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且随着车价的不断下调,购车的人还会持续上升。有了车后,如何给自己的车购买实在又实惠的保险,便成了不少“私车族”的当务之急。去年来,车险新费率实施后,各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车险。目前,市场上的新车险可谓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消费要想精打细算购买到适合自己的车险,还得费一番心思才行。  相似文献   

2.
如今,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拥有私家车已成一种社会时尚。考虑到人、车安全,多数车主把上保险作为最大的护身符。但有车族是否清楚,投保车险稍不留神,也会让自己受损。由于车险市场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健全,有时投保者吃了亏,也申诉无门。笔者经过调查了解,总结出了车险的几种“另类”,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3.
王庆武 《金融博览》2012,(12):46-48
对于车主来说,车险是爱车的一道保护屏障。然而车主们对车险是“又爱又恨”,明明是自己吃了亏,但在保险公司面前,却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相似文献   

4.
新车险费率放开谁受益2003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新的车险条款、费率开始实行。由于新车险新条款更讲究差异化和个性化,即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风险程度核收保费,为此人保公司为“家庭自用”、“非营运”、“营运”等客户种类和“特种车”、“摩托车”等车辆类别的不同客户  相似文献   

5.
费率市场化和汽车产业新常态将影响我国商业车险的进一步发展。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统计数据(CHFS),从微观角度对我国商业车险有效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保险公司“选择性供给”能力和汽车保有“样本选择”效应对商业车险有效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需求者存在逆选择,而保险公司仅具有不完整的“选择性供给”行为,在费率市场化后其风险识别能力有待提升;在我国,汽车保有对商业车险有效需求存在“样本选择”效应,即较高收入群体既是汽车保有者,又是商业车险的主要购买者,目前汽车产业微增长态势将导致我国商业车险发展规模受限。未来保险公司应主动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重在提高商业车险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6.
2008年保监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车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意义深远。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车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车险“应收保费”居高不下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车辆保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是指保险公司财务系统或核心业务系统根据全额保费人账的收费信息,实时确认并自动生成唯一有效指令后,业务系统才能生成有效保单并打印正式保单的一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郁佳敏  郝旭东 《上海保险》2006,(10):25-26,18
传统车险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保险公司自销、中介(专业和兼业代理人、经纪人、银行保险等)渠道。在目前中国的车险市场上,中介渠道业务对各家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而言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汽车销售商中的生力军——4S店。一方面,“渠道为王”使得车险中介占得买方市场先机,对销售佣金和手续费具有话语权,保险公司实际处于“渠道为奴”的地位;另一方面,近年来,新保险主体不断加入车险经营,中介业务出现“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中介手续费和佣金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8.
投保车险本不存在所谓的“全险”,“全险”只是有些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发明”的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人们通常所说的“全险”,实际上也只包括了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玻璃险、划痕险、车上人员险及不计免赔等几个险种。即便是投保了上述主险、附加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车主依然得自己买单。其实,车险理赔仍有11大“禁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车险理赔难的问题已经给保险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去年以来,不少媒体热炒“无责免赔”、“高保低赔”以及“车险霸王条款”等,将车险理赔置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种情况下,保监会连出重拳,下决心整顿车险理赔难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0.
蔡碧红  李海洋 《上海保险》2009,(2):12-14,22
当前,在车险业务竞争中,通过贴补费用来支付日益高涨的手续费,已成为影响和制约车险市场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的主要症结。“贴费”支付手续费不但破坏了车险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而且将危及公司的偿付能力,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遏止住了“贴费”支付手续费这个节点,就抓住了规范车险市场的“牛鼻子”,这是促使车险业务竞争回归理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按行驶里程计费车险(PAYD)的经营中,由于需要根据行驶里程数以及其它与驾驶人驾驶行为有关的数据来确定保费,因而在信息采集、传输以及保费计算等方面较一般的车险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发达国家的车险市场上,一些保险公司通过对某些技术方法申请专利保护来限制其他公司的竞争,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在车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PAYD车险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必将是我国车险市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冯跃 《中国保险》2005,(9):21-21
近期,车险价格涨声一片,各保险公司竞相调高第三者责任险的价格,却毫不影响在价格上的争夺。一些迹象让人看到了车险价格战有风雨欲来之势。今年6月,安邦保险进军山东市场,刚开业,便打出了车险七折优惠的宣传;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重庆分公司“试探性介入”车险,销售目标以私家车和单位自备车为主,保费比其他公司便宜15%左右。还有天平车险试水中介渠道,采取新式佣金机制。  相似文献   

