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计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价值的确定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市场价格,从而产生了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计量的一些特殊问题。中国许多金融机构持有不具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方面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我国现行规范对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的计量缺少必要的操作指南,而金融机构自身缺少必要的估值管理制度、估值能力也相对有限。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完善相关规范制度、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南、推动财务报告目的资产评估业务的发展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那么如何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呢?也许西方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对我们能所借鉴。本专题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测量方法及风险管理方法,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系统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2014,(2)
FASB和IASB虽制定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一系列准则和指导,但对于在非活跃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指南还处于空白状态。文章依据FAS l57和IFRS l3的理念和指引,对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旨在提高非活跃市场环境下估值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及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巴塞尔委员会和我国监管当局对市场风险计量的规定,选取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计量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并分析了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波动性和系统性风险。分析主要结论为:(1)市场风险计量是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风险计量模型的演变是从简单的风险计量发展到综合的风险收益计量的过程;(2)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方式正在不断提高,风险价值分析和经济资本配置等方式正在逐步实施;(3)上市商业银行自身市场波动性较小,对于稳定资本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3年1月,《上海保险》发表了《保险资金投资风险控制研究》一文,对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的种类、控制及测量作了系统地介绍。  相似文献   

6.
信用债券市场发展至今,已经具有相当大规模。据央行《2012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2年共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①3.6万亿元,与全年贷款比例达到43.9%,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信用债市场规模的发展,其风险问题凸显。虽未发生实质性违约,但近年来的"滇公路"、"沪城投"、"山东海龙"以及"江西赛维"等一系列风  相似文献   

7.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会计研究》2012,(12):12-18,94
目前会计准则对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仅作出原则性规定,没有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依据FAS157 和 IFRS13 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原则和理念,本文试图将内部风险计量和评价技术与公允价值计量协调起来,建立公允价值计量整体框架,并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保障机制,以期为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市场结构与金融市场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关联,且具有路径依赖和规模效应。当前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导致三大评级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力过大,降低了它们进行信息披露和模型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与被评级方之间的利益关联也增加了它们评级失准的可能。针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本文提出应着眼于专业化水平高、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借此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同时,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信用评级机构介入金融创新业务,降低其与被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关联,并要求它们向监管当局提供评级过程中必要的数据和所使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企业债的信用价差和预期违约损失之间的巨大差异,正在引起人们对“信用价差之谜”的日益关注。对“信用价差之谜”的代表性解释之一为信用价差分解理论,该理论的最新研究已经触及到了税收、风险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等方面;代表性解释之二为信用风险分散困境理论,包括系统风险的不可分散性和可分散风险的难以分散性。此外,对“信用价差之谜”的探讨已经从发达债券市场过渡到新兴债券市场,并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金融论坛》2021,26(9):26-35,69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引导和规范各银行进行市场风险管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了度量市场风险的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市场风险的范围包括交易账户中的利率风险、股权风险以及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鉴于我国传统上注重信用风险管理,对市场风险研究不够,因此,结合我国银行实际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波 《中国保险》2008,(11):31-35
由AIG事件谈起 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以下简称AIG)被美国政府接管,从而避免了迫在眉睫的破产危机.这一事件标志着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作为次贷市场外层环节的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以下简称CDS)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忧虑.CDS本是金融机构的信用避险工具,反倒酿成严重的市场稳定性风险,其中的过度投机和监管空白问题尤其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比较研究,探讨国内商业银行防范市场风险的基本思路和路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綦相 《金融会计》2014,(8):36-43
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一起,并列为巴塞尔协议框架计算最低资本要求的三大元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推出以来,市场风险计量方法随着风险和管理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揭示出市场风险资本计量中存在的交易账户与银行账户划分不清导致监管套利、风险捕捉不全、难以应对极端损失等缺陷,巴塞尔委员会启动了对交易账户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方法的全面改革,按照多维度覆盖风险、谨慎对待内部模型、充分考虑压力情境等原则,对完善账户划分、计量技术、风险管理、监管方法等提出新的更精细化的要求,有助于提升银行风险管理和计量的审慎性。  相似文献   

15.
王晗  郭静  孙雨晨 《征信》2020,38(2):33-39
目前对C2C卖家信用的动态性研究仅停留在卖家整体信用上,忽视了单笔交易中信用的动态性问题,且信用评价的定量表达与卖家信用构成无直接关联,导致信用评价结果与实际卖家信用本身的偏离。首先对卖家初始信用研究范畴进行界定,确定卖家初始信用的影响因素。其次,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其因子构成,建立信用评价定量表达与卖家信用构成的直接关联。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在不同交易参数下卖家初始信用计量模型的有效性,可以为刻画和表达单笔交易微观视角下的卖家信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由此,国内外许多学者更加关注可能引发金融海啸的因素分析。在经济金融化的当今时代,证券投资风险的计量无疑是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比了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Mean-Variance Model)、Sharpe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Harlow下偏矩风险计量优化模型等,充分考虑收益和风险的计量指标,根据双目标规划求解过程得到一个证券投资风险计量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众多,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系列计量方法、贝叶斯网络模型、CAPM方法、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频率-严重性模型、因果模型和贝叶斯方法、动态财务分析与整体风险模型等计量方法。通过对比这些计量方法,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在操作风险计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注重损失数据积累。  相似文献   

18.
信用集中风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经验显示,信用集中风险是造成银行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我国信贷快速膨胀、信用集中风险显著加剧的背景下,急需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的研究.然而,目前国内研究仍停留于定性分析阶段.鉴于此,本文从信用集中风险的监管要求,信用集中风险测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三方面对国外信用集中风险及经济资本测度模型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以期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的测量水平,构建与BasPl Ⅱ一致条件下的经济资本测度模型,从而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大规模赎回,信用债被持续折价抛售,信用利差急速走阔。理财赎回冲击折射出我国信用债市场长期以来在深度和流动性方面的不足。文章试图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现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促进信用债市场长足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用销售是企业扩大经营规_莫、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信用销售又摩在着很大的风险。本文就企业如何防范信用销售风险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