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融纵横》2001,(7):F0002-F0002
2001年5月8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办的“货币政策操作国际研讨会”在江苏苏州召开。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及我国有关经济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我国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10月,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版流动性规则"),标志着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下流动性监管规则的中国版本推出。新版流动性监管规则中多处涉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而在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将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探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动向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的影响,以期找到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是十分重要的调控手段,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金融系统存在非同一般的意义。选择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实施时间较长的两种工具即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实证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期借贷便利对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负向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常备借贷便利的正向变动,中期借贷便利的实施规模远远大于常备借贷便利的实施规模。因此,结构性货币政策尤其是中期借贷便利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缓解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为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有效性,要进一步公开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信息,坚持推进利率市场化,协调传统型货币政策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环境,增进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日本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流动性,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制造过剩流动性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难以吸收过剩流动性,根除流动性过剩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产业和金融制度的升级和改革。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有效性研究:日本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日本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流动性,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制造过剩流动性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难以吸收过剩流动性,根除流动性过剩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产业和金融制度的升级和改革。  相似文献   

6.
尽管今年以来央行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多项货币政策措施,紧缩流动性,但当前市场资金面仍显宽松,流动性依然过多。  相似文献   

7.
《首席财务官》2009,(5):58-59
2009年4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巨额正回购行为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担沈,这种行为向市场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是否意味着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是否将引发2009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央行回购与流动性对冲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其政策目的是通过资金的投放和回笼,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4月份以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等境外央行相继采取定向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进行调控,对特定领域提供专门的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国央行也开始探索尝试定向流动性宽松操作,办求调控更加精准高效。鉴此,研究并总结境外央行的相关操作经验及教训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参考价值。一、定向货币政策的背景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的GDP和信贷增长陷入停滞,同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的两种形态:常规与非常规常规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通过利率的升降来传递其政策调整方向,并通过调节市场的流动性来影响一国宏观经济走向。常规货币政策有两个核心,一是政策趋势。央行通过宣布基准利率的方式来表明其货币政策调整方向,大多数国家央行选择隔夜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二是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市场流动性,通过影响短期利率进而影响中长期利率以及实体经济。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在常规货币政策失效之时的权宜之策,有四种操作。一是明确承诺利率将长期保持低  相似文献   

10.
《保险研究》2011,(8):I0018-I0019
中国央行周五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部分金融机构可能出于考核的需要大量发行理财产品,加大了市场流动性的波动,在规范操作方面也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等境外央行相继采取定向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进行调控,对特定领域提供专门的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国央行也开始探索尝试定向流动性宽松操作,办求调控更加精准高效.鉴此,研究并总结境外央行的相关操作经验及教训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甘肃金融》2011,(3):4-4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货币政策及金融问题”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央行从2010年1月份就开始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吸收流动性。“今年货币政策已经转为稳健,央行将继续使用管理流动性的各项工具。当然,管理流动性的工具也不仅是收缩,它主要是对适量程度的一个调节。”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银行赢利减少、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平台,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对于完善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设定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测度指标与梳理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事件分析法和时间序列模型对不同政策工具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分析结论,并总结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家》2012,(3):11-11
2月28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决定,暂停希腊债券在欧元系统货币政策操作中用作抵押品的资格,流动性需求可通过欧元区各央行满足,且保留重新允许希腊债券再次作为抵押品的可能。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表示,暂停由希腊政府发行或全额担保的债券作为欧元系统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抵押品资格。此决定包含了对已开启私人债券互换协议后,希腊信用评级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观点     
《中国外汇》2007,(8):6-7
巴曙松:流动性短期拐点正在出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流动性可能面临短期拐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也面临更新的金融市场环境。目前可以认为,流动性大致体现在商业银行头寸、央行货币发放和金融市场流动性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流动性短期  相似文献   

17.
肖彦苹  夏文涛 《中国外资》2009,(20):211-212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内需不足,直接原因是“双顺差”,为了消除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从源头上治理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8.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同时运用手法上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变化形式,例如量化宽松、扭曲操作、完全货币交易政策以及中国的央票操作等。本文从改善流动性、引导利率形成机制、新兴市场国家的创新三个方面,对当前新型的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与传导效果进行了文献综述与述评。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与拓展传统货币理论的研究框架,提高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并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新型货币政策的挑战提供理论依据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魏薇 《中国金融家》2008,(12):19-19
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在11月5日敏锐提出:“各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操作,不是完全解决金融系统问题的方法。”他说,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日本央行应注意经济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20.
利率双轨、银行市场竞争以及金融管理约束等是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现实因素。本文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将利率传导制约因素纳入银行行为方程及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传导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以及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在改善政策利率传导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济下行时,在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阻滞的情形下,央行需要合理搭配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才能相对有效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同时,流动性分层也是影响利率传导的重要因素,央行需要结合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操作,提高流动性调节的精准性,才能有效改善货币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