13.
保险与车商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保险公司与车险代理商围绕车险业务控制与反控制的"战争"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一方面,汽车经销商抵制车险新规定,不满足8%的车险代理费,压着保单不投保,坐等保险公司开打价格战;另一方面,各保险公司信誓旦旦的车险"盟约"几近崩裂边缘,更有个别保险公司暗度陈仓,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跃跃欲试着突破8%的禁区以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保险公司与车商之间的战争表面上是手续费的高低问题,但实质上却暴露了影响我国车险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12,(9):61-64
L“车险理赔服务暗访测评”通报会召开 9月4日,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召开“车险理赔服务暗访测评”通报会。上海保监局党委书记孙国栋、巡视员兼副局长邓雄汉、市保险同业公会会长张俊才到会并讲话。沪上各经营车险业务的财产险会员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客服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公布了车险理赔服务暗访测评视频,并对进一步提高上海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提出了要求。 (翼德)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车险人伤理赔金额在整体车险理赔金额中占比的逐年增高,行业对人伤理赔风险控制日渐重视。笔者对目前行业车险人伤理赔风险控制缺陷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针对性的车险人伤理赔风险控制方案,拟定了车险人伤理赔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检验办法,希望对行业车险人伤理赔风险控制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杜鹃 《上海保险》2007,(8):24-26
今年4月1日,2007版新商业车险正式启用。新车险统一了条款和费率,服务创新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那么,我们能否乘着新车险的东风,开创一个车险服务的新时代呢?本文就此提出了建立全国车险通赔系统的设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保险车辆事故车的查勘定损工作中,由于每一次事故造成的车辆损坏情况都不相同,每一辆车的承保等情况也各不相同,故没有可以套用的同一定损模式;因此,对每位车险理赔外勤而言,这项工作就显得繁复而细碎。特别是在与修理厂商定保险车辆事故车修理工时费时,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互不相让,有时甚至到了白炽化的程度,让人深感“头疼”;犹如社会上的一种说法, 是“让人看不懂的汽车修理费”。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这是一项带有社会性的技术工作,也就是说车险理赔外勤的定损工作不仅具有技术性,而且  相似文献   

18.
聂勇 《中国保险》2009,(8):52-55
新《保险法》将从2009年10月日施行,回顾我国保险法修改历程,此次修改涉及保险合同方面的内容较为广泛,突出了对被保险人利益的高度关注和保护,对保险人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以下简称“车险合同”)入手,对新《保险法》修改内容影响车险合同要素、合同体例、合同术语、合同条款、单证格式、实务规程等重要涉法问题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期待对保险人修改车险合同有所裨益,预防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9.
张永亮 《上海保险》2012,(7):27-28,44
近年来,车险电话营销以其“省’钱”、“方便”的优势得到了保险消费者的认可。随着各保险公司投入的增加,车险电销业务规模迅速飙升,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各大公司重要的营销渠道之一。但车险电销在受到市场热捧的同时,其自身仍然面临着若干问题。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车险电销业务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车险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及中小保险公司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中国保监会决定在深圳开展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试点,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再度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车险费率市场化的核心是由各公司依据“随车、随人、随地区”等因素,在费率制定中引入各项浮动因子和系数,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上下浮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