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乡村振兴建设的逐渐深入,云浮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在于企业间建立相互关联,也就需要物流产业集群提供各个环节的物流服务支撑,从而形成物流产业与区域其他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发展。文章通过对云浮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机制和路径的研究,就云浮市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配置各项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联动;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增强物流产业集群配套设施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琦峰 《物流技术》2013,32(2):24-26
作为一种新的物流运作模式,云物流的出现正在改变物流服务的提供模式和客户的服务体验。针对物流产业集群环境下客户对个性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在分析云物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物流的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模式,并从服务理念创新、服务组织创新、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以及服务技术创新五个维度对基于云物流的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模式内涵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为物流产业集群环境下物流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广西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青 《物流科技》2009,32(4):106-109
产业集群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物流是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和保障的物流网络。文章分析了广西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物流的发展状况,提出在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物流的同时,注重两者的联动关系,即增强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物流的拉动作用,加大产业集群物流对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钦州港现代物流与产业联动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意义,通过区域SWOT条件分析,提出钦州港发展现代物流与产业联动的战略框架及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钦州港现代物流与产业联动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意义,通过区域SWOT条件分析,提出钦州港发展现代物流与产业联动的战略框架及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久富 《物流科技》2006,29(7):39-42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组织体系、战略布局和物流产业一体化机制等方面对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要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创新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物流建筑是保税区内最主要的建设工程种类之一,要与各地块联动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分拨中心具体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保税区集约度高、周转速度快的背景下进行物流建筑设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便捷、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涌现出大批享誉海内外的民营物流企业,他们凭借服务理念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并极大地推动了深圳物流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总结分析这些企业创新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同行企业及其他地区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生  李亚 《物流科技》2008,31(2):8-10
在我国产业聚集区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些特定区域。论文针对湖北省的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出基于产业聚集的区域综合型物流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以区域内的产业聚集区各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各产业组织供应链物流活动提供终端物流配送服务和区域性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模式。并在对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产业聚集发展区域物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丽霞 《企业导报》2014,(17):12-13,26
本文以长沙物流企业这些年取得大量成绩同时从规模上和其他省市物流企业进行对比相差甚远的现状出发,从物流的含义中提取综合服务和创新模式体现现代物流的理念,确定长沙市物流企业发展方向,早日实现长沙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本文针对长沙物流企业现状,重点从物流含义中物品、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物流活动等的多样性特征决定物流的综合服务方向,更在综合服务基础上提出创新模式的新方向,从物流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创新寻找突破口,为长沙物流企业快速成长进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爽 《物流科技》2012,(4):109-112
随着市场的发展,各个产业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业的外部融合能使各个产业对物流服务的差别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针对目前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物流业产业融合的定义,界定了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的内涵。其次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研究了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的基础,深入分析了物流业外部融合的内在动因及外在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的外部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不但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提高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在分析影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构建了进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缔造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前提下,采取合理调整双方资本投入和收益分配比例以及规范违约成本等措施,将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长期稳定的联动发展,为实现产业间的创新合作及伙伴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灰色GM(1,N)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演化发展程度以及制造业各子行业TFP的变化情况,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两产业间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同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但在不同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门槛区间内,其两产业间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研究创新:针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互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探索性地运用灰色GM(1,N)模型准确测度两产业间协同发展程度;突破既定的线性单向思维,考虑到制造业各子行业间的差异性特征,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非线性阈值效应。研究价值:检验两产业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是否源于制造业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异质性,为政府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信华  刘峰 《物流技术》2012,31(1):39-41,44
以物流业和三次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理论的模型和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物流业与三个产业发展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看,中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发展趋势,短期波动也起着正的影响作用;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看,中国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有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汤向东 《价值工程》2010,29(8):23-24
改革开放以来,在华的外资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滞后,难以满足外企的物流要求。我国广大的物流企业应在具体运作方法上进行调整。特别是传统的物流企业,更应着手服务内容的拓展和服务形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为物流企业自身摆脱困境创造条件。根据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一般机理,本文将针对公路、水运、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分别研究它们融入现代物流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肖斌 《价值工程》2014,(35):22-23
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后五年来东莞物流业和其它产业之间的关联还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物流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东莞物流业发展水平,推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高水平崛起。  相似文献   

17.
物流产业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新兴基础产业,它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关系到其他产业的发展。文中运用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的SCP产业组织理论框架来考究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揭示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服务创新不仅是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两业联动框架中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是否同时受到联动主体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因素影响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因素主要有物流企业因素、政府政策因素、行业环境因素、制造企业因素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对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针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企业物流需求的严重失衡问题,创新性地设计了基于低碳经济的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将信息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整合与优化供应链中各企业物流资源并推动逆向物流的发展。探讨了实现多行业互利共赢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可能途径,并从政府、行业与企业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