛建军领导的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一直号称"我的房子我做主,我建我房",并希望"通过个体消费者的联合,在房屋定价上与强势房地产开发商争夺更多话语权"。他对首个个人合作建房项目信心十足,但在尝试了多种建房方式之后,葛建军宣布的这一建房模式却加深了人们的疑惑:既然是个人合作建房,为何要联手开发商?这种团购式的合作方式能否真正实现"我建我房"的目标?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合作建房事业到底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房价上涨幅度较大。尽管房价上涨是由多种因素所致,但一些城市快速上涨的房价对于一些中低收入者来讲确实有些难以承受。2003年,北京于凌罡开始提出了个人合作建房,之后在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出现个人合作建房。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模式不容易拿到建设所需用地。直到近期,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通过开发商成功地拿到建设用地,被称为“温州模式”,这使艰难前行的个人合作建房似乎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3.
2005年伊始,“集资建房”再次成为关注热点。据报道,北京首例“个人集资建房”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伴随着这种案例的出现,全国掀起了“集资建房风”,上海、南京、成都、济南、厦门……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个人集资建房召集令”,甚至还有开发商接受了“个人集资建房”者们的“策反”,准备搞“合作建房”。一时间“集资建房”颇有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的架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作经济》2007,(3):38-39
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涨”声中,国家数轮宏观调控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股发端于民间的“自救”力量——住宅合作社开始跃跃欲试,这种建房方式与近年来开发商赚取暴利广遭诟病不同,个人集资合作建房不以赢利为目的,给很多中低收入群体家庭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体经济》2007,(2):F0003-F0004
为回应房价高开高走且日益攀升和政策调控愈调愈高的情势,民间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应运而生。在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北京、深圳频频与成功擦肩而过的同时,个人合作建房在广州、上海、武汉、贵阳等地也在不断尝试。1月19日,河南广厦个人住宅建设合作社正式成立,开始招募会员,这是郑州第一家此类合作社,该合作社同时公布合作建房章程,这也是全国第一份用法律语言书写的合作建房章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06,(49):10-10
全国首例拿到土地的个人集资建房项目在温州问世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12月13日,温州市房管局局长胡立同明确表示,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项目存在“违规操作”行为,违反了房地产开发的相关要求。他还透露,该局近日已向建设部递交了一份关于温州个人合作建房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2004年年底,原本就已热闹非常的房地产界又多了一个新的热点:北京一位普普通通的工程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个人合作建房运动。一时间,风起云涌,“个人合作建房”成为2004年末2005年初中国房地产的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个人集资建房渐行渐远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集资建房是落后还是进步?围绕着这一话题有着诸多的争论。赞成的意见认为,个人合作建房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种细分或者补充,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正常产物。尽管目前个人合作建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如果有项目以较低的成本开发成功,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住房供给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参照,有利于我国房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反对的意见大致认为,个人集资买地建房是目前房地产市场极度扭曲状态下的非正常化行为,它是一种少数人夹缝中的被迫行为,是不得已而出的下策。个人集资建房无论规模还是专业化水平都无法与高度发展的房地产专业机构相比。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只能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的经济生活中,高房价现象无疑是最火热的话题,而近期的"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则犹如在高房价的油锅中倒进了一碗清水,激发起各方的不同观点猛烈碰撞.围绕"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发生的一切犹如水晶球一般,折射出了与中国房地产相关的太多问题和看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作经济》2007,(3):46-48
破冰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作为浙江省温州市个人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发起人的赵智强最近比较忙,且百忙之中还有麻烦缠身。一切皆因为,06年11月15日,这个温州人宣布,以1.0458亿元的价格取得了温州市龙湾区“江前三产安置地块”的开发权。  相似文献   

11.
王丽云 《新财经》2007,(5):100-101
北京合作建房组织虽历经了三年的努力,但拿地工作却依然广种无收在广州的合作建房者们开始在拿到的地块上建第一个合作建房项目时,以于凌罡为首的北京合作建房参与者们却再度失望了。他们虽历经了三年的努力,拿地工作却依然广种无收。  相似文献   

12.
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成功“拿地”之后,国内第二个个人合作建房项目近日也大功告成—从以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目前,温州模式和深圳模式正成为较为成熟、且为其它省市效仿的两种模式。不过对于不同模式,合作建房发起人并不在意。温州个人合作建房牵头人、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评价道:“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廉的房价。”主动变招2006年12月27日一早,深圳合作建房发起人林立人与其他代表一起赶往深圳土地房产交易中心交纳房款。5天前…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田永卫比较忙。1月19日,河南一律师事务所发起的河南广厦个人住宅建设合作社成立,同时公布了全国第一份用法律语言书写的合作建房章程——《河南广厦个人住宅建设合作社公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体主要以文化教育、卫生、环保和其他社会团体组成。这些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管理效率较低、资金利用率差,甚至存在资金的浪费和个人私吞现象。为此,从非营利组织业绩评估的角度,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深化非营利组织内部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与运用特点决定评价与考核的主体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固定,基本上由国家政府资金、组织自创资金和社会捐赠所组成。而非营利组织资金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性、指导性。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管理,谁考核”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与非营利组织间的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捐赠总额较小、慈善营销比例较大、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监督不力、非营利相关税制不完善等。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可从规范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双方行为、促进非营利税制改革、增强组织交流与沟通、开发多元化的合作渠道和方式、增强风险意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合作关系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合作关系的路径。政府要转变职能,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管制,要为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通过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的提升,发展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合作关系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合作关系的路径.政府要转变职能,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管制,要为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通过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的提升,发展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以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目前,温州模式和深圳模式正成为较为成熟、且为其它省市效仿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集资建房者的权利及其保护曹登润,黎章辉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解决住房建设资金的不足,近年来,集资建房已成为建房的重要途径。集资建房的方式有单位内部集资建房、房地产商集资建房、个人合伙集资建房、民间集资建房等。因集资建房引起...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合作建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建房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备受关注,已成为广大民众、政府、房地产企业、报纸、网络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其中不少人认为,合作建房在我国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是法律政策的盲区。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尽管我国对合作建房的法律规范还有待大力完善,但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是存在的,本文试图对其做一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