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作物秸秆产出大国,每年产出的秸秆总量达7亿多吨,居世界第一。由于技术财力、耕作习惯和生产观念所限,目前综合利用约为三成,多半被农民当作废物焚烧了,不仅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2.
秸秆资源化,是指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农用秸秆转化为饲料、乙醇等,使之更好被利用,达到既不污染环境又不造成浪费的目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效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农业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对农业自身生产及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秸秆资源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宝贵资源,对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苏北地区实施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耕地质量监测、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生态补偿项目,本研究在对其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苏北农村社区发展对该区域农业生态补偿民众认知现状也进行了调研评析,发现当前农民对农业生态补偿认知度不够、农村社区在农业生态补偿中的作用发挥有限、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力度不大、农民维护自身农业生态补偿权利的意识较弱。为此,应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投入机制、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业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社会化监督评估机制促使农业生态补偿健康长效等方面完善苏北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产业化是提高资源转化率、延长农业产业链的的有效途径,在供给侧改革浪潮下,该体系对于实现农村经济转型,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现行条件下,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产业化进程中既有模式发展问题,同时利用模式也有待更新。秸秆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促进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代表了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尽管目前并未普及,但该发展路径对于机械化、集约程度高的黑龙江省而言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机构应该参与到其中,从法制、分配方式、合约关系管理等方面推进秸秆储运体系的高效运行,与农民在互动参与中共享这一模式创新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耕地资源逐年递减.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产业化水平低、精深加工较少,农民素质相对低下、科技投入不高,农民种地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不完善,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的缺陷等方面.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农民有地可耕;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升农业增收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的运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自身素质;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 困扰农民多年秸秆还田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河南浚县小河镇王庄村农民王清理(电话:0392-5823158)找到解决办法。他研制出与已在我国基本普及的小四轮拖拉机相配套的轮式秸秆还田机。该机完全打破了现有各种秸秆还田机的设计思路,利用小拖自重和半轴的扭力,把小拖的负动转化成有效功率,有作业快、作业性能好的特点。近几年,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禁烧秸秆,可总是禁而不止,烧秸秆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直接影响到机关、厂矿、市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还引发交通事故、烧坏树木等。秸秆还了田,又能当肥料又卫生,农民为何非把它烧掉呢?王清理通过市场调查得知,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还  相似文献   

7.
从农民、企业和政府角度对我国秸秆焚烧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规范农民与企业的行为,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的结论.政府的激励机制包括给予农民一定的现金补贴、提高秸秆的收购价格、对农民购买的秸秆处置器具进行补贴以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开发与培训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大量新兴职业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更好发展。一方面,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新型职业农民意为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并辅之发展其科学文化素质,使其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农民,为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知识基础。文章通过对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对应的转变策略,旨在提高新型农民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5月18日,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李岗村,凯斯AF4088收割机助阵当地夏粮收获,农机手分别驾驶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秸秆捡拾打捆机一同作业。收割机作业完毕后,秸秆捡拾打捆机将留在田地里的秸秆进行同步打捆回收。回收的秸秆相关转化产品可应用于农业种植养殖、生物质发电、工业产品加工等行业,增加农民土地收  相似文献   

10.
何玮玮 《商》2014,(19):190-190
目前我国仍是农业大国,在生产农场品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农业废弃物,秸秆就是其中的一种。且其产量惊人,目前的常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就地焚烧,然而这是一个极不经济的行为,不仅浪费了秸秆的回收使用价值,且污染环境,但是如果能合理变废为宝,将很大程度缓解一部分的能源危机,并更好地保护环境。本文主要研究秸秆在处理过程中农民与政府的博弈,以期达到最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农业生产信息的共享,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依然受到资金不充足、信息化设施不完备、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信息时效性;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工作;提升农民信息素养;重视人才培养与数据库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更加产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导刊》2016,(7):20-22
<正>建议人:全国人大代表贾旭芝等8名代表承办人: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全国人大代表贾旭芝等8名代表建议:加大对秸秆回收综合利用政策扶持力度我国是农业大国,生产多少斤粮食,就产生多少斤秸秆。每年各类秸秆总产量在6亿吨上下,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对于目前,资源缺乏的我国来说,能够充分回收秸秆,加以综合利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几千年来,农民对秸秆的利用,只是传统的炊事用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已逐渐没有了市场,大部分任其腐烂,或者直接就地烧掉。燃烧秸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一个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为使农民增收从农民负担过重,减少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政府农业投资的减少;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成本高、生产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等五个方面深入剖析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优化农业科技供给 扩大农业科技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科技需求不足是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扩大农业科技需求,就要优化农业利技的有效供给,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调整农业科技结构;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科技购买欲;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购买力。  相似文献   

15.
<正> 扬帆乡村能源公司是一家以研制、生产、销售秸秆气化炉的公司,公司在成立的几年中,始终本着"致力生物质能源开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宗旨,不断完善更新气化炉的性能及技术。公司生产的气化炉也让当地老百姓放弃了昂贵的液化气、煤炭,用普通秸秆做燃料,就  相似文献   

16.
黄克俭 《农机市场》2011,(12):31-3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大约7亿吨,主要由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组成。秸秆经过加工处理,可用作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等,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积极推动下,各地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固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项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水平低、效益不高等问题,各地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农民受益,把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分为积累型、效益型、结构型和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科技含量提高以及农业市场化,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焚烧农作物秸秆、浪费有限的农业资源和“风沙紧逼北京”“平沙莽莽黄入天”现象,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改革现行农业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提高,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其社  相似文献   

19.
<正>制作工业板材、进行秸秆还田、青贮畜牧饲料,以农机为纽带,将农作物秸秆广泛运用到工业、农业和畜牧养殖业,是近几年山东省莱州市发展秸秆循环经济,进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涌现出来的三大新兴产业。按照"1+X"的处理模式,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结合畜牧饲料化、工业原料化等其他多种形式利用秸秆,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20.
徐春光 《农机市场》2010,(12):30-31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山东省诸城市农民的生产习惯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秸秆还田倍受农户青睐;更多的农民对"免耕播种"情有独钟;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让当地农民享受到了科技助耕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