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新公布的美联储例会纪要暗示,在美国经济复苏出现积极信号的背景下,美联储决策层对推出QE3的支持度下滑。因此,对于美联储是否会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再次引起了广泛的高度关注。我们的判断是美联储2012年推出QE3仍然是  相似文献   

2.
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在年内完全退出,但低利率政策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美联储退出QE3将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加大新兴市场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李曦 《消费导刊》2014,(9):91-92
在当今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我国不可避免地将受到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近五年来美联储启动四轮QE的背景,全面分析了美联储退出QE的充分性与必要性,预估了美国QE退出对中国经济可能会产生的冲击与契机。而面对美国退出QE对我国经济与金融会产生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应积极应对,及时采取各项政策,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在年内完全退出,但低利率政策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美联储退出QE3将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加大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一、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情况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自2008年11月起共实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历史最低点。量化宽松  相似文献   

5.
丁志杰  谢峰 《国际贸易》2012,(10):48-51
量化宽松(QE)正在成为危机期间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常态,尽管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在美国引起强烈的批评,但国内关于QE3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基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溢出效应,分析QE3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一、美联储QE3的动机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利率会议决定推出无限量无期限的QE3。美联储每月直接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直至就业市场明显改善为止;同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减少失业率.但同时QE3也带给了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许多弊端,通过“增印钞票”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只是美国强行让别国为其买单的霸权主义.面对QE3政策所导致的美元贬值,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本国的利益,在变局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首次发表可能缩减量化宽松(QE)的言论后,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新兴市场震荡首当其冲,10月份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土耳其被冠以"脆弱五国"。时至今日,周年之际,美国经济平稳复苏,美联储按部就班退出QE,欧、日在扩大QE之路上蠢蠢欲动,新兴经济体借机喘息并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正QE帮助发达国家逃过经济大萧条,但是也为未来的危机埋下了种子。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退出它已经执行了长达数年的量化宽松(QE)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所谓的QE,就是央行通过大量在市场上购买金融资产包括债券来支持次贷危机之后支离破碎的美国金融系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了3.5万亿美金,或者是美国  相似文献   

9.
"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简称QE2)是美联储在国内经济提振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的背景下启动的。QE2或许能够使美国走出通缩的泥潭,也有可能催生资产泡沫,酝酿新的金融危机,但却无疑给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继续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全球热钱将更加泛滥,世界经济秩序将遭到破坏,各国外汇储备将进一步缩水等。对此,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必须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适时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扩大本币结算合作,积极应对QE2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1):110-111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采取了很多以量化宽松(QE)为核心的经济用于刺激的政策,这个政策一共四轮,它持续了5年多。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后,就业情况好转,美国公民要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呼声逐渐涌现。本文就针对美国退出QE,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各项重大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退出QE政策的可操作性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多次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包括超低利率及三轮QE。从理论和历史经验来看,待经济复苏之后,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是必然趋势。结束QE和加息则是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两只靴子。2014年10月,美联储如期结束QE3,一只靴子落地。可以肯定,另一只靴子也离落地不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的背景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量化宽松本质上是利率降无可降之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其出台的背景具有特殊性,也就决定了该政策的理论框架和产生的影响具有特殊性.本文以QE3为背景,从理论上探讨了QE3可能的成效与影响,以期能够在全球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贺轩 《华商》2014,(3):71-71
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从而使全球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新的金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4.
《商》2016,(9)
随着最近几年美国经济的日益复苏,2014年美联储开始逐渐结束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美联储已经对外宣布进行加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它的货币政策的调整必然会对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产生影响。因此研究美联储加息对于中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十分有意义。本文将从美联储加息的背景、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对策来分析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8月26日,在海内外共同关注的美国货币政策座谈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并没有提及市场期待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这一举动完全出乎了大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料,但却带来了美股大幅上扬的利好效果。这其中的理由值得我们深思:1.伯南克再次强调自己对美国经济未来复苏的信心,虽然这一姿态短期内缓解了市场二次探底的悲观情绪,但是  相似文献   

16.
美国QE3的可能性及对日本与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联储主席伯南特6月22日对美国是否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暖昧表态后,美国国内悲观论者强烈支持QE3的呼声日高。这种对QE3的态度引起了日本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认为其会对日本经济带来明显的负面冲击,应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和避免通缩的出现,美联储于去年底的11月3日宣布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示将在2011年年中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提振经济,并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资产到期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这是继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25万亿美元的资产后,美联储第二次采用量化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期美国经济产生的复苏迹象,美联储官员对是否应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意见分歧。回顾和总结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的情况及影响,并就美国可能采取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或选择退出政策两种手段分别提出我国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溶溶  孙丹 《中国海关》2012,(11):82-84
美联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有助于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改善中国的外需环境,但从中长期看却有着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并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美联储连续实施了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政策的效果。一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之后美国经济衰退所持续的时间来看,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8个月之后衰退就结束了;二是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上来看,美国的失业率、通胀率、金融市场的稳定都达到了目标范围;三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方面上来看,金融市场稳定,市场总需求受到了激励,劳动市场逐渐恢复。最后,本文总结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